独家丨城区农商行服务乡村振兴“经营秘籍”!看厦门农商银行如何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下面是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郑州厦门农商银行贷款
导 读
作为城区农商银行,在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立足于农业经济占比较低的城区市场,怎样因地制宜、创新服务,走出特色化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厦门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滨侨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将深耕本土,充分发挥网点多、渠道广、效率高的优势,主动适应“三农”新形势、新需求,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在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同时,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作 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丨杜宇飞
大行加速下沉服务、互联网金融跨界渗透,农商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对于以城区市场为主要阵地的农商银行来说,竞争形势更趋严峻。
作为城区农商银行,在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立足于农业经济占比较低的城区市场,怎样因地制宜、创新服务,走出特色化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中华合作时报》记者走进厦门农商银行和厦门村居一线,实地探访厦门农商银行的差异化发展“秘籍”。
“厦门农商银行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通过丰富产品体系、完善服务方式、确保有效供给,大力支持都市农业、新兴农民、现代农村,为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厦门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滨侨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将深耕本土,充分发挥网点多、渠道广、效率高的优势,主动适应“三农”新形势、新需求,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在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同时,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图为2020·翔安文化旅游节暨“农商银行杯”厦门市首届名优村品节上,市民在厦门农商银行展位前参与互动活动。
打造城中村改造范本
“蔡塘模式”让村民变股东
“蔡塘模式”火了。
如今,在搜索网站上输入“蔡塘模式”,就会出现41万条相关结果。
自从位于厦门岛核心地段的“蔡塘广场”正式开门迎客以来,蔡塘,这个昔日城中村一跃成为繁华商圈,这是厦门首个由村(居)民集资入股兴建的集体商业发展项目。
“蔡塘模式”是指蔡塘社区以全员入股的方式建起社区发展中心,厦门农商银行为项目提供3亿元贷款,并为村居民量身定制“专款专用、分期使用、利率优惠”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有了厦门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以零售、影院、餐饮、酒店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蔡塘广场”,可以让每一位入股居民每年获得5万多元分红,居民通过拆迁所获得的利益也有了长期的保障,从而实现将集体用地的“黄土”变成“黄金”。
图为厦门农商银行信贷支持建设的“蔡塘广场”。
时间的指针拨回改造伊始。蔡塘社区发展中心总投资约5.6亿元,实行全员参股、集资兴建、集体管理,首期每人入股股金35.8万元,这对当时的居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由于城中村居民大多缺乏可抵押资产,且多为无银行稳定流水的个体商贩,通过传统途径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入股的钱从哪里来呢?
蔡塘社区首先想到的,正是扎根社区几十年的厦门农商银行。
在“蔡塘模式”中,居民用未来稳定的租金收入分期归还厦门农商银行的贷款,这种“绑定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还款方式,不仅提高了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对银行来说也风险可控。
此后,该行还创新推出“金包金”置业贷款、“老无忧”社保贷款、蔡塘广场股金专项贷款、“幸福蔡塘”理财等一系列“蔡塘模式”金融特色产品,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工作与村(居)民转型致富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以往的拆迁补偿往往通过现金方式一次到账,居民大多缺乏理财意识。“以前我们看到不少拆迁户拿到补偿款,没几年就挥霍完了。如今厦门农商银行帮我们投资理财,还有分红可以拿,收入增加了不少呢。”一位蔡塘社区的居民说,“而且,有蔡塘广场这个集体项目在,大家的心不会散掉。”
在厦门农商银行持续创新下,如今,“蔡塘模式”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社区居民集资兴办、该行贷款支持的蔡塘“金厝边养老院”开业了,堪比五星级酒店的软硬件标准吸引了来自新疆、江西等地的老人到此养老;蔡塘广场与厦门地铁二号线连接商业综合体项目也得到了该行的贷款支持;蔡塘社区将企业用地厂房改造成学校的项目,在获得该行8000万元的贷款后,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划启动之中……
图为《中华合作时报》记者在蔡塘“金厝边养老院”采访调研。
在“蔡塘模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蔡塘成功实现了从“城中村”到“新商圈”的蜕变,蔡塘居民完成了从“村民”到“股东”的转变,蔡塘社区实现了居民收入水平、社区综合治理水平的“双提升”。
“蔡塘的发展,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分不开,与蔡塘人敢闯敢冲的拼劲分不开,与厦门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更是密不可分。”蔡塘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曾敬礼有感而发。
“蔡塘模式”作为“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2019年普惠金融服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厦门农商银行“蔡塘模式”特色金融服务案例从全国数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了《质普惠 畅金融 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18-2019)》一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配合厦门市委市政府“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决策部署,厦门农商银行在“蔡塘模式”成功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将该模式“复制”到枋湖社区、高林-金林社区、后埔社区等区域,累计授信达16.59亿元。
其中,总投资约10亿元(厦门农商银行贷款约5亿元)的枋湖社区发展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数字背后,是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
毋庸置疑,“蔡塘模式”的创新推出与不断升级,对于推动城中村改造及村(居)民转型致富;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区农商银行探索特色化金融服务、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超百亿资金助推乡村振兴
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
这里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
村委会负责人说起厦门农商银行对村里旅游休闲项目和农业产业的支持,如数家珍:“龙谷休闲山庄部分场地需要整改,但翻修资金不足,农商行立即提供信贷资金;古樾山庄在农商行信贷支持下,从贷款大户变成了理财存款大户;金玲珑葡萄园的葡萄熟了,无法长期存放,上塘支行的金融助理将该情况上报农商行总行,总行立即联系葡萄园负责人,帮助葡萄园‘直播带货’,还将葡萄上架福建农信‘福农e购’电商平台,解了农户燃眉之急……”
据了解,为发展村财、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19年末,双岭村成立了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今年以来,厦门农商银行积极实践“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该行灌口支行党支部与厦门市供销集团、双岭村开展党建共建,供销集团为经济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收购农产品等服务,厦门农商银行为经济合作社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三社融合’的优势,把乡村旅游产业、农业休闲采摘项目做大做强,吸引更多人来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体验乡村生活。”村委会负责人对双岭村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
截至目前,厦门农商银行为双岭村片区发放老无忧社保贷款288笔,金额1227.22万元,余额367.56万元;农户担保贷款(含“农e贷”)166笔,余额1320.97万元;致富贷100万元;青年创业贷30万元,战疫小微贷、马上贷265万元、复工贷90万元;发放休闲农庄、观光果园等经营性贷款150万元,总贷款余额2894万元。
积极实践“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帮助双岭村发展致富产业是厦门农商银行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作为厦门市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该行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图为厦门农商银行携手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通过“金融特色高甲戏”“文艺+金融村居行”等新形式营造乡风文明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行
紧扣“产业兴旺”,聚焦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紧扣“生态宜居”,主动深入村居,服务集体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紧扣“乡风文明”,创建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紧扣“治理有效”,金融助理走村入户,服务基层一线,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
紧扣“生活富裕”,精准帮扶,推出系列金融产品支持农民创业致富。
截至目前,厦门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该行为厦门海拔最高的两个村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提供的授信规模有了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军营村授信规模由2018年初的4笔、280余万元增长至198笔、2200余万元;白交祠村的授信规模由2018年初的1笔、16万元增长至86笔、420余万元。
图为厦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防范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
创新步履不停。
在今年7月举办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大会”上,厦门农商银行获颁“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还与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以加大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为重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战略合作。
今后,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与厦门农商银行将共同推动创建“线上+线下”生态场景布局,推动农资、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农村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相融合,开拓农村场景金融服务;通过支持建设智慧农村、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农户、涉农企业、农产品消费,支持构建安全、高效的农村金融生态圈,优化农村经济生态。
可以预见,迈步“高质量发展转型”新征程的厦门农商银行,将以更加多元的场景、不断升级的服务擦亮“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这块金字招牌,为厦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农商智慧”与“农商力量”。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 博 制作/王雪冰
一般农商贷款多久下来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屯留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和长治审计中心工作部署,深耕“三农”沃土,精准匹配信贷产品,持续增加信贷投放,有效保障“三农”融资需求,实现贷款稳定增长。截至1月3日,该行实体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6876万元,完成首季任务目标的26.97%。
早谋划,多储备,精准发力。屯留农商银行在开年之前就提前谋划营销方案,通过召开“首季开门红”动员大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振奋全员士气。第一时间明确全员营销主体责任,提前储备潜在优质客户资源,为“首季开门红”做足铺垫工作。将贷款营销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科学分配营销目标,通过建立“日监测、周通报、旬排名、月通报、季评比”过程管控,强化激励机制,力保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充分调动全员贷款营销积极性。
多渠道,广宣传,拓客引流。该行充分利用前期“整村授信行动”等活动成果,全面深化拓展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户、城乡居民等客户资源,抓好客户储备。针对“元旦、春节”旺季时机,通过“线下上门+线上媒体”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晋享贷”“助农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将辖内街道、社区、商圈、市场等划分片区,实行客户经理划片管理,做到“区区入片、楼楼进格、服务到人”,逐户走访,精准传达金融政策及相关信贷产品的申请条件、融资利率等信息;另一方面,以厅堂特色微沙龙、小型主题活动等形式,面向广大客户开展针对性营销宣传金融产品,扩大信贷业务覆盖面和延伸面,在充分调研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精准梳理客户的用贷需求,畅通办贷渠道,多措并举为客户用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多渠道深入挖掘客户资源,打造全方位、网格化服务体系,构建便利的“金融服务网”,将信贷产品和服务送到客户手中,有效满足客户信贷需求。
多跟进,强督导,鼓足干劲。该行党委班子多次带队深入基层督导“首季开门红”工作,认真询问各网点业务完成指标情况、了解员工分解目标、储备客户情况,压实责任;并分片区召开业务督导、复盘会议,对照首季开门红存贷款任务指标,深刻分析当前业务经营情况及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全行一切围绕“开门红”、一切为了“开门红”的奋进力量,切实增强了“首季开门红”营销活动的科学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全面激发鼓舞全员赢在起跑、胜在冲刺、创新争优,誓夺2023年“首季开门红”全面胜利的决心。(段玲)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郑州厦门农商银行贷款(一般农商贷款多久下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5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