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平安贷款征信短信通知(对于平安普惠发短信说影响征信)

平安贷款征信短信通知(对于平安普惠发短信说影响征信)

贷款知识 澎湃新闻 原创

未经授权查询个人征信?涉事银行回应,下面是澎湃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平安贷款征信短信通知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实习生 施瑾 吴文思近日,来自江苏的吉先生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称,他在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时,意外发现两条平安银行以“贷后管理”为由的查询记录。吉先生对此很是疑惑。“我没有办理过平安银行的信用卡或贷款。”吉先生称。对此,平安银行客服告诉澎湃新闻,客户在平安银行贷款、办理信用卡(点击办理信用卡链接),或是使用支付宝花呗、信用购、借呗等,平安银行都可能有权利查询用户征信记录。对于吉先生的情况,平安银行客服表示,可能消费者使用过花呗。消费者查询征信报告,意外发现平安银行有查询记录。消费者投诉:据吉先生介绍,2023年6月,他在“云闪付”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报告时,意外发现两条平安银行以“贷后管理”为由的查询记录,时间分别是2023年1月21日、2022年6月10日。“平安银行查我征信时间是2022年6月份和2023年1月份,这期间我都没有存续的花呗或信用购。”吉先生称,其间自己确定没有在平安银行贷款、尝试办理信用卡或点击过办理信用卡相关链接。7月4号前后,吉先生联系平安银行。而后他收到一条自称“平安银行”、但显示是湖南地区私人手机号发来的短信。短信称,“我行高度重视您反馈的问题,且已回复您处理结果,若仍有异议,烦请您致电95511”,但吉先生表示,自己并没有收到处理结果。7月10日,吉先生再次联系平安银行,对方表示记录下来后会予以反馈。随后吉先生收到平安银行回应,表示查询征信是因为他有花呗使用记录。消费者收到自称是“平安银行”、但显示是湖南地区私人手机号发来的短信。企业回应:就上述纠纷,澎湃新闻致电平安银行。官方客服表示,在平安银行贷款、办理信用卡(点击办理信用卡链接),或是使用支付宝花呗(花呗额度存续期间)、信用购、借呗,因其中有平安银行提供的资金,所以会出现平安银行查询用户征信记录的情况。为何是湖南地区的私人号码给吉先生反馈情况,官方客服表示,是平安银行工作人员的私人号码,“可以相信”。对于吉先生被查询征信报告的具体原因,官方客服表示是因为客户有花呗使用记录。澎湃新闻随后从吉先生处获悉,在平安银行查询征信期间,他曾使用花呗骑过单车。社交平台也有网友反映曾遭遇和消费者类似的经历与此同时,澎湃新闻注意到,多个社交平台均有网友反映有和吉先生同样的问题。而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告知使用了花呗、信用购、借呗或是点击了信用卡链接等。此外,澎湃新闻了解到,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属于软查询。其对于个人征信没有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贷款业务,银行以贷后管理为由查询个人征信是正常的。通过拨打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咨询电话,澎湃新闻了解到,如果对于个人征信有异议,可前往当地的人民银行征信大厅投诉,也可填写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本期编辑 邹姗

对于平安普惠发短信说影响征信

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时,或通过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支付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获取、加工和保存的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以及在这些信息基础上整理加工所得的衍生信息等。

广义的个人金融信息应包括所有金融机构及特定非金融机构在与自然人建立业务联系、销售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产生、获得的所有个人信息的总和。

在金融业虚拟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金融机构加强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外,广大金融消费者也应增强防范意识,妥善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等隐私信息不受侵害。

个人信息泄露五大危害

1.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电话、信件敲诈勒索、恐吓威胁。

2.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跟踪调查、报复要挟当事人

3.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实行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新型的、非接触式犯罪。

4. 不法分子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调查婚姻、滋扰民众。

个人防范金融信息风险的措施

一、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三、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进行信息被盗。

四、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仅供申报**信用卡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五、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六、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七、保管好个人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特别是不要在一些不明网站上填写。

八、提供个人资料时,一定要注明使用用途,最好是加上日期,以防别人把相关复印证件挪作他用。

从2018年开始,平安普惠推出了“维C行动”。“维C行动”有两层含义,一是维护Customer(消费者)权益;二是取了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之意,体现平安普惠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初衷。平安普惠启动的“维C行动”采取“1+2+3+4”措施,即:搭建一个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公益平台、提升金融消费者两种能力、推出三项“金融教育拳头行动”、聚焦“四类目标人群”。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面向金融消费者,尤其是低净值人群和广大网民,提供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和防范风险的技能,促进金融消费者能力提升。

平安普惠通过多年普惠金融实践,并联合政府服务机构、监管机构、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坚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知识宣传,提供有温度、易懂、有力的金融知识和技能,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断助力消费者提升自身的金融能力和素养,为推动金融消费者能力建设作出更多有益尝试和贡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贷款征信短信通知(对于平安普惠发短信说影响征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4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