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美银:美联储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通胀目标,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是
美银首席执行官预计,要想使通胀更接近目标,美联储今年可能还有几次加息。不过,比起其他G7国家,美联储的抗通胀成果还算领先......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周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胀率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目前预计届时的通胀率为2.1%,低于目前的4.4%。
莫伊尼汉援引美国银行客户数据表示,消费者已经将支出削减至与2%通胀率一致的水平。
他补充说,这“既好又坏”,“好在这正是美联储控制通胀所需要的,坏在这确实意味着经济更有可能出现温和衰退。”
莫伊尼汉表示,他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会加息几次”,以使通胀更接近目标。他还预测美联储将在明年5月之前保持利率稳定,然后再降息。根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的数据,这与交易员的预测一致,但仍有约五分之一的交易员认为2024年3月可能会降息。
莫伊尼汉表示,温和的衰退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出现,而不是他之前预测的今年下半年。
他还认为,美国失业率可能不会超过5%。在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期间,失业率在2020年4月达到14.7%的峰值,但到2022年7月已恢复到疫情前3.5%的水平。上个月的就业报告显示,尽管就业增长令人印象深刻地强劲,但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7%。
然而,莫伊尼汉表示,即使是保住工作的消费者也会受到信贷紧缩导致的经济低迷的影响,因为当经济状况恶化时,银行对贷款对象会更加挑剔。与经济扩张时期相比,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可能会被拒绝贷款或收取更高的利息。
美联储在抗通胀方面已领先其他央行?
周三,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长同台讨论时,通胀这一主题可能会主导谈话。
通胀并不是美国独有的问题。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等问题的影响,几乎每个主要国家都在应对价格大幅上涨。
此次讨论正值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选择在6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之际,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继续采取加息措施以抑制通胀。
鲍威尔多次表示,虽然美国通胀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美联储要实现2%的目标通胀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月份,CPI整体通胀率录得4%,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最慢的增速,但仍是美联储目标水平的两倍。
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将6月份的决定描述为一次“跳过”,以让他们能够“放缓”决策的步伐,并研究过往激进紧缩政策的更广泛影响。美联储还强调,今年可能会进一步加息,并且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
有一些证据表明鲍威尔的做法正在奏效。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CEA)周二发布了一份对七国集团(G7)国家近期通胀率的比较分析报告。CEA通过调和整体通胀数据发现,虽然通胀飙升最早在美国出现,但该国的12个月消费者价格协调指数(HICP)目前已低于其他G7国家。
CEA的研究还发现,美国的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均低于其他G7国家。
俄乌冲突是影响整体通胀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欧洲国家而言。尽管如此,各地区对这一持续冲突的暴露程度并不能解释通胀情况的所有差异。CEA写道,“展望未来,通胀的短期演变仍然相当不确定”。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世界银行提供短期贷款吗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中国证券报》12日刊发文章《金融数据短期波动 货币供应合理适度》。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
专家表示,7月金融数据偏低,主要是因为透支效应及融资需求推迟释放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不代表宽信用进程发生变化。展望后续,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将视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而相机使用。货币供应合理适度,货币政策也将强化与财政政策等协同发力,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小标题)无需过多关注单月波动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继续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韧性,企业融资需求较强,而楼市继续走弱,拖累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个人贷款对利率敏感度更强,部分居民可能因利率下行预期而暂缓贷款计划。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为稳定居民端需求,政策层面近期出台一系列促家居、汽车和旅游消费的政策。央行近日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有助于推动居民端信贷水平稳定。
也有专家表示,衡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要拉长时间、跨越周期看,不能仅看个别月份的短期信贷波动,应更多重视结构的特点。
上述专家认为,只要经济发展指标总体稳健,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就意味着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基本匹配的。
(小标题)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王青表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偏低,导致存款派生放缓,带动M2同比增速下行。与此同时,上年同期稳增长政策发力,持续推进大规模退税,大幅推高2022年7月末M2同比增速,在高基数效应下,今年7月末M2同比增速下行属于正常波动。另外,7月财政存款增加9078亿元,同比大幅多增4215亿元,也会对当月M2同比增速形成一定的下拉作用。
“7月M2同比增速仍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目前国内货币供给仍保持合理适度,继续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社融方面,人民银行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
温彬表示,在8月至9月的政府债发行高峰时段,月均净融资规模预计在1万亿元以上,将对下半年社融增速形成明显正贡献。
(小标题)货币财政协同发力
专家表示,继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是当前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考虑到金融数据反映出的经济需求仍然不足,还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为经济恢复保驾护航。“当前,降准依然有较高的可能性,也不排除继续调降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他说。
温彬也认为,降准等总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政府债发行和使用料提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活跃资本市场、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制定实施,均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加力和经济蓄力,将驱动后续信用稳定扩张和信贷结构优化,并进一步增强经济稳步回升的动能。”温彬说。
此外,王青认为,下半年针对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发力。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延续实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基础上,不排除三季度增加额度,乃至推出新的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性。(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是(世界银行提供短期贷款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4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