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中你可能忽略的计息规则条款,请注意!,下面是风雪月夜人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结息日和计息日
不少人在办理贷款的时候,在经过了千难万险后,终于一笔贷款发放下来了。想着可以给自己的紧张的现金流提供稳定的保证了,这时候松了一口气,不过提醒您的是,贷款合同的计算利息和还款的时间,并不完全和您想像的一致,后续还款计划,如果没提前做好资金的筹划,难免会手忙脚乱,或许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
一、计息规则合同条款案例如下:
贷款月利率=日利率*30;
首笔贷款发放日为当月1-28日的,每月结算日为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贷款最终到期日为最后一次结息日,利随本清;首笔贷款发放日为当月29、30、31日的,每月结息日统一为20日,贷款最终到期日统一为最后一期的28日,利随本清;
额度下所有单笔贷款的结息日均默认为首笔贷款的结息日,以保证客户额度下的多笔贷款的结息日为同一天;
当额度下单贷款发放日与结息日不在同一天时,该笔贷款的首期还款日为下个自然月的结息日,不足一个月的,则按实际天数以日利率计息,大于一个月的,则超出的天数以日利率计息。
以上内容一般在合同的中后部分的版面中有提及。
二、招商银行官网的贷款计算器案例
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还款都是在你想像中的那一天。(17号借款,并不一定是16号还息或者还本付息;)
三个月的借款,也并不一定就只要还三次就好了,您可以发现,图中的案例是需要还四次;
招商银行的还款方法案例说明
以上案例提醒大家,办好贷款之后,还要要注意还款计划的细节,提前做好资金规划。
三、说明
以上计算利息的方式,是有实际应用的原因的。如:
仅只按天计算利息,一年有时候大月,有时候小月,借贷双方如果仅仅按照民间借贷的约定,对于利息计算,可能会有理解的偏差;
仅只按月计算利息,碰上横跨2月份的贷款,其实资金真正在借款方账户上的时间是少了几天的;这个也会起利息总额方面的纠纷;
如果还款过程中,有提前还款、或者只还了一期的其中一部分本金、有逾期,罚息或者滞纳金、扣了款,又退回部分、或者多还了款,又申请计入下期还款等情况之后,因前面的计息方式约定是多种情况的,后面的计息算法,在后台软件计算的时候,需要照顾更多的计算情况;这样太麻烦;因此最好提前约定一种最中立且符合各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综上。有疑问可以留言。
不妨关注或转发。
等额分期和按日计息
在做比较之前,我们先确定另外两个问题:
1、等额本息贷款中,提前还款是否划算?哪一年提前还款最划算?
答案是:什么时间节点提前还款都一样,没有划不划算一说。在等额本息还款中,下一期的还款利息是按照上一期的剩余未还本金计算的,也就是说随着本金的减少,利息也就越来越少。但是为什么每期还款计划中,利息是呈递减,本金确实递增的呢?那是因为等额本息强调的是每期还款额是基本一样的,针对的是收入稳定覆盖的借款人,由计算器自动生成每期利息和本金构成(前期还利息多,提前结清吃亏是错误的,最重要看有没有余钱提前结清本金部分)
2、等额本息还款实际利率怎么算?
答案是:等额本息合约中,年化4.7%的借款合同,实际支付利率成本远达不到4.7%。
以借款100万利率4.7%为例:
十年期等额本息还款总额在125万左右100+100x0.47%x0.55x10
如下图:
二十年期等额本息还款总额在150万左右100+100x0.47%x0.6x20
如下图:
三十年等额本息还款总额在180左右
100+100x0.47%x0.65x30
如下图:
上三图可以看到,虽然借款合约利率是4.7%,但是实际每月还款都还部分本金,所以最后实际利率成本支出是在
10年(4.7%x0.55)左右
20年(4.7%x0.6)左右
30年(4.7%x0.65%)左右。
最后回到标题,等本4.7%和先息后本3.65%哪个划算?
答案是:看借款人能承受的每月还款能力和对借款本金需求。
如果借款人还款能力强,肯定是等额本息4.7%划算。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金额远比先息后本高的多,还款压力比较大,而随着时间推移,还款额基本不变、还款利息占比越来越少,可动用的银行本金部分越来越少。
如果借款人还款能力稍差,或者对借款资金额度要求高,长期使用,那么就选先息后本。[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结息日和计息日(等额分期和按日计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2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