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筑城,以信立市!太原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筑牢城市发展基石,下面是太原发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太原不看征信信用贷款
共筑诚实守信社会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5月27日至6月27日,太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学习宣传月活动。
记者走访企业、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近年来全面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把信用建设贯穿和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当中,使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红榜褒奖诚信 激发发展活力
走进“太原市中小微诚信企业”山西领拓认证有限公司,深刻感受“公正公开 诚信服务 创造价值 精益求新”的服务理念。领拓认证总经理欧阳水清告诉记者,作为山西本土第一家认证机构,领拓认证完善认证服务流程,规避认证风险,确保认证的公正权威;完善内部标准化建设,确保依法施检、程序规范,提高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
“诚信赢得了客户信任,展现了企业形象。”欧阳水清说,2018年公司成立以来,审核企业上千家,未发生投诉事件。领拓认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经营法律法规、市场管理规定及认证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培育员工树立“诚信经营”价值观,引导员工对社会、对行业、对客户讲诚信。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中,领拓认证被评为工作突出认证机构。
今年2月,市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相关规定,组织认定1205家企业为2022年度“太原市中小微诚信企业”,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中绿环保等企业获得殊荣。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此前已经有948家企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太原市中小微诚信企业”。获得认定的诚信企业被列入守信激励“红名单”,享受相关激励政策。
我市通过诚信企业认定,引导中小微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诚信企业认定已成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度不断上新 体系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陆续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有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搭建起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包括:企业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非企业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中国(山西太原)”门户网站等。这些平台上线运行后,加快实现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的归集共享,为全市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信用中国(山西太原)”网站是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主要承担信用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进入网站,政策法规、行业信用、典型案例、信用研究等栏目提供了大量信息,而守信激励对象查询、失信惩戒对象查询、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查询等功能,可帮助企业和个人查询不同主体的信用状况。
在“信用中国(山西太原)”网站失信惩戒对象公示中,最新的一条为山西德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在CCB建融家园航怡大厦装修改造工程项目中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守信激励对象公示中,最新一条显示,山西晋鲁丰贸易有限公司因企业信用程度高,有优良的纳税信用记录,被纳入A级纳税人信用管理。
发布“红黑榜”,将守信市场主体和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公之于众,在全市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氛围。充分应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或者信用报告,对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实施惩戒。
创建全国示范 助力全市发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我市按照国家、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强力构建以党委、政府双牵头为组织保障,以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为基础支撑,以落实国家决策部署、诚信文化建设、征信体系建设等为重点任务的工作机制,形成“制度标准合理规范、信用平台网站完善、信用监管有序推动、信用服务蓬勃发展、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的太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格局,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推动信用贷款支持实体经济。全面推广太原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研究建立信用风险缓释基金,制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政策和政府性贴息政策。
全面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情况、行政处罚、虚假承诺、表彰奖励等信息纳入评价体系。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高风险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鼓励市县两级各有关部门不断推动信用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开展“信用+园区”“信用+街区”“信易租”“信易购”等创新应用,不断丰富“信易+”应用场景,营造诚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市全面提升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高度和强度,力争全面达标全国信用示范区创建评审要求,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太原日报记者 何宝国
网贷多,征信花,拒一切
一直以来,人行征信报告被称之为“经济身份证”,征信报告的好与坏也直接与个人信贷活动挂钩,比如: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等。而且人行征信报告还在持续更新中,消息称5月份央行最新版本的征信就会全年上线了。
由于这一版本征信所包含的征信信息时长及精细程度将有重大改进,有网友称此次更新为“史上最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版本的征信到底有多“严”:
更新时效真正实现T+1,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在业务数据变化后的第二天就会向人行征信数据库报送数据。
夫妻共有负债将会一五一十地上报征信报告。
水电费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按时缴纳等)信息也会记录到征信报告。
信贷业务和信用卡分期的显示会更加详细,比如信用卡分期业务,新版征信会详细地记录分期时间和分期金额。
个人信息会更详细,包括个人和配偶的学历信息、就业情况、电子邮箱、通讯地址、户籍地址、所有个人手机号都会完整呈现。
征信不良记录会保留五年。已经销户的信用卡也会保留五年的换款记录噢!
以上就是本次新版征信的六大变化。此外,随着这次更新,人行征信系统也会迎来两大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查询入口更加多样化。在之前我们只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和人民银行线下网点自助终端查询,而今后,我们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网银和云闪付app进行查询。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试点以来,个人信用报告网银查询总量为622.9万笔,占同期信息主体查询总量的23.5%,其中“云闪付”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47.4万笔,可以说提供了极大便利。
另一方面,大数据结合会更加紧密。我们知道,在2020年末央行批复筹建第二家个人征信的“民营牌照”——朴道征信。
从其股东结构来看,互联网“特质”非常显著:北京金控持股35%,京东数科持股25%,小米电软持股17.5%,旷视科技持股17.5%,聚信优享持股5%。各家股东能够在信息安全、数据、场景及技术方面形成优势互补。
从定位来看,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征信“白户”,将整个大数据为从没有在银行贷款的用户提供服务。
由此可见,央行也在积极通过大数据来进一步完善传统征信体系。所以,行长需要提醒大家:网贷这些虽然金额小,但每次申请都会被计入大数据系统,对以后在银行贷款非常不利。
下面这位办理房贷被拒绝的网友的征信报告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网贷查询记录,且网贷机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这样的征信在银行的严重就是俩字:缺钱。试问银行还敢借钱给你吗?
总之,关注和重视个人征信,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负责,在新版征信上线后,我们真的应该更加重视起来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太原不看征信信用贷款(网贷多,征信花,拒一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89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