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手机贷款不上征信不还(手机贷到底上不上征信)

手机贷款不上征信不还(手机贷到底上不上征信)

银行未提醒 贷款逾期 征信受损谁负责,下面是青海法治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手机贷款不上征信不还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雷洁

是否按时还贷,事关个人征信。李哲(化名)因变更手机号码后未收到银行催还款通知,导致贷款逾期,个人征信存在不良记录。那么,李哲的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由谁来负责?

案起缘由

变更手机号码后未收到

短信提醒造成逾期还款

2012年2月15日,李哲因购房需要在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办理贷款41万元,双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自2012年2月15日至2022年2月14日,还款周期为一个月,每月需还款4000余元,还款日为当月的15日。银行在每月的12日会发送一条下个月15日按时还款的提醒短信。

2018年5月,李哲因个人原因在青海某银行西川南路支行自助机修改手机号码,因自助机业务受理范围有限,李哲在修改手机号码时仅修改了银行个人预留手机号码,并未同步变更个人贷款短信通知手机号码。旧号码注销后李哲没有收到贷款还款提醒,他也忘了每月还贷款的事。2020年10月,李哲前往银行办理其他业务时,征信部门告知他:因贷款逾期个人征信存在不良记录。李哲赶紧将逾期贷款结清,但为时已晚,个人征信已受影响。

李哲认为,自己的征信出现逾期记录是因为银行没有在他办理变更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业务后,按时发送提醒还款短信导致,侵害了他的名誉权,应当为他消除个人征信记录中的逾期记录并赔偿精神损失费。随后,李哲将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告上法庭。

对簿公堂

逾期还款行为

是否与手机号码变更有关

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城北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1.李哲逾期还款行为是否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有关。2.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是否应当为李哲消除个人征信记录中的逾期记录,恢复征信。

李哲诉称:“我在银行修改预留手机号码时,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提示我贷款手机号码此处不能变更,需要在其他系统修改,导致我只修改了个人预留手机号码,而贷款签约手机号码未修改成功。之后我一直没有收到银行的还款提醒短信,也没有收到逾期还款提醒,导致我出现逾期还款。我将所有贷款结清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已经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了我的信贷逾期还款信息,导致我个人征信受损。”

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诉讼代理人辩称:首先,借款合同是李哲本人签订的。因银行自助机业务受理范围有限,只能更改客户在系统中预留的手机号码,而变更贷款短信通知手机号码需要客户本人持身份证、银行卡至柜台办理。李哲在变更手机号码时没有及时告知青海某银行西川南路支行工作人员自己有贷款的事实情况,导致未变更个人贷款短信通知手机号码。银行每月12日会短信通知提醒客户将足够金额存入还款账户中,并告知逾期未还金额,会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做到告知义务。借款合同载明:“借款人如遇手机号码变更、停机、遗失、被盗等情况,及时通知贷款人,防止因本人未及时告知而发生贷款信息误发送事件。”但是,李哲在变更手机号码后没有书面通知银行,所以银行无法得知他修改了贷款手机号码。同时,李哲在变更手机号码之前就有逾期记录,李哲的还款义务依据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产生的,短信提醒只是还款的附加服务,不能作为不还款的依据。

法槌落定

短信提醒只是附加义务

应按时偿还贷款

关于李哲逾期还款行为是否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有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哲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已经履行了发放贷款的义务,李哲应当按约履行还款义务,借款合同中,对借款期限、还款方式、还款日期等均有约定。李哲诉称,因其在银行修改预留手机号码时,银行工作人员未提示贷款手机号码需要在其他系统修改,导致贷款签约手机号码未修改成功,未收到还款提醒短信,也未收到逾期还款提醒,导致出现逾期还款。但是,李哲从2012年起就每月向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还款,对还款日期是明知的。其修改手机号码时间为2018年5月29日,2018年3月李哲就已经出现逾期还款,李哲在修改贷款预留手机号码时应当书面告知贷款人,李哲未书面向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未收到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短信通知,且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的短信通知义务仅是其贷款服务的附随义务,李哲的还款义务不以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短信通知为前提,李哲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李哲称未收到还款短信提醒导致还款逾期的理由不能成立。

关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是否应当为李哲消除个人征信记录中的逾期记录,恢复征信。法院认为,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李哲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贷款人在办理本协议项下相关业务及履行风险管理程序时,可根据需要向全国个人信息系统或其他数据信息系统查询、打印和保存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信用报告,可按照有关规定向全国个人征信系统或其他数据信息系统提供借款人基本信息和银行业务信息。”该条款内容设定为加黑字体,与合同中其他文字内容易于区分辨别,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已尽到对该格式条款的提示义务。李哲在逾期还款时即应知晓逾期还款的法律后果,根据前述格式条款的约定,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如实上报李哲逾期还款信息无须再向李哲告知,银行作为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其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李哲逾期信息无须告知李哲本人,故李哲关于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将其逾期还款信息上报前未对其予以告知的行为违法的主张不能成立。

综上,李哲诉讼请求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为其消除征信中的逾期记录、恢复征信的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而李哲所主张个人信用受损、社会评价变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李哲自身的逾期还款行为,且贷款人上报征信逾期记录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李哲要求青海某银行黄河路支行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亦不予支持。

综上,城北区法院判决驳回原告李哲的全部诉讼请求。

手机贷到底上不上征信

2020年11月中旬,全国p2p数量已完全清零!而在此之前,我竟主动还清了在p2p平台上借的所有钱,且支付了超额利息……

毕业出来工作以来,遇到过的信用卡业务员推荐过信用卡的次数不少,建行,交行,工行,招行……,有时候因为没法拒绝而同意办理,结果没通过。有时候也因为资金困难而主动申请信用卡,也被拒。再后来,每当有信用卡业务员再向我推广信用卡时,我也开始学会拒绝了——因为知道通过不了。


申请信用卡除了需要填写身份信息/工作信息,联系方式以及紧急联系人电话外,还需要授权征信查询。当各(银行)机构开始查询我的征信记录时,我就知道,信用卡申请多半是会被拒了的。不仅因为我征信上有网贷记录而且还产生过逾期行为。

17年,刚上大学那会,就很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但自己没钱买而又不方便开口让父母帮买。于是就想着先跟谁借钱买吧。但那时候身边的朋友/同学又有谁真的能借出多少钱给自己呢。正一筹莫展时,有人向我推荐了校园贷,一申请竟有了3000额度。于是再用自己的一些生活费,买下了一台电脑——第一次使用网贷。


后来,面临还款时,发现账单竟然可以分期,于是还款压力小了。而每次还款后,额度又立马恢复。又可以接着使用,那时觉得使用网贷简直不要太爽。于是日常消费,假期外出旅游,和同学聚会请客吃饭等都喜欢使用网贷支付了……

当一个平台的额度不够用时,就继续申请别的平台,而且通过率很高:分期乐,招联金融,拍拍贷,网商贷,榕树贷款,安逸花等。不知不觉竟用了七八个P2P平台,撸了四五万块。接着我就陷入了网贷泥潭。毕竟是学生,又没有收入来源,几乎没有还款能力。于是开始逾期,那些平台也开始冻结额度。最后无力偿还贷款,深陷网贷泥潭。

直到毕业出来上班两年,省吃俭用,最后才还清所有贷款。但是,此前的网贷行为,网贷记录已进入我的个人征信系统,导致现在信用卡申请不了,一直一直被拒。我也曾无数次想过,查询一下自己的征信。通过自己征信报告确认一下我是否已还清所有贷款(以前撸的平台/借的钱太多。难免有些忘了还的)同时也想看一下自己的征信报告上有哪些记录,以便于自己好在今后通过良好的信用行为去修复。但不知如何查询,直到那天,在中国工商银行app上看到了“信用报告”点进去申请查询,才看到自己征信报告(等待了两小时)。

71条借款记录,分别列出了我每一条借款的信息,包括借款时间,放款机构,借款金额,以及最后还清账单日。7条逾期记录同样罗列了何时逾期,逾期多久等信息。让我有些意外的是:竟有27家机构/银行查询过我的征信信息。(在申请信用卡,申请网贷时授权的)

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我确定了我确实是还清了所有网贷,同时也确定了就目前来说,不能再去申请任何贷款以及办理信用卡了。因为征信被查询的太频繁,也说明一个人长期缺钱,可能是个没能力偿还债务的主。


最后在此也以过来人的惨痛经验奉劝每一位青年朋友:尽量不要使用网贷,也不要频繁去申请网贷或信用卡。如果你曾有过申请网贷/信用卡而多次被拒的经历,那么,或许是你征信出了问题。赶紧也通过“中国工商银行app”查询一下自己的信用报告(征信)吧!#征信查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手机贷款不上征信不还(手机贷到底上不上征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86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