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宜信普惠贷款产品(宜信财富贷款可靠吗)

宜信普惠贷款产品(宜信财富贷款可靠吗)

车抵贷江湖 的“前世”与“今生”,下面是鹞石周说汽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宜信普惠贷款产品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有句台词着实经典,到处告状、坚持年年上访的李雪莲,在她前夫嘴中是:潘金莲,在她自己看来是:窦娥,而在当地政府眼中是:小白菜。这样三位千古留名的女性,集于李雪莲一身,确实能将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车抵贷似乎也是如此,原本简单的抵押贷款,却常常活在风口浪尖。汽车金融人看来就是:抵押贷款;客户看来是:融资手段,到了市场口碑上,因为之前参与主体复杂(P2P、民间资金等)、中介介入、收车处置环节混乱,成为市场上:不规范的汽车金融代言词。

这些年,随着监管和扫黑除恶的不断强化,更多持牌机构开始慢慢进入车抵贷市场,车抵贷一些不良的“独家记忆”,会伴随着“前世”的离去而淡化,新的车主贷隆重登场后,经过监管和市场的不断规范,相信这个行业会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言归正传,

如今,汽车消费贷水深火热,

造就,车抵贷话题越来越热!

《鹞石周说汽金》推出车抵贷系列内容。

第一期,先说说:

汽车金融之车抵贷的“前世”与“今生”

(图片来自网络,内容上面都写了)

01

车抵贷的“前世”

一、中国的“穷人银行”-宜信惠普

2011年3月3日,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在朝阳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唐宁,因为创始人唐宁的华尔街背景,通过媒体渲染,当时舆论宣传盛极一时,甚至有人把唐宁比作中国的“尤努斯”。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关键人物:唐宁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赴美攻读经济学,曾任职美国华尔街 DLJ 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

汽车板块,宜信很快就切入新车消费金融市场。回忆2012年,当时鹞石周在广汇汽车租赁(汇通信诚租赁)开始开展“蓝海”计划(跨出广汇500多家4S店,去做外部多品牌、二手车业务),清晰记得在市场竞争中,就遇到了宜信的直营团队。相比较来说,宜信的汽车消费贷给到客户的融资成本还是偏高的,但是产品相对灵活,新车分期为主。那个年代,二手车分期还很稀缺,有产品做就很不错了。到了2012年底,宜信在市场上“吸储”,主要是针对当地老年人群体的理财,愤青鹞石周还愤愤给4S店团队发邮件,让大家不要担心这样的P2P公司的非法理财和客户恶性竞争(回头找找看可能找到10年前的原稿,后来想想鹞石周写公众号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埋下了根?)。

到了2013年,宜信普惠为了更好匹配短期理财客户,创新部推出车抵贷短期先息后本产品,之后众多P2P与互金机构平台争相效仿,车抵贷产品全国高峰放款超2000亿元, 百家争鸣时代开启!

宜信是最早开始,似乎也是P2P车抵贷业务最后的结束!P2P不能“理财”后,宜信也接入上游资金做助贷,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0月份左右,最后的宜信车抵贷直营门店团队解散、关门歇业了,前后一个周期正好是前后10年!

宜信普惠,早早的开始,

也坚持了近十年,

很可惜时代变了没能笑到最后!

(图片来自网络,微贷网纽交所挂牌 杭州分会场拍摄 女主持是纽交所派来的)

二、P2P车抵的巅峰之作--微贷网

说到P2P车抵贷业务,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家公司:微贷网。

2013年前后,当时信贷、车抵贷比较常见的推广方式,就是“插卡营销”模式。插卡又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放在停驶的车窗上;第二种是堵车的红绿灯路口,一群小中介雇佣军在疯狂的沿着停车的车流散卡片。当时,车抵贷业务的小卡片最常见的就是微贷网的。

2016年前后,鹞石周也去微贷网的官方网站去学习P2P业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台宝马SUV被拆分成一个P2P的标的,投资人可以购买这个标的的份额,而微贷网大概我理解为是投资人和借贷人的连接器,把一个个非标的车抵贷产品拆分给更多的P2P理财投资人。相比较安徽蚌埠起家,后来名噪一时的“E租宝”的理财标的物,确实车抵贷的标的物还是看的见摸底着,风险分散还有车管所抵押,确实靠谱太多了。

客观说,微贷网是P2P中的佼佼者!当时做车抵的圈子里面,微贷网不仅做的大,而且贷后资管管理能力很强,当时坊间传说即使是黑产的人都不敢拿微贷网的车。但是,P2P的大势过去了,各种问题P2P暴雷,千万投资人资金无法兑付,监管也不断对合规要求加码处罚,就在潮水快要褪去时,微贷网亦然决然还是选择了最后一博:美股上市。

(图片来自网络,微贷网招股说明书)

2018年上市路演资料显示:微贷网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主营汽车抵押贷款的P2P平台,目前代收金额逾170亿元人民币,累计成交额逾2000亿元。根据公开招股书中的行业分析报告,微贷在中国车贷行业处于龙头位置,市场份额35%。在2017年Non-GAAP净利(即非美国通用准则下,不含员工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达到5.16亿人民币,2016年3.23亿增长60%;2018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non-gaap净利达3.63亿。依靠有车辆抵押,逾期率优于其他已上市P2P企业的逾期率水平。按照微贷招股书披露,微贷在各放款年度,逾期时间超过1个月的逾期率均稳定在1%以下。

当时上市路演的直播,鹞石周基本全程观看了,姚老板因为国内的一些政策限制,没有去纽交所敲钟,所以直播分为美国和杭州两个直播现场。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P2P泥沙俱下,微贷网也难以幸免,好在姚老板是个有担当的人,不良和贷后一直在清理,据说去年就基本上岸了,那个年代P2P公司能软着陆,良心清退的又有几家?也侧面反映出,车抵贷这个标的物的融资产品,是有生命力的!去年也有消息传出来,微贷网的资产清理的差不多了,核心层又意向继续回归车抵贷市场,但是目前过去大半年似乎目前还没有特别大的消息。小结之前,看一组绝对让你震撼的数据,当年微贷网一个月的放款几乎是现在二三线车主贷公司一年的放款。

数据来自:天眼研究 2018年11月数据统计

微贷网,是时代的产物,

也是车抵贷前世的巅峰之作!

却被P2P时代洪流暂时淹没。

参考阅读 公众号《鹞石周说汽金》历史文章:

微贷网赴美IPO:2018年上半年放款446亿,期末贷款余额172亿元;不良率0.7%

【车贷快讯】微贷网15日纽交所挂牌,发行价区间定为9美元至11美元

揭秘微贷网创始人姚宏:出身低微的80后CEO,靠催收发家的浙商

微贷网IPO后颓势渐显:砍头息、暴力催收沦为代名词 姚宏应评估法律风险

最新!微贷网归集资金已升至35.77亿,净本金回款比例或达74.5%!

02

车抵贷的“今生”

三、巨头的酝酿--平安银行汽融中心

2019年开始,全国P2P平台因为合规问题清退大潮开启,再加上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行动,对于乱收费、砍头息、暴力催收的车抵贷行业整治力度巨大,以车抵贷为主要业务的P2P平台,开始大规模退出车抵贷市场,甚至不少投资人和从业人领到了看守所的盒饭;而就这个时候,一只大鳄浮出水面,平安汽融中心的“车主贷”瞄准市场竞争间隙,迅速打扫战场!

最早的平安车抵贷资料很难找到,而且平安系太大了,综合金融产品品类繁多。据行业资深人士告知:“早在2013年,平安银行汽融中心就已经开发了车抵贷产品,2014年当年车抵贷部分放款就已有几十亿的规模。”而平安汽融中心的前身,就是当年车贷圈大名鼎鼎的--深发展汽融中心,上海汽融地标建筑的6层红楼。参考阅读公众号老帖子:

强监管、疫情之后,平安系汽融能否一骑绝尘?(上)

强监管、疫情之后,平安系汽融能否一骑绝尘?(下)

图片来源:平安银行 2023年半年报

目前平安银行体系款内有4款主打个人零售产品,分别是:房抵贷、新一贷、信用卡和汽车金融,而汽车金融则包含汽车消费贷和车主贷。2023年平安银行半年报相关数据参考公众号阅读:汽车金融余额 3166.45 亿元!环比下降 1.4%,一起品读:平安银行2023半年报

2019年以来,鉴于国内市场消费贷内卷严重,平安车主贷规模和内部占比都在不断提高,2022年车主贷规模有几种说法,分别是900多亿和1200多亿,最近刚还听到一个版本,说是全年放款1500亿。虽然数据不好具体去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平安银行“车主贷”已经遥遥领先行业!TOP1应该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玩家不断蜂拥进入,同时资产质量的诸多原因,据悉2023年平安汽融的车主贷新增放缓,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汽车消费贷市场越来越卷,车抵贷市场总是被监管所重视,所以平安银行汽融中心前年开始,就在研发智能家居场景的分期产品。当然汽车金融、车主贷业务始终不能丢,还会是每年开门红、年度目标的重点指标。关于平安银行车主贷的业务模式?车抵贷行业如何获客?后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里先就不展开了。

图片来自文章:2021年8月《平安银行汽车金融全新出发:服务4000万车主,夯实“领头羊”地位》

四、走进新时代--车抵贷重生“车主贷”

几个数字的偶合,2013年是不是可以被认定为车抵贷的元年?那一年宜信普惠、微贷网和平安银行都开始了车抵贷的布局;10年后的2023年,车抵贷现世重生--“车主贷”,其在圈内酝酿几年后,也开始“走红”!更多的机构陆陆续续涌入“车主贷”市场。

2023年车主贷的“火”,是一个必然!没了房地产支撑,各类金融机构不仅缺资产,更缺利润。汽车抵押品类是房地产品类之外,最优质、且规模的金融板块,但是汽车消费金融门槛不高,太多玩家杀得足够血腥,没有利润可言,后来者也很难有规模效应,更多持牌的或不持牌的机构,都矛头指向了车主贷。

新时代的“车主贷”,已经不在有P2P的影子,但是产品的背后有了更多更为复杂的资金结构。目前市场上主流车主贷资方有几类:

1、股份银行:典型案例就是平安银行。据说还有宇宙行资金的影子,但是应用方式比较特别,大概是以租金贷模式?

2、互联网银行:诸如:新网银行、微众银行、百信银行、蓝海银行等,这类资金投放方式有直营,有线上、有线下、有电销、有代理。

3、地方银行:诸如:九江银行、浙商银行、众邦银行、天府银行、锦州银行等,同时各地不少村镇银行、农信社也有在当地小规模开展车抵业务。

4、金融租赁:诸如:民生金租、苏银金租,以及前期的皖江金租等,通常这类资金都是以原车售后回租模式,目前通过代理、标服或平台(资金批发)的方式展业。

5、融资租赁及助贷:这类资方很多,由于融资租赁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前些年自有资金售后回租投放为主,但是这些年基本转战给上游资方做助贷业务。这里的佼佼者是易鑫,又诸如:仲利、中联惠捷、汇通信诚、沣邦、卡尔、阳光、和运、颂车、星元、象屿、海尔等,今年长安新生、狮桥也加入到车主贷市场中来,业务模式直营和代理(SP)都有。这一类公司的共同点,公司主体之下都有融资租赁公司收纳资产。

新时期,车主贷产品流程越来越简化,收费越来越透明,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倒是希望新时代的竞争,让行业更规范、更净化,让车抵贷产品不仅能为资方收获资产和利润,同时能解决消费和经营客户的资金之忧,让这款基于车辆抵押的金融产品,蓄势、勃发出汽车金融时代新生机!

关注公众号,下一期一起探讨:

车主贷的“获客”话题。

鹞石周对车抵不够专业,且素材有限,

也欢迎各位行业老铁不吝赐教。

欢迎关注同名抖音号:《鹞石周说汽金》

宜信财富贷款可靠吗

宜信终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非简单宣称属个人行为。

P2P行业“雷潮”愈演愈烈。近日,有媒体曝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宜信员工刘业成因涉嫌诈骗投资者上亿资金,再次增加了人们对P2P行业的担忧。

宜信公司创建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领先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宜信创始人、CEO唐宁,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赴美学习经济学,曾实地考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创办的孟加拉国格莱珉机构的运作模式。后在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目前已在50多个城市和10多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2011年,宜信公司入选“金融服务业TOP10”榜单 。

事实上,在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内,唐小僧、牛板金、善林金融、联璧金融这样的知名平台频频爆雷,这些问题平台的爆雷给整个行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7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明显增加,共有165家问题平台,53家停业转型平台。

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行业龙头企业的宜信也会出问题。今年7月30日,一个名为“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从那时起,有关宜信的危机开始逐渐发酵。

被骗过亿该不该负责?

这次踩雷的并非宜信,而是宜信的员工刘业成。早在7月12日,宜信财富官方的公告证实:客户经理刘业成因涉嫌诈骗,向警方自首。

8月10日,一本财经曝出宜信财富员工涉嫌诈骗,卷走上亿元巨额资金后自首。从宜信官方公告到媒体曝光已近一个月时间,宜信未再发表过任何关于此事的公告或声明。但一系列的疑问还未解开,刘业成为何能轻而易举骗到投资者上亿元?投资者的钱追回了多少?宜信在此事件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据一本财经报道,上海的投资人薛璐和其他投资人一起统计过数据,他们表示,这次被骗的有几十位投资人,总计超过1亿元。

而宜信财富官方表示,刘业成有可能接了非宜信业务,所以受害人包括非宜信财富的用户,受骗金额总计约四五千万元。

刘业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据一本财经报道,刘业成是带队的小组长。报道中薛璐和投资人透露,在宜信内部,刘业成因为战功赫赫,被大家称为“卖英国伦敦房之王”。

时间财经针对刘成业的一系列问题对宜信方面进行核实,截至发稿未得到任何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曾在宜信财富官网发现关于客户经理刘业成诈骗的公告,不过发稿前时间财经查阅官网时,这条公告已经没有了。

(此前媒体宜信官网截图)

8.13日最新截图

根据宜信此前公告,“涉及受害者人数,涉及金额等案件详情,待警方查清楚后,我们将向大家公开,经初步了解,刘成业涉嫌个人欺骗行为,受害者包括宜信财富客户和同事,宜信高度重视客户和同事的合法权益。”

一句“我们将向大家公开”,但至今为止公众没有看到任何新的公告声明。如果没有媒体曝出,时隔一月,此事件将会销声匿迹。一句“涉嫌个人欺骗行为”似乎把公司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句“我们高度重视客户和同事的合法权益”,然而客户钱没有了。

针对这一事件,时间财经咨询了司法机关人士,该人士表示,该员工是用什么材料进行诈骗的,有无涉及公司公章、财务章或电子印章,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授意,是否知情,公司在该活动中是否获利。

虽然事实尚未明了,具体来说,公司承担责任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知情且获益。理财产品真实,与客户的合同等一切材料均真实,公司知情且获益,只是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把员工甩出来。公司要承担基于合同违约的民事责任。

第二,合同、公章属实。理财产品真实,与客户合同等材料中合同、公司公章等均真实,只是资金往来账户被客户经理篡改,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员工涉嫌职务侵占(刑事责任),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存在重大漏洞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产品、合同、印章等一切材料均为员工造假,员工涉嫌诈骗罪,公司不承担责任。(该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四,产品、材料等均真实,不过是公司拿到客户资金后从事其他无相关资质业务、或违法业务,客户经理或为直接责任人,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责任)。

前述该人士分析认为,宜信出现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宜信终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不是简单宣称属个人行为。

5亿定增产品大亏遭维权

宜信员工诈骗案暂没有下文,宜信的“维权事件”也还没有最终结果。7月31日,一众投资者向宜信维权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传播。视频中多名身穿印有“唐宁还钱”字样红马甲的投资人正在维权。

当日,宜信财富公开发表声明称,这是“个别投资人散布的流言,这些不实市场信息未经核实、张冠李戴,严重侵害了宜信公司的声誉。”

什么使得投资者前来索账?根据宜信财富声明:有少数“诺德定增产品”投资人因该产品净值浮亏前往宜信公司,严重扰乱职场秩序,造成恶劣的网络影响,宜信公司已报警并已全权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处理该事宜。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就此事件回复称,“中国市场上净值型产品打破刚兑任重道远,咱们作为领军企业应有责任担当。投资发生亏损,没人愿意看到,但这和刚兑不应有任何关系,也不应成为个别投资人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理由。”

与诺德定增产品相关,那么,诺德定增产品是个什么样的产品?

资料显示,喆颢诺德定增1号是宜信财富、喆颢资产与诺德基金于2016年2月合作发行的。天眼查显示,喆颢资产成立于2014年1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唐宁。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诺德基金的大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宜信惠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唐宁持股后者93.1%。唐宁为诺德基金的董事。因此,喆颢诺德定增1号的核心公司其实就是宜信财富。

早在今年3月15日,有投资人实名举报宜信财富、诺德基金、喆颢资产三家公司及其相关产品“喆颢诺德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违规欺诈。据今日财富杂志报道,投资人介绍,喆颢诺德定增1号是宜信财富主推的总募资近5亿元的一款定增基金产品,有400余位投资人投了该基金,目前已亏损近1.8亿元。基金已过了锁定期限,但直到现在仍未兑付。

那喆颢诺德定增1号为何亏损?

宜信全球资产配置委员会专家成员、喆颢资产管理执行董事吴振中在视频介绍中曾明确表示,“精选优质定增标的,投资5只标的股票,且折扣一定要在8折以下,8折以上不拿股票。”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涉嫌虚假宣称。据报道,实际操作中,没有哪只股票在8折以下,最大标的探路者(占52%)折扣价为94折,另一标的鸿路钢构(占6%)折扣价为84折,其余两只标的没有折扣。宣传和实际情况不符被投资人看作是严重的欺诈行为。

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基金宣传初期表明定增标的为5只(海航投资、甘肃电投、奥飞动漫、浪潮信息、桐君阁),且明确分散平均投资。但事实上只投资了4只标的,而探路者一只股票就占比52%,所投四只标的无一是拟定标的。投资者认为这样的安排风控严重不合规,这也直接导致因探路者的单边下跌造成了净值的巨大损失。

时间财经对维权事件的最新进展向宜信方面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没有收到回复。

宜信集团创始人兼CEO唐宁在2018年宜信财富尊享年会现场宣布,宜信集团将在2020年实现整体上市。在此情况下,宜信财富恐怕要尽快调整其商业模式来跟上集团上市的步调,祛除产业弊病,才能真正做到“宜人宜己,信用中国”。(北京时间财经 李洪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宜信普惠贷款产品(宜信财富贷款可靠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9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