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紧急摸底!联合消费贷又是什么鬼创新?,下面是财兔金融说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钱兔金服旗下贷款
被吓坏了,很多花呗用户慌了神!
昨天有不少粉丝在后台给财兔君留言,说自己的花呗被通知要接入央行征信,以后还能想用就用吗?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背后还有更大的逻辑......
花呗用户吓坏了
今天一大早,花呗把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的话题就冲上热搜。
蚂蚁集团官方当天也向媒体的回应证实,近期的确对部分用户的服务协议进行了升级,其中就包括用户需要同意征信授权,之后会逐步实现对所有用户的全覆盖。
授权之后,可在支付宝APP中就可以查到《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
(来源:花呗截图)
用户通过花呗——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查询,如果有《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就意味着你的花呗信息已经接入了央行征信。
“每月最低还款会有影响吗?”“是不是虽然全部还清,但也影响以后的贷款?”很多粉丝在后台问财兔君。
之前,花呗逾期也只是限制使用,收取点逾期费用,芝麻分数少点而已。
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中心相互独立的,数据信息不共享,芝麻信用不会将客户的逾期记录直接报送给央行征信中心。
但接入央行征信中心后,用户的借贷总额、违约记录等都能查询,
若花呗没有及时还清,以后买车、买房、消费、创业、应聘,只要涉及银行贷款服务时,信用不佳就极有可能受到影响。
联合放贷
昨天(7月28日),几个不同银行的朋友告诉财兔君一个相同的消息—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
银保监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刚刚施行了半个月,这是又想闹成哪样呀?
财兔君呵呵一笑,这还哪到哪呀,刚开头就被吓坏了?
《通知》,要求银行上报线上联合消费贷款情况,共包括九个时点数据:2018年12月、2019年6月、2019年12月以及2020年前六个月的月末数据。
央行要求24家主要金融机构报送境内法人汇总数据,7月30日前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表中,央行统计司单独统计与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借呗”、“蚂蚁花呗”两款产品的合作数据。
蚂蚁“借呗”和“花呗”干了啥,让央行如此关注?
有人说这是为了查清到底有多少线上消费贷款流入楼市。财兔君感觉有点扯,这种原始的数据表格的报送,是查不出资金流向的,更大的可能在于监管部门对这类新型业务统计数据存在缺失,要进行摸底。
线上联合消费贷款,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只填报自身发放的部分。
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2019年末曾披露,北京地区多家银行都和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了线上贷款合作,贷款规模超过400亿元,在全部线上贷款中占比超过50%;
合作机构和合作产品主要包括京东数科的“京东金条”“京东白条”和蚂蚁金服的“蚂蚁借呗”“蚂蚁花呗”。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一直银保监会监管的,现在央行来调查不良数据?是不是现在的不良率飙升了?涉及到系统性金融风险?
现在的中小银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呀!如果自己放贷的话,只能赚到2%~3%的息差,通过联合放贷,利率可以高达20~30%,中小银行分7%,已经是开心的不得了不得了的了。
赚钱香是真香,但是顶的雷也是最大的。
流量获客和风控主要是靠联合贷款机构,但钱是银行出的,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这种激励不对称的合作模式,隐藏着可怕的潜在风险。
如果联合贷款机构为了做大规模而放宽用户要求,等到银行发现就刹车已晚。
而这个联合放贷市场中,2018年5月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以来,规模据市场估算已经超过1.3万亿,在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业务规模已非常庞大。
最大玩家无疑,自然会央行受到特别的青睐。
背后大棋局
而这,这只是一步大棋的小小一步。
7月17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对消费者而言,之前规定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上限是30万,新《办法》调整为20万。
但实际执行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放贷机构为了挣钱,风控稍稍抬抬手,很有可能在A家贷款30万,又在B家贷款20万,多头借贷。
新《办法》中,明确了综合管理,只要是上征信的消费贷款,都包含在授信额度内,各个征信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怎么监测得到用户的信贷总额呢?
最高法刚刚下调了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现在央行对在线联合消费贷款的平均利率来个摸底,为所有费率加起来不超过LPR 4倍的草案做个准备。
顺带从巨头开始,把线上放贷机构数据接入央行征信,完成用户信贷总额可查。
一箭双雕!
如此一来,以后机构放贷利率多少,央行一查可知,看你还敢搞创新、搞花样放高利贷?借款人也不要再妄想不上征信,借机逃废债了,钱无论从哪借的,都是要还的。
钱兔金服是正规的吗
币圈背后资本:既投“运动员”又投“裁判员”
多个知名投资人现身链圈;部分资本既助推项目方、又是平台投资方,还投资了币圈垂直媒体
在经历了整治、出海之后,虚拟货币交易所下一步是什么?近期市场消息传出火币或将借壳港股上市的消息,不过截至29日,借壳对象桐成控股仍位于停牌之中。
“平台币”、“交易即挖矿”等新名词层出不穷,但伴随着虚拟货币在国际范围内的大幅度整治,整个虚拟货币行情也在近期走入熊市。在这背后,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部分资本既助推项目方、又是平台投资方,还投资了币圈垂直媒体,“裁判”、“运动员”、“啦啦队”系出同门的现象并不鲜见。
真格系火币、币世界“踩雷”
“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对传统的颠覆,将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得更加迅猛、彻底。”今年1月,一段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微信群中关于区块链的演讲,同三点钟微信群的火爆,曾一度占据了媒体头条。
真格基金是区块链产业的早期布局者之一。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11月,火币网获得真格基金与天使投资人戴志康的联合投资。
据企查查显示,2014年作为投资人加入的“北京真格天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已于当年12月退出,一位名为“董方”的自然人股东进入。真格基金官网显示,董方是真格基金董事会秘书,负责真格基金董事会日常运作和战略协调。
8月28日,记者登录真格基金官网,发现在其“金融科技”项下介绍了多个区块链相关的投资项目,包括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火币、公信宝等区块链项目在内。
此外,天眼查显示,嘉兴真格天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了北京币世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
火币网、币世界微信公众号均在此前官方的整治对象中。在去年“9·4”的禁令之下,2017年9月15日,北京监管机构宣布关停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所,并要求明确停止虚拟货币交易的最终时间,并立即宣布停止新用户注册。
2017年9月16日,火币网、OKCoin币行均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停止所有关于虚拟货币的交易业务。
2018年8月21日,火币网官方微博就火币资讯等微信公众号被封发布声明表示,微信公众号封停不影响旗下其他业务的正常经营。
目标拥有“1万个比特币”的蔡文胜
作为当初火币的竞争对手,OK方面背后也有著名的投资人身影。据OKEx网站显示,2014年初,OKEx获得了中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策源创投、香港上市公司美图(01357.HK)创始人旗下的隆领投资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
隆领投资网站称,隆领投资是由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先生创办的股权投资机构,旨在帮助更多的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创业者提供有力支持。
从公开信息来看,蔡文胜是区块链行业的拥趸之一。“区块链是人类有历史以来最大的泡沫”、“我们只能拥抱泡沫,不参与才是最大风险。”这是今年流传的,蔡文胜在“三点钟区块链”社群里的看法。他还曾公开表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拥有一万个比特币。这个小目标现在快实现了。”
但拥抱区块链也给蔡文胜带来了麻烦。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美链的代币BEC上线OKex平台进行交易,开盘一度暴涨超过4000%,市值因此也达到280亿美元,此后BEC被曝光存在重大漏洞引发抛售潮,BEC价值一度几乎为零,而蔡文胜和美图则被指有幕后庄家嫌疑。
对此蔡文胜曾在“火星财经”上否认称,BEC美链不是美图公司做的,也不是其个人做的。此外,交易所、美链方面此后也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区块链“全家桶”:“裁判员”、“运动员”有共同投资方
区块链产业各个角色拥有共同的投资方,也是区块链及币圈的一大特点,不乏有人身兼“裁判员”、“运动员”等多重身份。
FCoin官网显示,丹华资本、节点资本、歌者资本、八维资本、时戳资本、比升资本、Zipper为其机构投资者。
梳理公开信息,其中作为FCoin创始人张健的歌者资本,参与跟投了区块链自媒体“一本区块链”;节点资本的杜均,还是金色财经的投资人,而金色财经也在此次被封的微信公众号之列。
此外,在FCoin平台上,除了比特币、以太币、USDT这些较大的项目之外,还有ZIP、ZIL、GU等币种。其中作为Zipper通证的ZIP,张健位列其官网的社区成员之一。在Guten的白皮书中,张健还位列社区委员会核心委员之一。
7月13日,FCoin公告宣布,按照注册制原则,当项目方完成FT的资金募集(募资金额不低于300万个FT),并且获得至少2家经FCoin认证的创业板保荐机构推荐后,即可提交创业板“FT交易区”上币申请。FCoin创业板保荐机构负责审核项目方白皮书及募资过程的真实性。记者发现,首批公布的保荐机构中,有FCoin的机构投资者节点资本、丹华资本等在列,而其中张健作为合伙人的歌者资本亦在名单中。
交易所“标配”平台币 互联网巨头闭口不谈“发币”
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下称《提示》)。记者留意到,《提示》中指出,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其中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即指以交易所为核心发行代币的模式。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目前多个交易所都有自家的“平台币”,如币安的BNB、OK的OKB、火币的HT等。与此前以筹资为目的的ICO不同,平台币一般只在发行它的交易所中流通使用,持有平台币通常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权利,如可以享受手续费打折,参与平台活动等,赠送、领取是获得平台币的方式之一。
币圈的造富神话成就了独有的财富权力榜,看准这波红利,迅雷、人人网、网易等国内互联网公司也相继进军“区块链”。一时间,其中不少互联网公司股价均出现过大涨。
其中,迅雷推出了“玩客云”,用户可通过购买“玩客云”来挖矿获得“玩客币”,股价最高涨幅超过170%。
除了上述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也有布局区块链,并在供应链、电商等方面探索,但“不发币”的原则曾多次被提及。
今年两会期间,马化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我们不考虑说发个币等等,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但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据媒体报道,马云也在近期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表示,其本人并不支持比特币,但是相信区块链技术是解决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的最好技术。
“区块链不是比特币,就像P2P不是互联网金融一样,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马云说。
国内几大互联网公司部分区块链布局情况
腾讯
注重区块链在金融、技术场景融合方面的布局。2017年12月19日,以腾讯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打造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星贝云链”发布。
阿里巴巴
相继在金融、食品、医疗等领域布局区块链。2017年11月8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集团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承建数字雄安区块链实施平台。
百度
2017年首发国内基于区块链的ABS项目。2018年2月,百度金融区块链实验室推出区块链宠物莱茨狗。
京东
2017年6月8日,京东集团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联手生鲜和消费品领域品牌商,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
360
2017年12月20日,360宣布成立360金融区块链研究中心。2018年2月14日,360手机助手推出区块链宠物“区块猫”的预约。
网易
2018年2月9日上线区块链产品“星球”。
小米
2018年3月15日,小米区块链宠物服务“加密兔”内测版首次上线。
迅雷
2017年,迅雷推出“玩客云”。
资料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宓迪
(责任编辑:张明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钱兔金服旗下贷款(钱兔金服是正规的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7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