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买房贷款放开,高层几度放风救市,这个城市出狠招,下面是西安365淘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40岁以上的贷款口子
楼市政策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从取消限购、限售,到提高公积金、降利率等等,各地因城施策,纷纷出招。
这两天,有个大消息,不得不关注:
北京放开口子,试点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贷款买房,首付35%,二套房首会比例60%等优惠,风向标意义非常大。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近日,北京住建委发布一则通知,在《多措并举提升老年家庭居住品质营造全龄友好型社区》一文中提到:
今年第二批次供地时,已选取昌平区平西府、顺义区福环、顺义区薛大人庄等三宗地进行全龄友好住宅项目试点。
中心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家庭前往三个试点项目购房并迁户的,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例35%、非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例40%;购买试点项目14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按首套房首付比例35%、二套房首付比例60%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允许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
也就是说,假设有户口位于中心城区的老年人,为了改善居住品质,将名下既有房屋出售且当前无正在执行中的房屋贷款,可以最低35%的首付购买上述3宗地块的商品房,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接力贷”并参与还款。
当然,我们要注意几点:
1、北京中心城区户口的老人,不是所有的老人;
2、名下既有房屋出售且无执行中贷款,即无房无贷;
3、购买限定3宗地块的商品房。
这就能够刺激一部分人进入市场,而这显然已经达到目的。就如文章最后一句,更被认定为存在出台更进一步政策的可能,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现在是北京定向对老人放松,接下来就是年轻人,沪广深跟上。
进入下半年,我们很明显看到楼市政策更加密集出台,一个个利好信号像不要钱似的使劲注入楼市。
有的下调首付比例,降低入市门槛;有的提高公积金住房贷款额度;有的给予购房补贴,降低契税等等。
最近《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一段提到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对于地方来讲,就是要结合本地市场发展实际,灵活选择、调整、运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促进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下的楼市,许多城市发布了一连串措施。无论是从救市行为本身,还是救市力度,都惊呆了很多吃瓜群众。在房住不炒基调之下,二三线城市基本松了个遍,楼市开始迎来转机,新的一轮放松潮,会不会在下半年出现吗?西安会否加入其中?
我们“拭目以待”!
现在,你会选择出手还是继续等待?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小额贷款
在1月12日开幕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作为重要的地方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下称“小贷公司”)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个体户、农户创业具有重要作用。1月12日,粤评君从广州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广州新设6家小贷公司,新增行业注册资本12亿元,不仅与全国小贷公司家数总体下降形成对比,且小贷公司数量全国第二,成为小贷发展的标杆城市。
在全国小贷监管政策逐步趋同,政策“洼地”逐步消失的背景下,广州靠什么吸引更多的小贷公司入“穗”?如何为小贷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绿洲”?今天粤评君带你一起拆解小贷高质量发展的广州密码。
引入优质资本,培育头部小贷机构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周期及互联网金融整顿影响,小贷行业出现了严重分化,部分地区小贷行业缩水严重。
粤评君查到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相比年初下降303家;从业人员59733人,相比年初下降4046人;贷款余额9258亿元,上半年减少156亿元。
然而,作为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监管的地方金融组织,小贷公司不能一关了之。
粤评君发现,与全国小贷行业“气候”有所不同。过去一年,广州逆势新设立了6家小贷公司,新增行业注册资本12亿元。此外,还有3家存量的小贷公司增资扩股4.7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广州拥有108家小贷公司、1家小额再贷款公司,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小贷成为普惠金融和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小贷公司贷款余额247.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74.3万笔、447.5亿元,其中向小微企业及农牧户投放贷款144.38亿元。
广州小贷行业能逆势增长有何招数?
粤评君发现,这与广州提早谋划,率先打响小贷优质资源争夺战有关系。
2020年5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全国首个小贷行业地方发展计划——《广州市创建全国小贷行业标杆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对优质企业开展敲门招商工作。
以去年新引入的6家小贷公司为例,主发起股东均是珠三角地区具有良好产业背景的民营企业,行业背景具体包括网络科技、家用电器、农业科技、商业贸易、工程装修等领域。
扎根广东这片产业沃土,这些新设小贷公司均依托股东产业背景,围绕股东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服务产业发展的融资服务。例如,广东东菱凯琴小贷公司,围绕股东的家用电器产业链,对电器销售商、电器零件供应商等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对支持珠三角小家电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鼓励实体企业发展设立小贷公司,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局长邱亿通表示,该局将继续鼓励小贷公司充分发挥自身股东资源和经营团队接地气优势,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业务发展逻辑,与银行、其他地方金融组织实现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为了实现“扶优限劣”,广州还对小贷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对评级良好的小贷公司在拓展融资渠道、开展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相关支持。2021年度广东省小贷公司监管评级中,广州拥有A级以上小贷公司34家,占全省(不含深圳)的49.3%,数量和比例较2020年均有较大提升。
运用科技手段,让风险看得见管得住
发展小贷不仅有利于民间借贷阳光化,也为广州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活水。但与此同时,小贷往往小而分散,且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监管,一直是考验地方金融监管的重要课题。
粤评君发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风险防控,是广州谋划小贷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招。
1月12日,广州正式上线了广州小额贷款公司“瞭望塔”智能监管系统就是这一思路的贯彻。该系统以“数字政府+金融科技”为架构理念,在原广州民间金融街智能监管系统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手段开发搭建了广州小额贷款“瞭望塔”智能监管系统。
据悉,自2009年全国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以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以“现场监管+数字化系统”形式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企业报送数据滞后、准确率低、无法实时研判预警等痛点。”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一处副处长覃勇介绍,“瞭望塔”智能监管系统正是针对上述痛点,将政府智能监管系统与企业业务系统直接链接、抓取实时业务数据,并根据系统设施进行预警提示,提高监管及时性和准确性。
“瞭望塔”智能监管系统是地方金融企业监管的探索。据透露,在成熟情况下,广州将有序推进“7+4”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陆续纳入平台。
除了创新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广州还不断深化小贷行业的风险防控意识。广州在全国首创推出首批小贷行业首席风险官。目前广州已有18家小贷公司拥有首席风险官。这一制度被认为是搭建起连接监管部门与企业的风险管理链条,筑牢金融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多方联手,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小贷要发展,不仅需要监管,还需要地方做好服务。这是广州为何能逆势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前往设立小贷公司的原因,也是广州打造小贷标杆城市的另外一招。
“全国各地小贷政策逐渐拉平,地方金融监管靠政策洼地吸引资本进入的办法逐渐失效,广州通过服务打造一个小贷发展的政策服务高地获得认可。”广州一家头部小贷公司高管有感而发,该企业在发展初期,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布局,设立了多家企业,但是从去年开始明显增加在广州的投入,原因很简单——广州给了小贷发展更好的环境。
“有些地方在招商上可能给了很多政策优惠,但随着业务开展,我们发现小贷发展的整体生态、监管生态等‘软环境’往往比其他的硬指标更为重要。”上述高管表示。
“软环境”需要多部门联手共建。1月12日举办的2022年广州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上,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邵山向全市小贷企业进行《互联网小额借款合同纠纷要素标准》及适用范畴宣传贯彻就是广州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广州小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例子。
据悉,广州推进“五链协同”监管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涉小贷行业案件在广州互联网法院等司法平台实现类案智审。此外,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小贷协会编制《广州市小贷行业工具书》,系统性梳理历年行业政策、监管指引和行政行为规范,实现工作程序、审核要点、材料清单标准化,确保在监管政策理解、监管行为把握、监管标准执行上实现全市“一盘棋”。
在粤评君看来,广州小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背后凸显的是广州积极主动履行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金融风险处置等职责,在推动地方金融监管改革上积极作为、锐意创新,有力有效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主笔】陈颖
【作者】 陈颖
289财经热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40岁以上的贷款口子(小额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1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