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理财PK线下理财:善林金融出事P2P就不能投了?,下面是创业家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雪橙金服线下贷款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独家作品,未经网贷之家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距离善林金融实控人周伯云自首已经10余天,拥趸者和吃瓜群众都在焦急等待着下文,然而始终没有动静,已然要将投资人的最后防线击垮。据笔者了解到,目前有自媒体曝出善林金融已经被警方定性为非法集资,多处线下门店被查封,但仍无任何官方消息流出。
善林金融“倒台”对P2P行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负面反应不言而喻。许多非善林金融的投资人像惊弓之鸟恐慌无比,甚至要立刻赎回自己在正常运营P2P平台的在投资金,唯恐踩雷。
那么问题来了,善林金融实控人自首,平台难活,就意味着P2P网贷都不能投了?谬论!
善林金融和正常运营P2P有着本质区别!
1、善林金融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以线下财富管理为主营业务,同时在线上也有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公司整体结构十分庞大,据网贷之家整理的资料显示,其分公司就多达658家(含注销公司),其实际控制人周伯云掌控的公司多达几十家,业务涉及广泛,房地产、金融、文化传媒等行业都有染指。而最关键之处就是,善林金融线下门店众多,诸多投资人资金去向不明,资金管理十分不透明。此处关键词一:资金流向不明。
有自媒体人爆料称,投资人投向善林金融的钱款都是直接进入周伯云的个人账户,回款也同样从他个人账户出去,自融把戏玩得这样明目张胆真是细思极恐。而投资人的资金到达善林金融账户(或者周伯云本人账户)后,资金流向何处?未可知。
2、据了解周伯云直接或间接控股33家公司,直接或间接参股6家公司。而善林金融是善林宝、善林财富和亿宝贷的运营主体,同时也是雪橙金服、意真金融(指尖贷)和微美贷(网站已关闭)等平台的一级股东或二级股东。此处关键词二:善林金融关联平台众多,业务庞杂,多而乱。
3、据媒体报道,2017年10月26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金融办发布公告称,善林金融威海分公司因涉嫌违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不具备从事网络借贷中介机构经营资质。从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善林金融多次因发布虚假广告、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等被上海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合计85万元。此处关键词三:不合规。
笔者总结,善林金融的业务重心在线下理财,坊间有人将信和、恒昌、银谷、善林金融并称为线下四小龙。而一旦线上理财和线下门店盘根错节,几乎很难保持“清白之身”。这是善林金融和正规运营的P2P最大区别处之一。正规运营的P2P平台,是Peer-to-peer,有明确的资产端和理财端,借款人(企业或个人)从P2P平台申请借款资格(信用贷、资产抵押等),平台审核后发布投资标的,出借人(即投资人)购买理财产品,标的满额后资金转入借款人账户,借款人到期还本付息,理想状态下,平台上的借款人信息以及借款资金用途都是透明可见,出借人可随时查看。
“善林类”线下理财VS“P2P”类线上理财:不是同一概念,不要混为一谈
事实上,线下理财也是由P2P发展而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早在十年前,线下理财网点会被经侦以非法集资查封,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这类平台就披上了P2P的外衣,黑箱运作,信息极其不透明,违规事件常有发生,曾有人高呼线下门店必须全部关闭。事实上,线下理财多属于民间借贷范畴,投融资端粗放。而这些平台专盯老年人,老年人识别能力差正中这些公司下怀。但这其中也不乏理财知识缺乏、迷恋高收益的年轻人。
线下理财公司会习惯性宣传高收益但却从来不提示风险,甚至业务员为了“走量”拍胸脯保本保息。另外,一部分线下理财公司的老板、员工有挥霍无度,无底线炫富,买楼炒股,借新还旧,倒台是早晚的事。
而P2P类线上理财,是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来完成投融资端的完美结合,就像媒婆,撮合有需求的善男信女(emmmm,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当然,撮合成功一桩“姻缘”,媒婆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敲黑板,线下理财有些是没有清晰资产端的,线上理财借款人是明确的,并且资产端相关信息必须披露清晰、透明。
那么为何这些年会有如此多的关于P2P的负面?
1、背锅。P2P堪称史上最惨背锅侠了,E租宝雷了投资人骂P2P,钱宝网雷了也来骂(让庞氏骗局情何以堪?),而大多数雷了的平台,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做好P2P来的,目的就是圈钱挥霍,爽够了再跑路。
2、毛没长齐。相较于银行业机构、证券、基金等传统的金融,P2P是全新的物种,伴随互联网而来,最开始生长于暗黑地带,十分野蛮。近些年过于“耀眼”而引起国家的重视,从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行业才真正意义上走向洗牌发展的道路,前后不足三年时间,而今年备受关注的备案也延期了,P2P从幼童到成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鱼目混珠。人人都想吃到天上掉下的馅饼,在行业完全合规前,都想捞点油水,骗局五花八门,反正傻子够多。好逸恶劳、不劳而获是人之本性,骗子和傻子一拍即合,再拉些无辜者下水,一场骗局华丽丽上演。
回到最初的问题,善林金融恐怕是活不成了,那么以后还能不能投P2P理财了?当然能!但是要画个重点,请选择大平台!为何?——因为有资本。坏账能撑得住,资产端透明,投资的资金去向明确,相对而言,合规,踩雷概率十分小。另外,信披差的平台慎投、和线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平台慎投、被行业预警且诟病的平台慎投。
投资前请做好功课,这是非常重要且再三被强调的准则!
本文来自网贷之家,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雪中送贷app正规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诸多汽车制造商为了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正大力增加企业的“现金储备”。3月底,丰田等7家大型汽车公司将现金储备提升至11万亿日元(约合7289亿元人民币)。
日本企业“爱存钱”的特点源于其强烈的危机意识,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日企更是想尽办法增加现金储备,其“存钱”之道值得参考和借鉴。
6月29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丰田汽车公司标志
1
日本企业素来以长期发展为目标,把抗风险能力作为重要经营指标,重视财务层面的现金流稳定,喜欢储备现金。
战后,伴随着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日企的现金储备规模迅速膨胀。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1960~1989年,日企的现金资产从3.3万亿日元上升至163万亿日元。20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企大量使用现金储备还债、投资,现金资产出现短期回调,1996年下降至129万亿日元。
随后,日企的现金储备再次攀升,2000年达到141万亿日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日企加强现金储备的意愿进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现金资产规模已达223万亿日元。据日本银行统计,2020年3月底,日企持有的现金资产为28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5%,再创历史新高。
现金储备以“未分配利润”形式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当企业负债较高时,企业可优先安排现金储备偿还负债,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一些日企甚至采用更保守的“无负债经营”理念,即维持企业现金资产高于有息负债。统计显示,约六成日本上市企业处于“无负债经营”状态。
日企储备现金也有“持币待机”的投资安排。它们认为,面对大规模投资机会时,若单纯依靠外部融资,则有可能丧失先机。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来临,日企在物联网、新一代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扩大投资的意愿,这些领域都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持续投入。
当然,日本政府并不认同企业在投资上的保守行为,认为企业资本留存影响经济增长,是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一直想尽办法推动企业增加投资,但效果并不明显。
2
日本企业“爱存钱”,源自其基因里的危机意识。日本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地震、洪水、海啸等都会造成企业停工停产。各类危机会冲击企业经营,带来资金风险,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则可以帮助企业抵御风险。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资产价格迅速下滑,企业负债一度超过资产。企业为清偿债务,开始持续实施缩减债务的行动,主要方式就是增加企业现金储备、减少从金融机构的借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海道拓殖银行、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相继破产,引发日本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惜贷”普遍,甚至“雪中抽贷”大量回收企业贷款,本应是资金提供者的金融体系成为资本流动“堰塞湖”。与此同时,日本传统的“主银行模式”逐渐瓦解,对企业融资支持方式发生变化。
5月22日,在日本东京,一名警察在日本央行总部前执勤。当天,日本央行推出中小企业贷款计划,总规模为30万亿日元
企业发现,“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因此更多依靠内部留存资金来完成设备投资,这一习惯延续至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都出现了信用紧缩,日本企业也凸显融资困难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指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维持足够的现金储备,使公司在赤字情况下依然能够发出工资,避免发生裁员的情况。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企业的经营作风日趋保守。
安倍2012年执政后,日本政府大力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为日本企业增加现金储备提供了便利条件。2014年后,日本经济情况好转,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但企业并未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投资,而是作为现金储备留在企业。到2018年,日本企业的内部利润金已达到463万亿日元。
面对疫情冲击,日本企业手握充足的现金储备,表现出更稳健的抗风险能力。虽然同样面临着营业收入减少的问题,但是依靠现金储备,企业仍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员工工资和房租的支出,体现出现金储备抵御风险的作用,截至目前日企破产数量也相对较低。
3
现金储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日本企业在现金储备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第一,企业的现金储备要实现“量”“质”并举。
企业现金储备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为应对突发事件,企业需要准备充足的现金流,以提升在危机情况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
而在现金储备时,企业不仅要注重提升现金储备的“数量”,更要提升现金储备的“质量”。企业的现金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营业现金流、投资现金流以及财务现金流。其中营业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因其能被企业自由处置,也被称为“自由现金”。当面对突发事件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及债券等所获得的财务现金流容易面临断裂的风险,企业难以通过使用这部分资金应对风险,因此这部分资金被称为“非自由现金”。
由此可见,企业在开展现金储备活动时,需要实现“自由现金”与“非自由现金”储备之间的平衡,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努力增加企业的营业活动现金流,合理安排投资活动现金流,有效控制财务活动现金流,提升企业现金流储备中营业活动现金流的占比,减少对财务现金流的依赖,促使企业现金流维持健康、合理的状态。
第二,通过“开源”“节流”,增加现金储备。
在“开源”方面,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增加营业活动现金流外,在危机发生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积极采取增加融资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现金流。自疫情发生以来,日企通过增发公司债的方式将短期负债调整为长期负债,维持了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在2020年4~7月间,发行了1.9万亿日元(约合126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同比增长10%。
在“节流”方面,日本企业通过减少股份分红、降低股票回购、降低设备投资等方式,削减现金支持。例如,2020年4~6月间,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比率同比下降了78%。
第三,通过组合优化营业、投资和财务现金流,提升现金流质量。
要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就需要加强对企业营业现金流的管理。日本企业将“现金流量周期(CCC)”作为管理营业现金流的重要指标。现金流量周期反映了企业通过销售以获取现金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周期越短意味着企业能够以越快的速度实现现金回流,而降低企业的现金流量周期意味着需要缩减在库天数及应收账款天数。
2019年,日本豪雅株式会社(HOYA)通过加快库存处理速度以及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方式,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周期缩短了6天,从而使企业的营业现金流实现了11%的增长。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日本政府还积极推动民间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以确保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例如,福冈银行推出将“应收债权”现金化的“应收账款保理”措施,降低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压力,改善了现金流状况。(作者系中国社会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环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雪橙金服线下贷款(雪中送贷app正规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57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