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小额贷款员工没有工资(工资达不到贷款要求怎么办)

小额贷款员工没有工资(工资达不到贷款要求怎么办)

贷款知识 吴三郎 投稿

由上海各行各业的薪资收入想到的一些事情,下面是吴三郎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额贷款员工没有工资

本来想发个微头条的,但是因为字数太多,没法发出来,所以就用文章的形式发出来,供大家参考。文章的内容均为税前全部年收入,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默认全额社保,社保基数低的会另外标出来。

下面的工资薪资信息主要来源于我的一位在上海四大行工作,负责房贷业务的朋友。内容大致是普遍有代表性的个例,均工作三年以上不含新入职的,各行各业各岗位都有特例存在。

1.某爱马仕的柜姐23w。

2.中石化的加油工,在编人员18w,派遣人员8w。

3.基层公务员,十年以上工龄,四级主办,大约是非领导岗位里的最高,18w。部分特别辛苦岗位的公务员,到这个级别是25-28w。

4.汽车零部件行业,外资,操作工12w,产品经理18w,经历过兼并,没换工作换过抬头的资深产品经理35w。

5.整车行业,操作工正常时候10w,生意好时20w,工程师24w,研发中心的博士32w。

6.211大学副教授,40w;顶级985教授80w。

7.公办幼儿园、小学老师15-18w,中学和高中老师18-25w。

8.三甲医院护士20w,医师24w,主任医师40w,重点科室掌刀的80w。

9.一般牙医25w,带行政职务的35w。

10.理发Tony老师,15w,社保还很低,这个我很意外,以为他们薪资挺高的。

11.外企制造业,行政人员15w,总监40w。

12.投行客户经理,底薪15-30w,奖金5w-500w都见过。平均收入应该有60w左右。

13.房产中介,底薪5-10w,一般能提中介费三成。见过多个年薪百万的,但平均数真估不出,前景目前很不乐观。

14.不知名网络公司码农12w,社保基数还最低,这个也令我没想到。

15.大企业信息部门的码农,30w。

16.大厂的码农,那是什么样的大神都有,最低见过20w,百万的人数不少,人均应该有50w以上,高收入大户。

17.在本地小范围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码农或者文案15w、总监35w,这个也低于我的想象

18.保安叔叔8w,社保最低基数。

19.中小型制造业员工,10w,社保最低基数。

20.公交车司机,15w。

22.保险公司风控,18w起,享受正副科待遇的资深员工40w以上,最为银行的类似部门,我挺羡慕他们的上限高。

23.保险公司在编营销人员,保底普遍12w以下,上限不可限量,经手过的受薪人士中最高薪的几个都是干这行的。

24.社工,12-15w。

25.基层事业编,行政人员,12-15w。

26.地方国企行政人员,12-20w,销售类18-30w。

27.科研院所事业编行政人员12w,普遍三十岁后熬到正科待遇止步,18w。

28.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一般硕士入职,起步副科待遇,15w。三十五岁以后大部分止步副高或正高职称,25-40w。不如职级相当的高校和医院正副教授,但好混的多。

插一句嘴,24-28以及上文提到的公务员,其中的本地人,是上海千万左右住宅的消费主力。

29.日企制造业,前台行政7w,大部分员工12-15w,资深员工20w,课长25-30w,总监级里为数不多的中国人50w以上。

30.各种大牌衣帽箱包鞋子手表珠宝品牌的柜姐,人均不超过20w,身上的自家产品价值常超年薪。

先插一条我觉得最令人心酸的行业,是送外卖和快递。一直认为这个行业收入应该还行,这么辛苦应当月入普遍过万。可从业这些年,从未见过这个行业的人在上海置业,哪怕是远郊的小房子。

31.顶级跨国公司,日化食品快消行业。普遍入职15-20w。这是我认知里为数不多受年资影响较大的行业。资深员工非领导职务30-50w的很多。但似乎职业不确定性较高,这行在买楼背贷款这件事上特别谨慎保守。

32.台资制造业,大体是楼上日资的九折。

33.厨师,中式小餐馆掌勺15w,社保一般比较低。大酒楼的大牌厨师50w以上。西餐普遍比中餐高两成,但业界顶薪是中餐。中餐顶厨是米其林西餐行政总厨的数倍。

34.星巴克的店员8w,看上去厉害的咖啡师15w

35.一手房销售,底薪6w,开一个盘几十万,厉害的人半年一跳槽,最多在六个开发商见过同一个销售,现在又去卖二手了。

36.超市导购收银6-7w。

37.不知道什么来路的金融公司,大概是小额贷款p2p什么的,反正敢买房的都有起码三十几w,比银行的客户经理挣得多。

38.会展公司,一般人也就6-10w,社保随缘,但每个小公司都有这么几个40w以上的,原因不明。

39.乡镇一级的国有或者集体性质的企业,6-8w。大部分人似乎是社工性质的工作。要没这些垃圾分类、抗疫之类的事儿之前,我觉得还挺好的。

40.艺术展馆,资深员工非领导职务,40w,我见识浅薄不大清楚是干啥的,乍一看觉得性价比非常高。

因为我朋友职的关系,所以有些行业的收入会一定程度上的高估,但不会高估很多。

一是年入12w以下的基层工作,这类工作其实月入五千八千的都很正常,但一般视角下取均值,会偏高些,而且薪水基数小,哪怕高估了一年两三万,也让人感觉差很多。

二是绩效收入占比特别高的岗位,比如高校教职,这类岗位论基本薪资和科研院所类似,绩效弹性就差的比较多了。上面那一条里写的是正副教授,这类人年龄都是35以上,购房都是置换或第二套了,可能真是其中混的好的才会被遇到。

上海体制内的,民生事务性的岗位,收益确实不如临近的江浙地区。

个人认为,上海流动人口比例远高于相邻省份的。社会民生事务编制不足压力太大,需要维持大量的非在编人员,所以体制内在编人员薪资就较低了。

我打个比方,同样的事务岗位,假设浙江的预算是两万一个月全给了在编人员,上海费用可能更高两万五千,但能把人累死,实际情况就成了在编人员领一万八,又七千雇了个派遣的。上海基层体制内人员,要是专业性强的单位,比如司法、科研什么的,还是不错的。牵涉民生事务,费人力的,在编人员薪资待遇不如邻省的苏南或浙北地区。

大型外企的薪资,上面的信息取得是平均水平,可能太笼统了。这类企业行业间的差距本就非常非常大,行政人员还好,差别不会大。但销售、研发、领导岗位行业不同可能差了数倍,比如现在的新能源和传统行业。

大型国有企业基层在编员工,15-25w是普遍收入。这类企业会安置许多人员,包括转业军人、退役运动员、郊区征地农民、早年还有接父母班的。普遍四十岁以上,无法胜任办公室案头工作的话,会另外安排。不只是加油工,大单位的司机、保卫干事、后勤保障什么的都有。这类岗位中至少有一成人员是带国企编制的,薪水是同事的两三倍是常态。

高端金融业和程序员都是高薪,但还是程序员更适合普通人。家里没有路子的,金融业60w年薪就是一道大槛了。

三十多岁程序员,见过很多年薪百万上下,上车八百万的房子,可见家庭出身中等或者一般。同样年纪薪资的金融业,普遍买两三千万的好房子了,家庭的支持还是很大呀。

我的认知里家里比较宽裕的人才会读研究生,没有家底的人就早点工作。家里无法提供买房首付,或者只能提供部分首付,以后的还贷完全需要靠自己的;大学是985、211或者是双非行业内知名高校,再或者是一般大学好就业的理工科专业的,就早点出来工作,现在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从这两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屡创新高来看,似乎是反着来的,也从侧面说明学历贬值的厉害。

上班一年不到十万块的见得也不少,年入大几十万上百万的也见过不少。可几年里从前者奋斗到后者的,现实里真不多的。通常薪资大幅度跃升的,路径通常是加入到了有科技含量的公司,然后上市了拿到了原始股;要不然就是跟对了人,出去单干了。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运气居多。

现在还有很多家庭条件一般,不富裕的父母愿意花光所有家底甚至卖房送他们出国留学,然后学成归来自己攒首付,工资么也就那样,很多都不到1w,我认为这么做挺不理智的,不如拿留学的钱来买房稳妥。

总结一下,就是各行业的薪资收入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高,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惨,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把书读好真的是一条切实有效并且容易实现越迁的一条道路,书读得好,以后才会有各种可能。读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但多少能决定一个人的下限。

全文完,谢谢您的阅读。

工资达不到贷款要求怎么办

为了取悦丈母娘,花费4000元购买刚需房。

将全家的积蓄用于购房,被视为一种大孝行为。通过个人努力,让家族繁荣昌盛,让财富增值,这也是一种孝。购买升值的房产,让自己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让后代享受更好的生活。如果大学生一直羞于启齿,想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房产,那么不仅买不起房,而且再想借钱买房,难度会更大。

目前,一线城市还有总价300万左右的老破小,而二线城市则有200万左右的房子。咬咬牙向父母或亲戚借款,首付还是有希望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因此应将家族的所有资金投入收益最大的地方,说服父母,让他们尽力帮助自己购房,实现家庭资源的增值。现在不借钱,过几年想借钱也攒不起首付了!

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老年人喜欢存钱,年轻人喜欢借钱(买房)。结果是,老年人越存钱,越穷;年轻人越借钱,越富。你知道原因吗?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所积累的财富进行转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通胀,老年人将财富转移给年轻人,具体到家庭中。如果父母没有想到给他们的孩子买房,其结果基本上都是以悲剧收场,包括孩子的婚姻和财富。

从财富量化公式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几十年的工资(才能买到一套房)乘以房价上涨的倍数,再乘以房屋的数量。其实,通胀就是一个财富转移和再分配的过程,但它表现得比较隐蔽和缓慢,普通人没有察觉到。

如果你是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建议你阅读本文,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免犯错,掉入贫困阶层。为什么这个社会最公平之处在于贫富的自主选择权?为什么这个社会大多数人一生的辛劳付出,结果换来的却是贫困和节俭的生活状态?这首先要明白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通货膨胀和两大分化。而且这个规律适应于大多数国家,从二八定律来看,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将他们的辛苦所得进行财富转移,那么这些财富转移给了谁呢?

已经找到答案的朋友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中国最富有的1163人的财富总额超过二十万亿,而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GDP总和只有14万亿,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现实也是必然的规律。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两极分化也在加剧,而产生贫富分化的原因就是认知不同之下的财富转移。简单来说,就是普通人给聪明人送钱。你知道两极分化的成因吗?

在通胀高企的今天,导致贫困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存钱存银行,让通胀收割;二是错误的投资方式,参考败家行为排行榜。财富的增加源于通货膨胀。在中国,只有房产能够抵御通胀,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在过去的十年中上涨了十倍,30万的首付可以换来100万的房子,而二线城市的房价也上涨了三倍至五倍,30万的首付可以换来400万的房子。如果没有进行裂变,那么收益可能更高。过去,月薪只有50元,而房价却高达5万元。现在,月薪只有5千元,房价却高达500万元。这不是房价上涨,而是货币的币值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变得更加明显。由于认知能力的不同,财富差距正在迅速扩大。房价只有5万元的时候,如果借钱买下来,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00万元(要扣除利息,大约有十多万),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并坚持这个常识数学问题。用债务购买资产,用资产抵御通货膨胀。负债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佳武器。

这个规律是老年人存钱,年轻人借钱(买房),细化到家庭,如果父母能够早早地把钱借给孩子买房,现在他们都成了富翁,相反,他们都成了悲剧,包括孩子的婚姻和财富。因此,资产性收益是财富增值的正确方式。财富的量化公式是几十年的工资收入(才能买一套房,任何时候买房都不容易)乘以房价上涨的倍数乘以房子持有的套数。有些人把购买摇钱树当成了负担,而聪明的人则拼命购买摇钱树。相反,另一些人则想方设法转移自己的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他们有自己的方法论,学习和跟随他们的脚步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根据二八定律,普通人更多,他们一生的辛勤工作只能换来贫困和节俭,这种财富转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你是家庭的核心成员,请务必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常识,避免整个家族陷入整体贫困。

聪明人明白买房不需要花自己的钱,所以他们买了一套又一套。另外一些人总是在纠结用工资收入还贷款,其实贫富之间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为什么很多人就是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呢?因为他们怕伤了手指头。贫富的成因是社会对一个人的人性、智商认知和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认知不同之下的财富转移。因此,学习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最佳途径。

从国统局的数据来看,1990年M2的数据为1.53万亿,而今天已经达到了268万亿,近三十年来货币增发了超过百倍。持有现金的人购买力让通胀偷走了99%。因此,即使工资再高,如果不懂得如何保值增值,被通胀所侵蚀,成为弱势群体只是时间问题。对于那些拥有多种资产的人来说,年入百万并非难事,而持有多套房每年所带来的收益更是可观。如果再通过裂变投资,年入几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如果当年借钱全款买房,现在会后悔吗?其实,买房致富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需要明白几个基本常识:

·1、用工资买房是不现实的。有些人想要通过存钱来买房,但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他们会感到无助和沮丧,甚至会怀疑社会的公平性。其实,这种想法只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2、货币贬值是必然的,看看过去三十年工资的涨幅和购买力的下降,你就会明白通胀的威力有多大了。只靠存钱是无法致富的。

·3、资产性收益才是财富增值的正确方式。财富增长的公式是工资收入乘以房价涨幅乘以房屋持有套数。这些常识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呢?不同的认知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一些人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因为认知能力的限制,将辛苦的劳动所得转移给了富人。富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对实事的认知,合法合理地增加了自己的财富。财富可以传承,贫穷也可以。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成为节俭和贫困的常态,就不要做那些坑自己和孩子的傻事,比如把钱存银行、做赌博性质的投资(参考败家行为排行榜)、教导孩子努力就能成功等等。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学习有结果人的致富经验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在过去的20年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聪明人利用合理的金融杠杆来扩大自己的财富,投资房产是最稳妥的方式。友情提示:

·1、老百姓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坑自己和父母孩子的傻事。

·2、如果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找到代替自己工作的牛,那么必然是一生都需要辛苦劳作的老黄牛。贫穷从来都不是外因造成的,而是公平之下自愿的选择。如果认知能力和财富不相称,这个社会有一千种方法收割他,直到让他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贷款员工没有工资(工资达不到贷款要求怎么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44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