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并购贷款业务与案例(银行并购贷款流程)

并购贷款业务与案例(银行并购贷款流程)

贷款知识 愉见财经 原创

并购贷款余额近800亿、服务客户超200户:浦发上海分行擦亮投行并购金字招牌 | 愉见主持,下面是愉见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并购贷款业务与案例

作者 | 愉见团队

出品 | 愉见财经

后天,6月29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就将迎来成立30周年行庆。

浦江放长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立潮头。过往这3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是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30年,是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的30年,也是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越过越滋润的30年。而在这些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其中也包括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中坚力量。

用“中坚力量”这个词,是因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创下了业内许多个第一、许多个领先,还有着不少业内响当当的特色业务、金字招牌。作为一家分行横向比较,浦发上分是让人骄傲的。

1,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要素市场建设领先。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深耕主场优势,金融市场业务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总规模在上海地区的各银行分行里领跑,托管业务规模就算放之全国,以一家分行的业务体量来讲,也完全可以和大行的分行们相媲美,排名都是靠前的。

2,服务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跨境业务又是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另一大拳头特色,资金池、FT存款等业务指标排名也是全市场领先的,FT贷款规模则在本地一众股份制银行分行中领先。此外,该分行的业务还连续11次入围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3,服务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科创金融又是分行的另一块金字招牌,据说在上海地区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中,10家里就有9家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是有业务合作的。分行还连续六年获得了上海银行同业公会颁发的科技金融服务突出贡献奖。

4,浦发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有着传统优势,而公司客户的体验从浦银开户开始。近年来,浦银开户也成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大品牌特色,为企业客户打造化繁为简,便捷、智能、普惠的企业开户服务模式。这一点我是有亲身感触的,“愉见”的小微企业对公基本户就是落在浦发上分的,因此我亲身体验了分行的智能开户,30分钟搞定一个对公户。

5,私行业务是浦发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中的一大优势品牌,这两年虽然市场动能有所减弱,但听说在浦发上分,以其产品及服务优势,私行客户增量却保持着行业中较为领先的态势。

6,最后要盘点的这块金字招牌,或许是市场上名气最为响亮的之一,那就是投行并购品牌业务。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在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辨识度:“买企业,找浦发。”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投行业务的成绩单是亮丽的。从截至去年末的统计数据来看,分行的并购贷款余额、投放金额、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等指标,均位列本地区域市场第一。

在并购金融方面,截至目前,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并购贷款余额已近800亿元,近5年服务的并购客户超过200户,参与的交易规模超6000亿元,累计投放的境内外并购贷款折合人民币超1500亿元。其中,支持境外上市企业私有化并购贷款超过200亿元,支持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超过170亿元,并购项目的参与数量与质量均居行业领先地位。

这几年,上海乃至全国多数标志性并购项目的背后,往往都有浦发的金融智慧。

具体来看,近年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并购金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发力。

其一,是巩固在私有化及杠杆收购领域业务优势。过去三年里,分行先后参与了58同城、泰邦生物、和睦家、51job等大型私有化项目,是全市场唯一“包圆”了中概股私有化融资的银行。

其二,是积极参与服务上海国资的重大并购项目。近两年来,分行服务了包括机场集团、中远海运、上实集团、上汽集团、中华企业等并购项目。

其三,是抓住基础设施、不动产等稳定现金流优质资产。比如深耕仓储物流及IDC,在上海优质物业的并购项目中持续投入。根据媒体报道统计,在2022年上海市场最大的12宗不动产交易中,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就参与融资了其中7宗,融资规模近百亿。

其四,是进一步拓展先导产业及绿色资产的相关并购机会。分行围绕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行业,既服务其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也为此类科创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提供金融支持;同时,抓住绿色金融的发展触角,加大了在新能源电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投入。

6月26日,作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30周年行庆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也作为分行为“投行朋友圈”搭台、邀请新老朋友相聚的老牌活动,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在浦东美术馆举办主题为“崇德广业、臻于至善”的2023年并购年会。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汪素南为年会致辞

本次年会邀请超百家知名投资机构、中外优质企业客户及投行专业服务机构参加。产业方和资本方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以及并购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年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在总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浦发银行的投行并购服务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其品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现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汪素南为年会致辞;上海证券交易所代表发表了题为“拥抱全面注册制”的主旨演讲;方源资本合伙人在主旨演讲中为大家分享了并购基金投后管理的若干实践。在主题为“成功投资背后的多维度视角”的圆桌论坛上,由来自芯片及消费行业的产业投资人、母基金及S基金、券商、律所和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相关人士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讨论。

“愉见财经”主理人夏心愉很荣幸地作为本次并购年会的主持人,与行业共话未来。

年会主持人:夏心愉

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坚持以并购金融为特色名片,深耕上海区域,拓展全国市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还将积极探索并购市场新机遇,持续打造“买企业,找浦发”并购金融特色品牌,精诚充当企业在转型、升级与发展中的战略伙伴,力争成为合作伙伴心中的并购首选银行。点击“在看”或转发,是您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大道至简 | 山雨欲来 | 精打细算 | 后台魅影 | 寻租空间

五十度灰 | 生如夏花 | 火眼金睛 | 人艰不拆 | 知己知彼

舍得之间 | 请君入瓮 | 碧瓦朱甍 | 游刃有余 | 明日之城

互惠互利 | 姗姗来迟 | 那年花开 | 尽职免责 | 一念成佛

造假成本 | 完美谎言 | 种豆得豆 | 异曲同工 | 演员诞生

银行并购贷款流程

1. 购买企业与购买企业财产

虽然企业并购通常被理解为企业的买卖,但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最终交割的是企业,一种最终交割的是企业资产,收购企业和购买资产不仅在法律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财务、税务,操作程序中亦有很大区别。

从法律角度看,所谓购买企业就是将企业或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购买。作为法人,企业或公司不仅拥有一定法人财产,同时也是多种契约的承担者,购买企业不仅是法人财产产权的转让,也是有关契约之权利、责任的转让。购买资产一般只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经营许可、营销网点等。

购买财产时,契约的转让要经过认真选择。若收购过程中,法律评价认为该企业在某些合同或契约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或涉及诉讼,买方就应该选择购买财产而不是购买企业。购买财产后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即可有效规避与原公司相关的法律诉讼。

从税务角度来看,购买企业与购买资产的主要差别在印花税和所得税上。若购买企业,原则上可享受原来的累计亏损,以之冲减利润,减少现期所得税支出。在我国,所购买企业若保留法人地位,则其累计亏损要用以后多年经营利润抵补,而不能用收购企业的利润抵补,因此,所得税方面的好处不能在现期实现。购买企业和购买资产的印花税在国外按不同税率执行,前者很低,一般为价格的 0.5%,后者则高达 5%~6%。

从流动资产的处置角度看,购买企业通常要包括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库存、产成品、原料等。购买资产则不包括流动资产,由于此部分资产与生产过程密不可分,因而通常采取买卖双方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由买方代卖方处理应收库存、收取手续费,或以来料加工方式处理卖方的原料,收取加工费。

2. 购买股份

通过购买股份兼并企业是发达商品经济中最常用的方式,买方既可以从股东手中购买股份,亦可通过购买企业新发行的股份来获得股权,但两种购买结构对买方有不同的影响。

购买股份可以买控股权,也可以全向收购。而购买新股只能买到控股权而不能全向收购。从买方支付的资金情况看,同样是收购控股权,通过购买新股比购买现股东卖出的股份要多花一倍的钱。

但购买新股对买方的益处在于投入的资金落在企业,仍由自己控制和使用,而购买原股份,则买方投入的资金落在股东手中。因此,购买原股东手中的股份易为大股东接受,购买新股则比较受小股东和股市的欢迎。在我国各类股份流通的方式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这使结构设计更加复杂,也更为重要。

购买股份模式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吸收兼并。所谓吸收兼并是指被兼并企业以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买方,原企业以“壳”公司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买方的股东。在我国,被吸收的企业消失,其原行政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吸收方的股东,目前,地方政府为充分利用“扩大上市规模,限制企业数量”的上市政策,通常会采用吸收合并方式“包装”企业。

3. 购买部分股份加期权

企业在实施购并过程中往往对目标企业某些方面不甚满意,或认为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购并后的业务整合难以实现,如管理人员的潜质及合作态度、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区域性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特别是对于初次进人某一领域(行业或地区)的公司而言,他们对行业总体供求、市场周期,竞争者情况等缺少判断把握的能力,若贸然接手,可能导致巨大风险。

出于稳健的原则,购买部分股权加期权(0ion)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购买结构,此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步收购方案。具体做法是:在与卖方签订购买部分股份协议的同时,订立购买期权的合约(明确数量,价格,有效期,实施条件等)。

控制权拿不到,已买股权又退不掉,这已违背了买方的初衷。尽管如此,这种结构安排毕竟使买方避免了更大的风险。与买方期权相对,卖方期权(Put Option)控制实施的主动权在卖方,换言之,卖方要实施期权时,买方只能接受。尽管此种安排对卖方有利,但若买方认为购并可实现更大的利益亦可采用此种购买结构。

在并购交易中,当买卖双方实力相当、地位相近时,单纯的买方期权或卖方期权难以达成交易,此时可选用混合结构(Put and Call Option)。此结构下,双方均有权要求实施期权,当实际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双方约定条件时,通常在期权价格中寻找利益平衡点。

4. 购买含权债券

含权债券是一种公司债,其性质是发行人在其发行的债券上附加一定的权利,买方可在一定时期享受这种权利。含权债券有两种形式:可转换债和股权性债。

所谓可转换债(Convertible Loan)指债券持有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一定时期内,按规定的价格或比例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发行公司通常是在重大项目建设期或经营调整期,预期将来效益良好或担心未来通货膨胀加剧时,以此防范财务风险。可转换债兼备了债券的相对安全性和股票的投机性。企业通过大量购买一家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来实施并购是一种较为保守的做法。

5. 利润分享结构(Earn out sharing)

利润分享是一种类似「分期付款」的购买结构。由于买卖双方所处地位不同,对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的评价与判断会存在很大差别。买方多持保守态度,卖方则偏于乐观。由此导致买卖双方对企业的价值认定相去甚远。此时宜采用利润分成的购买方式来解决双方的分歧。

此种结构安排的内容是,双方首先对基础价格达成共识,并于成交时支付这部分款项,对于使用不同假设条件而产生的分歧部分,采用与实际经营业绩挂钩、分期付款的方式。当然,这部分资金的计算基础要事前界定清楚,一般而言,不宜采取以税后利润作为基数。这是因为购并交易后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状况,乃至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税后利润也会有很大变动。

6. 资本性融资租赁结构(Financial Capital Leasing Structure)

所谓资本性融资租赁结构是由银行或其他投资人出资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然后出资人作为租赁方把资产出让给真正的投资者,投资人作为承租方负责经营,并以租赁费形式偿还租金。

就法律意义而言,在租金及残值全部偿还之前,租赁方是资产的所有者;租赁费偿清后,承租方才能成为资产所有者。但事实上,承租方从一开始就是资产的实际拥有者,并拟成为最终所有者,甚至租赁方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之所以采用租赁结构,一方面可能其不具备一笔支付全部资产价格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即希望从这种结构安排中得到税务方面的好处,因为租赁费于税前支付可计入成本,这相当于税前归还贷款本金,投资人无疑可从中获得很大利益。

当然,在国外此种安排一般也须经税务当局批准,此外,这种结构安排亦可用于政府对某些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中。

7. 承担债务模式

我国企业兼并中出现的一种购买结构。其做法是在目标企业资产与债务等价情况下,买方以承担目标企业债务为条件接受该企业资产,卖方全部资产转入买方,法人主体消失。这种购买结构就其本质而言是零价购买企业,其设计的初衷是保障债权人利益,从现实看,这种结构对买方而言可能存在巨大利益差别。

若目标企业设立时资本充足,因经营不善造成资不抵债,那么买方以承担债务方式购买所支付的价格可能远远高于企业的真实价值,即使目标企业有某种特殊资源为买方所需,那么它也要考虑是支付很高的代价,还是寻找替代资源。

另一种情况下,企业原有资本不足,几乎单纯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此种情况在我国很普遍),在此情况下,企业早处于负债经营状况,当其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利息时,企业将陷入破产境地。若按自有成本或市价法评估,企业资产价值可能远远大于其债务额,此时以承担债务方式收购,买方获利很大,这正是此购买结构不科学之处。

8. 债权转股权模式

债权转股权式企业并购,指最大债权人在企业无力归还债务时,将债权转为投资,从而取得企业的控制权。此种方式的长处在于,既解开了债务链又充实了企业自有资本,增加了管理力量,可能使企业从此走出困境。

事实上,由于企业之间债务连锁(三角债)的日益加重,债权转股权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并购方式。特别是下游企业或组装企业无力支付上游企业或供货企业大量货款时,以债权转股权方式收购控制下游企业便成为纵向兼并最便捷的途径,但此方式可能有害于债权人,当企业严重资不抵债时,以 1:1 的比例将债权转股权,就会损失很大的一块利益。

由于债权转股权多是迫不得已而选择的并购方式,成交价格以债务为准而非以评估后的企业实际价值为淮,因此买卖双方均可能获利亦可能蒙受损失。承担债务模式和债权转股权模式都属于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购买结构,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步让位于更规范、更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购买结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并购贷款业务与案例(银行并购贷款流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2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