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 | 蹭热度?除了收到关注函,拉卡拉还有这些事不想提及,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拉卡拉申请贷款条件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上周五罕见大涨18.02%的拉卡拉(300773.SZ)熄火了。
此前有消息称,明年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这一消息源自央行10月1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经营活动收款。同时,央行要求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但政策并非“一刀切”。《通知》要求审慎确定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白名单准入条件与规模、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和交易限额,防范白名单滥用风险。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收款码用户,可以参照特约商户管理。与此同时,受影响最大的微信、支付宝终端也会针对新《通知》的规定作出相应调整。
11月26日,拉卡拉在互动平台表示,央行新规的执行,为了让支付市场回归四方支付,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场规模和份额。这一回复也导致了当日股价暴涨。
拉卡拉在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11月29日早间,深交所向拉卡拉下发关注函,要求结合央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对支付市场的影响具体分析公司相关支付业务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公司认为《通知》所列规定“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场规模和份额”的依据及合理性。
事实上,市场也很快回归了冷静。11月29日,拉卡拉股价大幅回调,股价低开7.97%。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6.4%。
撇开“蹭热度”式的回复,拉卡拉始终以第三方支付终端被外界熟知,但其实这家公司还运营着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对于这部分业务,拉卡拉始终讳莫如深。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背后不仅仅有拉卡拉,还有包括联想控股、蓝色光标(300058.SZ)等上市公司在内的豪华朋友圈。
拉卡拉的金融帝国分为“明面”拉卡拉支付集团,及“暗面”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考拉金服集团)。虽然做了切割,但这两大业务之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双轨”运行
拉卡拉的金融帝国之所以“双轨”运行,主要是因为其最初打算借壳西藏旅游上市失败,从而将其旗下业务架构分拆为拉卡拉支付集团及考拉金服集团,从此就有了两套架构。
考拉金服集团的运营主体是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其下有三家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北京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此外,该公司还持有包头农村商业银行4.88%的股份。考拉金服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拉卡拉的董事长孙陶然为第二大股东。
拉卡拉上市的金融版图则主要集中在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险经纪以及商业保理业务。拉卡拉旗下广州润信商业保理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拉卡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北京大树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联想控股持有拉卡拉28.24%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孙陶然持有拉卡拉6.91%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这两家公司通过拉卡拉的股东、董事长孙陶然成为彼此的关联方。
撇不清的关系
虽然做了切割,但拉卡拉的两类金融业务之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拉卡拉近来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多元化之后。
首先,拉卡拉与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日益频繁。2020年,他们之间的关联交易总共发生1笔,为提供引流推荐服务,金额7600万元。2021年还未结束,他们之间的关联交易已经发生3笔,金额为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拉卡拉曾试图以21.7亿元收购关联方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广州众赢维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众赢维融)和深圳众赢维融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广州众赢维融旗下唯一的子公司就是广州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因此拉卡拉的这次收购又是试图让“小贷”业务上市。
2019年以后,拉卡拉业绩增长明显面临压力,开始积极拓展业务条线,挖掘现有客户群的价值。拉卡拉希望从原本的“帮商户收钱”,通过从支付、货源、物流、金融、营销等方面为商户经营赋能,升级为“帮商户赚钱”。于是,拉卡拉业务条线就增加了一项“商户科技服务类业务”,其中包括“金融科技服务收入”,至于其具体业务则是语焉不详。
但从一些飙升的业务数据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今年开始拉卡拉的应收账款飙升129%,达到8.53亿元。拉卡拉表示是因为增加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天眼查显示,拉卡拉的广州润信商业保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时间为2021年1月5日,时间吻合。
另外,拉卡拉的对外担保也从2020年开始快速上涨。2019年时拉卡拉并没有对外担保余额。2020年中报,拉卡拉对外担保余额上升至4.74亿元。今年中报,该数字继续增长至9.19亿元。而且,天眼查数据显示拉卡拉的对外担保绝大多数是给予合作银行的小微客户,截止今年8月发生金额为11.34亿元。
无论拉卡拉如何“包装”,从飙升的应收账款和担保数据,就可以知道拉卡拉又回到了“放贷”的老路上。但这也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上市公司拉卡拉旗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和“为合作银行的小微客户提供担保”业务,都会涉及到如何与考拉金融旗下的小额贷款业务区隔的问题。而两者之间又牵扯到同业竞争。
其次,考拉金融旗下的三家小额贷款公司都以“拉卡拉”命名。如果他们中任何一个公司出现兑付问题,都会给其他相关公司的商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天眼查数据显示,拉卡拉分别位于广州和北京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纠纷起诉案件记录超过7000条。最近广州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还进行了减资。上市公司拉卡拉旗下也有多家子公司于近期进行了注销。
最后,拉卡拉一方面大力拓展供应链金融以及保理业务,为合作银行的小微客户提供担保,但另一方面其目前的“财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该项业务继续扩大。拉卡拉账面货币资金虽然高达66.8亿元,但其中有54亿元是根据《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储在规定银行账户中的客户备付金,不能用于偿债。公司能用于偿债的资金实际只有12亿元。拉卡拉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到60.4%,应付账款及票据和其他应付款的合计为15.6亿元。拉卡拉的现金尚不能覆盖自己的流动性负债,更不要说继续扩大担保和商业保理业务了。
重金购买蓝色光标股份图什么?
拉卡拉变得“拮据”源自一场收购。
今年5月,拉卡拉受让西藏耀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西藏耀旺”)所持有的蓝色光标1.44亿股,以6.35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转让总价为人民币9.14亿元。协议转让完成后,拉卡拉持股比例为5.78%,将成为蓝色光标第二大股东。
拉卡拉表示,与蓝色光标的合作可以帮助其扩大海外客户规模,实现更好的战略协同效应。但考虑到拉卡拉收购广州众赢维融的失败,其对于蓝色光标的收购则更加值得玩味。
第一个问题是,拉卡拉收购的股份不过5.78%,略微超过举牌线,并不谋求控制权。从2021年初至收购结束的这段时间,蓝色光标股价绝大多数时间都低于最终的收购价6.35元/股。拉卡拉为什么不直接在二级市场上收购蓝色光标股份?
答案或许与交易对象有关。天眼查资料显示,拉卡拉此次收购的交易对象西藏耀旺,第一大股东为联想控股的旗下企业。西藏耀旺是前文提到的西藏考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另一家企业。因此,西藏耀旺和考拉金服的运营实体——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东结构完全一样。联想控股持有西藏耀旺48%股份,拉卡拉的董事长孙陶然亦间接持有33%股份。因此,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这样一来,对于联想控股和孙陶然来说,由拉卡拉收购西藏耀旺所持的部分股份,既没有失去对蓝色光标的控制,又成功从拉卡拉套现9.14亿元。因为西藏耀旺只是持股平台,并无实际业务。最终,这9.14亿元流向哪里,外界无从得知。
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拉卡拉的现金流分别净减少了9.3亿元和7.4亿元。2020年也是拉卡拉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现金净流出。
对于依赖金融业务的拉卡拉来说,风险正在酝酿。
拉卡拉旗下有哪些贷款
文 | 吴梦启
编辑 | 张雨忻
第三方支付的历史几乎都写在了拉卡拉这家公司的14年发展史上。也难怪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在拉卡拉的敲钟仪式上说到:“拉卡拉上市是有典型意义的。”
拉卡拉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孙陶然之前经历过五次创业,成败皆有。它最早期的投资者一个来自联想控股,一个来自小米创始人雷军。
但无论是屡战屡胜的孙陶然、还是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投资人们,或许都没有想过,这家公司会经历持续10年的亏损,3次上市的失败,以及在支付宝、微信以及监管政策的猛烈冲击下的多次业务转型。
最终,它终于在2019年4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第三方支付A股第一股”。
如今,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成为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天下,这让很多人几乎要忘记最早的市场开拓者所经历过的探索、坎坷和希望。
起于便民支付
拉卡拉是从便民支付领域起家的,是一家完全针对C端客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在全国社区便利店投放便民支付终端,提供用户入口,为个人用户提供水电煤气缴费、信用卡还款、转账和银行卡余额查询等民生类支付服务。
为了迅速扩展市场,拉卡拉采取了互联网公司惯常的一套打法:不惜重金,在全国迅速开设网点,用规模占领市场。2009年,成立4年的拉卡拉已经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便利支付点达3万余个,99%的品牌便利店已与拉卡拉达成战略合作。
2008年,线下便利支付市场运营商终端市场格局,拉卡拉的统治地位无可撼动 数据来源:易观国际
便民支付业务跑的顺风顺水,拉卡拉在2011年也成为了全国首批获得央行办法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7家机构之一。
在这之前,拉卡拉曾在2007年筹备海外上市,可为了拿到这张牌照,拉卡拉最终放弃了上市计划——持有支付牌照意味着不得有外资入股。就这样,拉卡拉的第一次上市折戟。
2012年,拉卡拉转身进入收单市场,这也是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都会布局的重要业务。此后,拉卡拉相继推出了针对商户的多种POS产品和服务,业务开始朝B端发展。在拉卡拉的官网上不无骄傲地写着,这一年公司“完成针对银行、商户、个人的第三方支付市场立体战略布局。”
收单业务覆盖的主要是线下扫码支付领域。消费者在便利店或中小商户消费后,在收银台展示支付宝或微信的二维码,来自拉卡拉的智能支付终端进行扫码收费。随后,终端将费用转给银行,银行核清后把费用转到商户账户上。拉卡拉从中拿一笔服务费。2016年9月费率调整后,它拿到的服务费比例基准在0.08%到0.22%之间。
巨头阴影下的转型
拉卡拉向B端的拓展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上。
2008年,支付宝进入便捷支付领域,开展代缴水电煤气费用。拉卡拉的C端客户市场受到威胁。
2013年是个节点。当年微信支付上线,二维码扫码支付在全国推广,C端用户的支付习惯从现金支付和线下刷卡逐渐转为扫码支付。拉卡拉的移动POS终端所占移动支付的份额从2013年的17.8%下跌到2018年的不足1%,好在2012年展开的收单业务支撑了拉卡拉的下一步发展。这一纯属to B的服务让拉卡拉与C端头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产生了一种耦合关系——孙陶然在2016年说,扫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的机具,30-40%来自拉卡拉。
在2012年-2018年尝试转型to B业务期间,拉卡拉也希望在个人移动支付、收单业务之外尝试金融增值业务,推出易分期和员工贷等网贷业务,这是它另一次转型尝试。
但这也可能是它在2016年在创业板上市未果的原因。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网贷业务不再成为上市的加分项。在2016年年底,拉卡拉改为控股集团,将旗下10家从事金融增值业务的公司从支付板块上剥离,以便拉卡拉支付能够顺利上市。
如果加上2015年借壳西藏旅游上市涉嫌合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上市,拉卡拉这几年来的转型和上市步伐堪称坎坷。监管政策变化和支付宝、微信的崛起,是拉卡拉业务进展屡现变数的原因。
不过,由于收单业务的迅猛增长,在持续10年亏损后,2015年拉卡拉终于实现了盈利。
收单业务推动拉卡拉利润扭亏并实现迅速增长 数据来源:拉卡拉支付招股书
稳住市场头部位置
孙陶然在拉卡拉上市敲钟仪式上说,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够有30%的复合增长率。
2016年以来,拉卡拉营收的年复合增长48.95%,收单业务营收的增速最快,而且目前已占到全部营收的89.29%。并且,这一市场还有一定的增量空间:艾瑞咨询曾在2017年预测,线下支付在2017-2020年仍会维持7.7%的增速。
拉卡拉目前在收单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是稳固的。易观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终端扫码受理笔数行业第一,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行业第二——行业第一是巨无霸银联商务,主打大型企业收单业务,与拉卡拉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随后,监管环境变化给了拉卡拉新的发展空间。
2015年央行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2018年年底,在已经发放的200多张牌照中,有33张被监管部门注销,这使得行业集中度提升。这对于拉卡拉支付的经营来说,是有利的。2016年推动的“96费改”,结束了支付机构的低价无序竞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费率上调,盈利增加。
2018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断直连”,迫使支付机构将原来存放在托管银行的备付金转央行存管,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失去了备付金利息收入。成本增加使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退出,为头部企业扩张创造了机会。
上述三重因素给拉卡拉带来的是利好消息。但是拉卡拉过于倚重收单业务,是否能一直维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却是个问题。金融专家陆强华和杨志宁撰写的著作《深度金融》认为,收单业务的手续费提取分成固定,自保有余,但“增长和想象的空间比较小”。
寻找增量
为了对抗收单市场本身并不高的天花板,拉卡拉需要再度考虑转型。
由于为小微企业提供收单服务,拉卡拉开始在小微企业身上寻找金融增值服务的可能性。这里包括贷款理财业务以及在收单服务基础上的衍生服务。
《深度金融》中透露,拉卡拉以网贷为主的金融增值业务曾在2016年的头9个月提供了公司的35%的营收。但这一业务被剥离出去,是拉卡拉过去三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收单业务本身也存在增量。拉卡拉加大了代理商的分润比例,通过这一做法来维持用户黏性,扩大渠道优势。这一做法可应用于下沉市场,拉卡拉表示:“将在农村地区寻找更多发展红利”。
在收单领域,2014年以来拉卡拉推出了手机收款宝、超级收款宝、收钱宝盒和智能收银台等硬件产品,想要通过打通智能硬件和云端,推出更多针对收单业务的增值服务,例如,在做商户收单业务时,同时提供会员管理等服务。
还有另一种可能:从事移动支付终端和系统服务的意锐新创首席运营官关恒对36氪表示,支付机构可以转型为企业做金融解决方案,例如,为企业做分账和支付系统。在港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汇付天下,目前的业务之一就是在帮企业做跨境结算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拉卡拉也没有完全放弃to C的支付业务:2016年收购了聚合支付平台Paymax。这一平台集成了二维码、NFC和云闪付等各种支付方式,或许能为其C端业务另辟蹊径。
孙陶然曾对媒体说,拉卡拉是他最后一次创业。看起来这次创业还会延续下去。在支付宝等一众巨头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它应该懂得如何在行业边缘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拉卡拉申请贷款条件(拉卡拉旗下有哪些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1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