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撬动普惠金融,下面是经济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平均余额怎么算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补……
9月12日,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提升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质效,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各省份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工作。
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今年财政对普惠金融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安排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107.33亿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激励,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2.5亿元,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扩面、增量、降本、增效。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分析,整体上来讲,信贷等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的比重更大,同时,信贷服务具有一定门槛,通常要求借款人具备一定的资产抵押能力,而且还本付息的压力比较大。“通过财政普惠金融专项发展资金,一是缓解了金融机构在对小微企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放贷过程中的风险顾虑,也为金融机构拓展了下沉市场。这一市场无疑量大面广,具有典型的‘长尾效应’,如果没有财政担保等支持,金融机构自身通常慑于风险不愿问津;二是降低了重点群体获得信贷支持的进入门槛,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有效协同,实现对金融机构信贷这种市场化行为的财政赋能,提升了其普惠性、可及性。”白彦锋说。
《管理办法》通过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放宽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条件,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创业担保贷款提供担保增信等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就业创业力度。
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专项资金安排支出用于对财政贴息支持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一定奖补。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可纳入专项资金奖补支持范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4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借款个人或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到期后可继续申请贷款及贴息支持,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
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十类重点就业群体以及吸纳上述群体就业的小微企业,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981亿元,同比增长14.6%。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有利于稳增长、促就业。从各地执行情况看,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的资金起到明显的杠杆撬动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奖补政策,《管理办法》明确,为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强化服务,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专项资金安排支出用于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补。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享受奖补支持:当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均存贷比高于50%(含50%)、当年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余额占全部贷款平均余额的比例不低于70%、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何代欣认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支持普惠金融资金的作用领域、运作模式,有利于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为了保证资金运行规范和效率,有必要做好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年平均借款额是什么意思
中国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满足人民对美好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科技、普惠、共享、绿色”的理念,以数字技术深耕涉农金融服务,加大“三农”领域金融供给,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截至2023年8月末,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68万亿元,比年初新增6706亿元,增速22%,明显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打造“裕农通”平台 夯实乡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近年来,建设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打造涵盖线下普惠金融服务点、线上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在内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将服务重心下沉至乡村,助力乡村金融资源有效触达和公平覆盖。
与农村更近,与农民更亲。面对乡村金融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建设银行突出科技支撑,广泛对接乡村社会资源,与村委会、乡村超市、供销社等第三方主体合作,共建约36万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通过在服务点布放智慧助农终端,不仅为村民提供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还能提供社保医保、惠农补贴、生活缴费等多项民生服务。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多元化的金融、非金融服务。截至今年8月末,服务点累计服务农户约5800万户,当年累计办理各类交易约2亿笔。
线下聚点成链,线上搭建平台。建设银行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将服务渠道由线下向线上延伸,打造“裕农通”手机APP。围绕乡村需求,上线贷款、缴费、社保等百余项场景功能,为农民提供集金融服务、智慧村务、便民事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化服务,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截至今年8月末,“裕农通”APP全国注册用户1151万户,“建行裕农通”微信公众号用户635万户。建设银行依托“裕农通”APP累计发放贷款637亿元。
依托“裕农通”线上线下渠道,建设银行结合各地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特色功能。建设银行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合作,依托“裕农通”服务点,打造“综合服务站+裕农通”、“裕农市场”、土地托管、产业拉动、龙头企业带动等特色服务模式。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打造“裕农通(安徽)”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搭载承包地、宅基地、村集体、乡村产业、农村产权等子系统,成为安徽省涉农管理的官方平台。
创新“裕农快贷”产品 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近年来,建设银行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化、智能化、差异化的惠农产品,破解乡村信贷难题,提升信贷资源可得性。
“裕农快贷”是建设银行服务农户的重点产品。通过与政府数据平台、涉农管理平台等合作直连,引入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卫星遥感、农业产业链等多维涉农数据,面向农户开展全周期、自动化的风险画像,实现农户自主申请、模型自动审批、线上支用还款的全流程线上作业。建设银行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合作,实现与“渝惠融”平台的系统直连,共享农村房屋宅基地、种植险等24个维度的涉农数据,推出“裕农快贷——信易贷”产品,解决了当地农户贷款难题。
为精准锁定具有信贷需求的农户群体,建设银行利用涉农大数据模型,在手机银行、“裕农通”APP等渠道,向农户精准推送“裕农快贷”产品。截至今年8月末,“裕农快贷”余额799亿元,较年初新增342亿元,增速达75%。
创新“农业保险+信贷”支农模式,引入农业保险数据为客户增信。自2022年起,建设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险贷直通车”专项创新服务,接入全国农业保险数据,评估农户实际资金需求及风险承担能力,为其提供信贷支持。截至今年8月末,已为农户授信3.1万户,金额21.61亿元。
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裕农快贷”在提升贷款便利性的同时,也将更多实惠让利于农民。建设银行联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搭建“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已累计为农企、农户授信908亿元,惠及60万农户、70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5年来为其节约贷款利息支出20多亿元。
构建涉农生态场景 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建设银行着眼于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场景与平台建设,不断做大农业产业链条上的金融总量,助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建设银行创新打造内蒙古奶业、新疆棉花、山东烟台苹果、江苏固城湖螃蟹等生态场景,做好全链条、全场景、全客群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粮食安全、奶业振兴、肉牛、水果、蔬菜、花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场景,助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设银行与中国食用菌协会合作,联合推进安徽省定远县“蘑菇小镇”和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之都”建设,打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色范例。创新“木耳贷”“香菇贷”“菌菇贷”等系列信贷产品,为食用菌龙头企业、小微企业等客群提供信贷服务。
着眼于助力畅通农产品循环,建设银行聚集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通过系统化、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式,打造一系列特色“裕农”服务模式。打造“裕农市场”服务场景,在北京石门、新疆九鼎等3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线“裕农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为市场管理方和商户提供摊位服务、买方服务、信贷等多项金融、非金融服务。截至今年8月末,“裕农市场”相关贷款余额超220亿元。聚焦建行22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客群,上线“裕农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社员管理、财务管理、金融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搭建“裕农托管”生态场景,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联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生产托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粮食银行”的“兰西模式”。建行黑龙江省分行“融入金融力量 打造生产托管‘龙江新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名单。
为巩固贵州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建设银行协同地方政府,构建湖区周边的金融生态,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生态振兴。面向搬迁企业、置业渔民等主体,一企一策、一户一案,制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方案。截至今年8月末,已累计为万峰湖周边农业龙头企业及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4亿元,为沿湖1000余家农户发放贷款2.5亿元。
发挥金融科技作用 助推乡村信用体系建设
为助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建设银行配合地方政府,深入探索信用量化和变现的方法路径,激活乡村信用要素,推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建设银行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科学的乡村信用评价体系,深挖乡村信用价值。在湖南省衡阳县梅花村,建设银行开发标准化、规范化“信用积分系统”。同时,配套推出“文明贷”产品,信用积分与授信额度挂钩,最高可达20万元。为江苏省苏州市永联村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制定统一标准,整合存量数据,形成数据资产统一视图。目前,平台已接入上游系统26个,数据总量9亿余条,累计共享数据应用量2254万条。以数据为基础,打造包括文明分、金融分、基础分三类评价因子在内的信用模型,形成“永联分”,为村民匹配提供“文明贷”“创业贷”等信贷产品。
为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支持,助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银行应用风险计量工具,于2023年7月研发上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评分卡,从组织管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外部支持等维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信用评价,解决信用评价难、贷款融资难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突出数字化经营特色,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下沉服务重心,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中国建设银行《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2日 10 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平均余额怎么算(年平均借款额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9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