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成都御顺金融贷款(有人在御顺金融贷款下来吗)

成都御顺金融贷款(有人在御顺金融贷款下来吗)

智旗:金融服务行业如何打造第一品牌?|御顺款姐案例全解析,下面是博学的海洋oP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成都御顺金融贷款

2019年1月,四川御顺金融与智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后在智旗的协助下,从企业战略,到品牌战略,再到落地推广,仅用一年时间,在行业整体放款额下滑的大环境下,实现同比增长55%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经此一役,款姐品牌焕然一新,成为行业第一品牌,更成为全行业争相学习甚至争相山寨模仿的标杆品牌。

识局:发现机会点,找到决胜点

御顺金融旗下的款姐品牌,十多年来专注贷款中介业务,直接对接近百家银行及正规金融渠道,提供一站式贷款中介服务,这个业务本身并不接触资金,只提供专业服务,因此对消费者而言,更加安全可靠。

但是,提到贷款,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高利贷、套路贷,再加上P2P频繁爆雷的新闻充斥互联网,受此牵连,正规的贷款中介公司的正常业务反而受到影响,贷款中介行业处于被动的“灰色”地带,进退两难。

一个近乎人人喊打的行业,如何破局?

我们发现:贷款中介行业是人员密集型行业,人的素质几乎决定了服务品质与口碑,一些企业或从业人员见利忘义,利用消费者不懂贷款规则的现象不断越过红线,滋生了诸多行业乱象,比如高利贷、乱收费、隐瞒欺诈等,导致整个贷款中介行业服务水平极低,消费者贷款难、贷款贵,对贷款中介行业极度不信任、不满意;同时,较低的竞争水平决定了整个行业内各企业各自为政,缺少头部品牌,更缺少带领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领导品牌。

任何一家想要破局重生的企业,都必须首先解决“诚信”问题,即:让消费者相信你。可以说,款姐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品牌问题,更上升到社会问题。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是一个商业机会,这个机会点,就是御顺的战略方向。作为一家有实力、有野心的企业,若能身先垂范,带领行业走出泥潭,建立行业规范化标准,实实在在解决行业痛点,老老实实为用户服务,那么,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多大,未来的机会就有多大。

破局:构建“诚信”战略,注入品牌灵魂

威廉·科恩曾说,战略基本上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最有决定性的机会。

概括而言,款姐面临的困局,涉及到政策之困、行业发展之困、消费者之困、竞争之困、自身危机之困,任何一个都能令企业止步不前,但如何破局,最可行最现实的却只有一个突破口:“贷款难、贷款贵”,消费需求一直未被满足,对贷款中介缺乏信任感----因此,款姐必须聚焦全部资源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一个企业要做出规模感 ,就必须要抓基本面!诚信,就是御顺首先要抓的基本面与突破口,它是品牌的基石。

另一方面,智旗发现,贷款中介行业的传播推广,基本都是诉求“低利息”等概念,说白了还是“价格战”。款姐已将“不骗人”写入了企业价值观,并以此构建标准服务体系,成为第一个在业内倡导诚信、践行诚信的品牌,御顺董事长邝丽萍说:“我们要走正道,不能当骗子!”应该说,御顺是行业中的一个“异类”,苦练内功已久,只待爆发。

在此战略机会下,我们应该为“款姐”品牌创造一个清晰的品牌认知:做中国最受信赖的贷款服务平台,并引领运营升级,建立领导地位,构建竞争壁垒。款姐应该聚焦“服务战略”,构建服务型品牌与业务差异化发展战略。围绕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以创新服务为核心,以贷款中介服务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金融生态领域的创新中介业务,打造国内一流的金融中介服务大平台。

在此定位方向下,我们进一步提出“良心助贷”的品牌核心理念,加大对“诚信”的战略配置。同时,切中用户关心的“利息“、“手续费”等痛点,提炼出“绝不乱收1分钱”的郑重承诺,清楚阐释品牌的态度与责任。

最后,我们将品牌的17年历史作为资产与背书,装入整个广告语:良心助贷17年,绝不乱收1分钱。

将“良心助贷”作为品牌对内对外宣导的精神内核,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将款姐的收费标准明确化、系统化,并在全行为第一个发出“透明金额”的倡导,即:流程透明、收费透明、服务透明;为了真正做到“绝不乱收1分钱”,我们明确提出:0利差、0隐形费用、0追加费用,让消费者贷得放心,用得安心。

这一系列举措,震惊业界,让款姐成为第一个在业内大声倡导诚信、践行诚信的品牌,并以自身的标准规范,积极推动行业健康生态的建设与发展。

布局:重建品牌动销体系,一战成名

1,植入文化与品类属性的品牌Logo

款姐这个品牌名,源自四川话“邝姐”(御顺董事长)。这是全行业唯一一个以创始人为背书的品牌。

品牌Logo必须以行业特征及用户心智为出发点,我们将“铜钱”的文化原力注入到款姐品牌当中,挖掘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货币价值符号——铜钱,并高度抽象成“天圆地方”的形象,将其与字体笔画相结合,代表着款姐将用真挚良心的服务,联通资金方与客户,为其搭建良好沟通的桥梁。这个logo强化了用户记忆,大幅度降低传播成本,并高效积累品牌资产。

2,以创始人为原形的品牌视觉符号

原型:以创始人为原型进行创意设计,突出了创始人大眼睛、短头发的特征,传达一个开朗欢乐、活力干练的人物形象。

专业:在头饰上设计了铜钱发卡,与品牌logo中的铜钱元素遥相呼应,而类似银行职员的衬衣装扮和丝巾,则体现了款姐服务的专业感。

信任: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宣誓”的手势,让消费者明确款姐的“良心助贷”理念和“绝不乱收1分钱”的承诺,加强与消费者的亲密互动。款姐良心助贷宣誓手势,被公司各部门应用到各个场合。

应用:我们还设计了NO.1、点赞、财迷等可爱有趣的形象,以及多款动态、实用的表情包,加强了与到店用户的互动,强化品牌资产的持续积累。

助销:强烈的品牌视觉形象,本身就能带动销售。我们将客户进入门店、坐下洽谈、到办理离开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开发了多项助销物料,给客户惊喜,更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传播:借助款姐最新的视觉形象,通过海报、H5、朋友圈小视频、长图文等形式,吸引流量,拦截流量,全方位打通款姐与客户的接触渠道,协助款姐品牌曝光。

3,刘仪伟加码推广传播,一炮而红

除了品牌理念、视觉形象系统、服务体系方面的升级,智旗认为,还需要一个强大的信任背书,把“良心助贷17年,绝不乱收1分钱”的承诺植入消费者的心智当中。我们建议,乱上取胜必须加码传播,一炮而红首选明星艺人。

智旗认为,品牌形象大使,首先要与款姐品牌良心、诚信、有责任与担当的调性相契合;其次,还需在款姐的目标人群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能有效为品牌战略升级背书赋能;再者,作为一个诞生于成都的品牌,若能与家乡的明星合作,更是锦上添花。

智旗几经接洽,最终敲定了刘仪伟先生作为品牌形象大使。

作为贷款服务行业首位形象大使,刘仪伟先生希望自己的加盟可以成为一种监督,敦促款姐切实落实自己“良心助贷”、“不乱收钱”的承诺,通过规范产品来源、公开收费标准等方式,带领行业清除沉疴积弊,共同构建透明健康的贷款中介新生态。

4,打造7.11助贷节

如何进一步引领行业,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打造了一年一度、全行业皆可参与的“7.11助贷节”,为款姐构建全新的品牌资产。

效果:2019年6月23日-7月20日,款姐整体同比增长718%,环比增长650%;移动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269%。品牌推广期间,点击款姐广告到达网站的访客,转换成首电客户的比例是 18%,而正常的搜索转化率是 7%左右。

5,1+x实效媒体策略

金融服务推广的门槛高,监管严,渠道也特珠。其中一个重要难点在于如何做宣传。

我们选择在成都、重庆等地进行试点性传播推广,确定梯媒(框架+电子静态屏)+广播广告+social传播的“1+x”的媒体策略,聚焦优势资源,在扩大款姐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为线下用户的上门、销售提供支持。

在内容创意策略上,每一轮广告投放前,我们都会进行大量的用户调研,深入了解贷款用户的真实需求,以及对正在投放广告的看法,不断调整广告策略,真正帮企业做到“实效、实际”。 据不完全统计,在投放分众梯媒的首月,款姐电台首电增长了150%,微信咨询增长了220%,上门人数增长了138%,签单量更是增长超过200%。

6,推出“诚信大会”,提升款姐行业地位

2019年11月,御顺款姐作为中国金融服务行业高峰论坛的联合发起方,现场发布《贷款中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白皮书》,推动金融服务行业品质的全面升级。

随着款姐众多行为规范及评测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发展合规化、规范化;随着客户信任问题的逐步解决,以及平台效率问题的提升,整个贷款中介行业将重焕生机,向着更加规范、健康、持久的方向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百姓融资、社会稳定做出持续贡献。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2019年款姐取得的整体成果吧。

首先, 款姐品牌战略成果全面落地。“良心助贷17年,绝不乱收1分钱”品牌slogan,被10多家同行无底线抄袭,从一个侧面证明款姐取得的成功。除此之外,第二梯队竞争品牌在各类媒体投放的广告,打出的核心诉求及广告语,几首不改一字地抄袭款姐。大气的邝总表态:就当带领全行业一起进步吧。

其次,随着品牌形象、品牌影响力、定价机制、诚信大会、款姐会员日、711助贷节等品牌资产的全面落地,款姐的品牌价值及壁垒越来越高,不但构建了支撑未来的品牌资产,还一举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成为行业第一。

最后,2019年贷款中介服务行业,面临政策和行业的双重监管,超过300家同类企业倒闭或裁员,全行业前三个季度整体行业均有下滑。但款姐前三季平稳增长,从7月份开始增长明显,截止2020年1月,全年逆势增长,放款额、用户数均创历年新高,整体业绩与2018年相比,同比增长55%。

本文总结

1,战略的本质是看清“机会点”,找到“决胜点”。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是一个商业机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决胜点。智旗找问题的方法是四维分析法,即深度专研客户所在行业的市场大势、竞争现状、用户需求、企业资源秉赋,找到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聚焦一点,毕其功于一役。

2,如何让战略落地,是智旗更专注的服务内容。某种意义上,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战略咨询,但所有的企业一定需要战略落地、战略行动。我们的方法是:君子兰模型。从十个维度,推动企业核心战略配称的落地,真正契合智旗“实效、实干、实际”的核心价值观。

3,品牌顶层设计的起点与终点都是用户心智。从用户心智中发现机会,把机会转化成品牌势能反过来占领心智,完成品牌战略闭环。我们认为品牌顶层设计的基石是底层动销逻辑,即品牌必须找到解决用户问题的核心理由及购买理由。

4,品牌传播的核心口诀是:有效内容+精准媒体+饱量投放。

5,我们认为构建新品牌一定要注重趋势性策略。

(全文完)

有人在御顺金融贷款下来吗

2022年10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村民欢聚庆丰收,展示壮家稻作“那”文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鱼米之乡”广东惠州3800亩水稻迎丰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主持人: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嘉 宾:赵璐璐(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杨家刚(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师)

1 源出《尚书》,代代传承

王学斌:《尚书·五子之歌》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将民众视作治国理政的根本,可见中国古代圣贤远在数千年前即已萌生的远见卓识及深沉真挚的政治意识。

毋庸置疑,民众是构成国家最基本的要素,倘无民,何以为国?恰如汉初名臣贾谊反思秦亡之鉴后而提出的命题:“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南宋大儒朱熹更是在给《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作注时加以申发:“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如此,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在悠长古史中不断被强调与抬升。

中华民族的“民本”思想早已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的理念融为一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因此本期特邀两位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专家就“民为邦本”观念产生及发展演变的历程做一梳理。

杨家刚:如主持人所说,“民为邦本”源自《尚书·五子之歌》。《尚书》为儒家五经之一,被誉为“政事之纪”“治道之源”。

《尚书·五子之歌》根据《书序》的介绍是夏王太康因为逸豫失德而失国之后,其昆弟五人在洛水下游洛汭作歌以讽喻。传世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第一首原文作:“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意思是夏后氏之祖大禹有训,民众只可亲近,不可贬低,民众为国之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定。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句,一般习惯引作“民为邦本”,意在强调民众为国家根本,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集中表述。

《尚书·皋陶谟》中皋陶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其后《孟子》引武王伐纣誓词《泰誓》逸文也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为上天的意志来自于民众,民意为天命之所系,只有通达天意与民意,敬慎于此才能够领有国土。因而,古代又有“民为神主”之说,即民意为神明所主,这在古代天命观念下成为两千年来中国政治尊重民意的重要法则。战国时代,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孟子改以王道与仁政作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唐代名相魏徵曾用君舟民水之喻劝谏唐太宗,其实最早出自《荀子》所引述孔子对鲁哀公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载舟覆舟之喻深刻揭示了古代治乱兴亡之道,与“民为邦本”异曲同工,都强调了民在国家存亡中的重要性。

王学斌:我们刚刚谈到了魏徵对唐太宗的劝谏。唐朝有一本《贞观政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从中可以看到唐朝初年,尤其是贞观年间,“民本”思想等是当时为政者热衷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

赵璐璐:贞观六年(633年),唐太宗和大臣有一次著名的对话。《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记载了对话的内容。“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即出自这次对话。

唐太宗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就是上不负天,下不负民。天是抽象的,民是具体的,可以说把爱民放在很突出的地位。魏徵和王珪也反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对“民本”思想的理论探讨付诸制度实践,把国运昌明的治国目标建立在重视民生的基础上。因此,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出现和唐朝国力的兴盛,与贞观年间对于民本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制度实践可说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应当注意,古人讨论的“民本”问题等,都应在其语境中理解,他们既不可能脱离、超越这一语境,也不可能克服其时代的局限性。

2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王学斌:人民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和最重要的承载实体,就在于人民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社会由之得以运转,经济由之得以发展,文明由之得以延续,国家遂得以存在。没有人民周而复始、勤劳不辍的生产营造,国家这一概念简直无法想象。故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说:“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

人民之生产,自然贡献了无穷的财富,毫无疑问他们是国家赋税的提供者,为国家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证。马克思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此外,人民还是国家军队的来源、重大工程的建造者。无人民,国家如同折根之木,断流之水,焉能长存?

从这个角度看,人民之日用衣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我们讨论“民为邦本”不能回避的话题。

杨家刚:是的,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之外,《古三坟·气坟·人皇神农氏政典》也有“民惟邦本”的表述,原文作:“正天时,因地利,惟厚于民。民惟邦本,食惟民天。”着重指出了民心民情之所系,首先在于民众的温饱问题,即常语所道“民以食为天”。

《尚书·皋陶谟》中大禹曰:“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古文《尚书·武成》则说:“重民五教,惟食、丧、祭。”食居第一。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为什么“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以及如何才能使远方的民众前来归附的问题,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作答,强调通过一系列仁政措施来与民休息、维护生态、发展生产,从而保证满足民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

如果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命题式陈述的话,“民惟邦本,食惟民天”则更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赵璐璐:贞观君臣也有类似的表述。《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第三十》云:“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王珪更进一步提出:“人力既竭,祸难遂兴。”贞观君臣的这些话,简单明确地说明了一条道理:民众的生产支持了国家的运行,但对民众的征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民众就无法忍受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所不懂的,特别是王朝末年的统治者所不懂的。不少新王朝的统治者能够明白这一点并做到这一点,但像贞观君臣这样善于总结历史教训,把“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是不多见的。

3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王学斌:“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原则不仅相融通,而且后者更是对前者的超越与升华。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所一贯秉持的指导思想之引领,也与自身文明的深层内核一脉相承、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处理党群关系时,他强调:“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在系统阐释“中国梦”时,他说道:“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而最终是“不断为人民造福”。

杨家刚:这里可以展示一个由古至今的思想流变,由此就能明白“民为邦本”的思想如何在当代得到升华。前面提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民惟邦本,食惟民天”,这里再谈谈“民心惟本,厥作惟叶”。

除了传统的《尚书》之外,新见出土文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属于“书”类文献的《厚父》一篇,以夏遗民厚父向当时的王(很可能是周王)陈述夏亡之鉴和治国之道为主要内容。篇中厚父谈到“民心惟本,厥作惟叶”,此前学者曾指出,这是“在古代文献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民为本的理念”。不过,与传统“民本”思想论述角度不同,“民心惟本,厥作惟叶”是从哲学层面而论,意思是民众的心为根本,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枝叶,即民之心会影响到民之为,那么如何赢得民心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厚父以此来讲治国之道,突出民心的重要意义,提出应“保教明德,慎肆祀”、“毋湛于酒”,也就与《尚书》中周公所不断强调的“敬德保民”和传世古文《尚书·蔡仲之命》中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具有了理论上的一致性。

宋明理学的创发人之一程颐在《代吕晦叔应诏疏》中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而其兄程颢每到任一处,皆悬“视民如伤”匾额于大堂以自警。程颐所云“为政之道”三条,其中“顺民心为本”正是对《尚书》“民惟邦本”“敬德保民”之论的阐述,而“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则对应《古三坟》中的“食惟民天”。这三个方面将古代“民为邦本”观念的不同侧面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为政之道”的优良传统。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将赢得人心和人民信任、支持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层逻辑。

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只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赵璐璐: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征途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成果,其中“国”与“民”,“党”与“民”的辩证统一思维与传统“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当然,传统的“民为邦本”的思想毕竟与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差异,“民本”思想中的“民”亦与我们所讲的“人民”内涵不同。但是,从文明延续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继承。“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国家和民众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古代国家治理当中的实践作用对当下及未来仍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成都御顺金融贷款(有人在御顺金融贷款下来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8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