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法润】保证期间知多少,下面是包头市石拐区人民法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保证贷款诉讼时效
日前,石拐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被告白某于2019年11月19日与某银行签订《富民一卡通授信领用合约》,贷款80000元。被告布某与该银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自愿为该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该笔贷款于2020年11月1日到期后,被告白某、布某均未按合同的约定按期足额偿还本息,原告某银行诉至法院。
经审理,判决被告白某向原告某银行偿还相应借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被告布某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被告布某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被告白某追偿。
在这件普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涉及到保证期间与保证期间诉讼时效的问题却引人深思。
【保证期间与保证期间诉讼时效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否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不同。保证期间既可以是约定的,也可以是法定的,如果当事人约定了保证期间,则该期间为约定期间,将优先于法定期间而适用;而诉讼时效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另行约定。
第二,期限长短不同。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3年,而法定保证期间是6个月,当事人也可以自由约定保证期间。因为保证期间过长,对保证人也是极为不利的。保证期间短于时效期限,可以督促债权人向保证人及时主张权利,一旦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则保证人将被免责,这显然对保证人是有利的。
第三,期限是否可以变更不同。诉讼时效可能因为法定事由的存在而出现中止、中断的情形,而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第四,起算点不同。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起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起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与保证之债诉讼时效的起算方式不同,法定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主债务履行期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五,期限届满的后果不同。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在该期间内主张权利,保证责任消灭;而诉讼时效届满,如果债权人向保证人提出承担保证责任的请求,保证人有权提出时效抗辩。
注: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学习读本(上册) 引用0513-0514页
【法官有话说】在保证人提供担保时,最好明确约定保证期间,避免约定不明引起争议;同时,债权人也要依法及时行使保证责任主张权,让债务人和保证人如约履行承诺,不要“躺在权利上睡觉”。
保证的诉讼时效是3年还是2年
日常生活中,大家免不了有借钱给别人的情况。但是借钱容易还钱难,钱款借出去后到了还款期限对方一直不还钱,自己也苦于面子不好意思向对方催款,导致过了诉讼时效。在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下,再想追回欠款就难了。关于诉讼时效的计算,我国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法院又会怎样判决呢?
相关案例
2009年6月9日,曾某向陆某借款现金10,000元,借款日期为2009年6月9日至2009年8月9日,双方约定逾期月利率为20‰。借款到期后,曾某并未及时还钱,曾某于2011年过世。2023年6月3日,陆某根据借条要求曾某的继承人潘某还本付息,在这之前,陆某一直未主张过归还借款,潘某对此事也并不了解,后陆某将潘某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由于原告陆某于债权到期后直至2023年间,没有证据证明曾向被告催要过借款,故该借条已过诉讼时效,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文启律师说法
本案中,引起原、被告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事实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应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民法典》中改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及当事人之日起起算。涉案借款发生在2009年6月9日,明确借款到期日为2009年8月9日。从到期还款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而原告陆某于2023年才主张权利,期间也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法定事由。故法院根据被告关于诉讼时效的抗辩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借条的诉讼时效计算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1、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
2、借条明确写明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到期之日起算三年;
3、借款人如果主张诉讼时效抗辩,只要出借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文启律师建议
为避免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催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我国对于民事案件制定了诉讼时效相关的规定。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父债子还”的观念根深蒂固。由于传统习惯与制定法律之间这种巨大的差异,使许多不懂法律的人根本不知道有此规定,因此便经常出现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败诉的案例。
在借款法律关系中,如果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一定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可以要求债务人写还款计划,保留催讨债务的各种证据,要求对方签署保证书、提供担保,或者向法院起诉等。只要能够证明向对方主张过权利,就能达到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的法律效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保证贷款诉讼时效(保证的诉讼时效是3年还是2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8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