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上学?一定不要放弃读书,你只管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高中有贷款上学吗
2022多地高考结束
新一批准大学生你好!
寒窗苦读十余载
不能让经济负担
成为迈进大学的绊脚石
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国家励志奖学金……
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资助政策
求学路上不发愁
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致高中毕业生的信中表示,高考即将来临,升学路上如有经济困难,请不用担忧:
入学前不用愁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可向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来缴纳学费和住宿费,还可以解决部分生活费,上学期间利息由国家替你支付。
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还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资助,获得路费补助和短期生活费补助。
入学时不用愁
全国所有高校都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使没有筹齐学费,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
如果你是原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等学生或是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记得带上相关材料复印件。
入学后不用愁
进校后,学校会根据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评定困难等级,确定相应的资助方式和资助标准。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来奖励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用来补贴生活费,临时困难补助用来缓解突发性困难,勤工助学帮你一边赚生活费一边提高实践能力,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将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服兵役或去基层就业还可以享受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LPR5Y-0.3%)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同一学年内不能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师范生公费教育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公费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有意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省份地方师范院校招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具体咨询。
勤工助学
高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特别提醒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特别提醒:如果收到助学金、贷款、中奖、刷单、退款、理财等内容的短信、电话、微信等,请不要轻信,及时向老师、家长咨询沟通。
一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大学老师、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等,给新生发短信、打电话、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学生资助:为寒门学子打开一扇窗
“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孙川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这个被网友们称作“工地少年”的小伙子,曾因“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前还在工地打工”而登上热搜,感动了无数人。2020年,他以67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录取。
孙川的家乡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高考结束后,他没像其他同学一样,痛快地过暑假,而是在家乡一处工地当了一个月小工,为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据了解,孙川来到北京的路费、学费都由家乡资助,在学校报到的时候,学校还给他发了爱心资助礼包。
如果说,财政教育投入系统是一台庞大的机器,那么学生资助工作就像是最接近泥土的触角,用精细的养分,滋润了一个又一个未来的花朵。
如今,越来越多像孙川这样的“寒门学子”,在实现梦想的同时,有了经济上的兜底保障。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2-2020年,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15126.02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累计资助学生(幼儿)8.33亿人次。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93.41亿元,增长85.90%。
学生资助工作如何做到位,不仅在于资金数据的连年增长,还在于如何全方位、精细化的为每一个教育阶段保驾护航。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形成了完善的资助制度安排,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真是太好了。”河南省郸城县虎岗乡腰刘庄村民申见力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兄妹俩小学和中学都是主要靠资助完成的学业,2020年,他们考上了高职,于是继续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
更便利的是,郸城县在全省首家把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搬”到了普通高中,由县里3所高中现场办理贷款业务,在学生熟悉的校园,由本校教师为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如今,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申请额度有了进一步的宽限。
2020年起,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将助学贷款期限从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人们常把育人和育苗相类比。的确,有了良好的环境,给予充足的养分,苗子就会长得好。人也是一样,优秀的人才可能出身贫寒,但在成长道路上,会有国家资助保驾护航。
“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微博@人民日报
来源: 共青团中央
学生怎么从银行贷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许爽 广州报道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针对本专科学生、全日制研究生等对象的贷款额度进行上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从LPR减30个基点调减至LPR减60个基点;鼓励银行机构开发商业性助学贷款,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我国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回顾过去25年历程,国家助学贷款历经多次调整完善,有力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00多亿元,惠及2000多万学生。
时隔两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再调减30个基点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教财〔2023〕4号(以下简称“《通知》”),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具体有以下三大调整:
一是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000元提高至不超过20000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整后,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以及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相应调整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
二是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利率由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对此前已签订的参考LPR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承办银行可与贷款学生协商,将原合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
三是开展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工作。为更好满足研究生在校期间合理的学习生活需求,切实减轻研究生家庭经济负担,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向在校研究生发放商业性助学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完善手续便捷、风险可控的研究生信用助学贷款产品,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首个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产品已落地广东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调整通知的出台,多家承办银行亦公布调整细则并落实。
作为国家助学贷款主力承办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公告指出,将对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作出相应调整,并启动2023年度已签合同的借款金额提升工作。贷款利率方面,今年尚未签订借款合同的申贷学生,国家开发银行将直接按照LPR减60BP的贷款利率签订借款合同。对今年已经签订的借款合同,利率将由合同约定的“LPR减30BP”直接调整为“LPR减60BP”。对存量(往年发放)的执行“LPR减30BP”利率的助学贷款,利率将统一于合同约定的贷款重定价日调整为“LPR减60BP”。
“由于在读期间有国家全额贴息,我基本上很少留意利率的变动。每学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一般在10月份统一发放,利率则在合同有标注每年12月21日根据最新LPR5Y自动调整。”浙江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黎丽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于她而言,此前的贷款额度已经富余。由于每年的学费在9000元左右,今年她依然根据自身需要,申请了10000元国家助学贷款。
作为独家承办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中国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通知》要求,依法有序推进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利率、开展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等工作,积极发挥金融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具体实施细则正在抓紧制定中。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2023年秋季学期已申贷学生的提额,存量学生利率调整等事项,将尽快升级系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申办通道。”
同时,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东中行已落地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贷款利率为LPR减20个基点,贷款期限在覆盖学制期间的基础上延长6年且学生在校期间可享受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还利息无需还本金。
农业银行亦在近日发布公告表示,关于存量国家助学贷款利率调整事宜,该行正在抓紧研发系统,对符合《通知》规定的存量贷款,我行将统一调整利率,无需学生申请,调整后我行将及时周知助学贷款学生。关于研究生商业助学贷款开办事宜,该行正在创新相关产品,积极满足学生需求。
此外,各家承办国家助学贷款银行亦提醒广大贷款学生,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过程中,银行不收取任何费用。慎防不法分子以提高额度、调整利率为由实施诈骗活动,切勿轻信银行机构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和短信。
国家助学贷款“教育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路径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政策也自1999年实施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00多亿元,惠及2000多万学生,有力支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了教育公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统计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25年间,教育部等部门至少发布22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文件。而每年7至九月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调整“窗口期”,观察其中的重要文件亦可窥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如何从“模式探索”向“提质增效”转变,形成助学贷款“中国模式”,持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
探索:助学贷款“中国模式”
1999年8月份,教育部发布《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国家助学贷款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彼时,国家助学贷款面向对象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生贷款金额根据所在学校收取的学费以及所在城市规定的基本生活费扣去学生个人可得收入而计算得出。而贷款期限则为最长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四年,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财政贴息50%。
2002年起,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逐渐明确。当年,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面向对象扩展至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同时,以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作为贷款限额。此外,学生可在毕业后第一年开始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和利息,学生在校期间欠交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不计复利。
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改变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借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
2007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开展。得益于政策性银行作为承办银行提供贷款本金;学生和其家长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偿还责任;生源地负责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等优势,操作便捷、风险可控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贷款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如今,生源地助学贷款已成为探索助学贷款“中国模式”,占所有助学贷款发放额度和发放人数九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探索发展过程中,各相关单位亦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运行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规章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考核制度、建立贷款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简化学生贷款手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征信宣传等。
成熟:国家助学贷款提质增效
自此,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相对稳定,政策落实力度持续加码。2014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对本专科生、研究生的贷款额度分别提高至8000元、12000元。
2015年7月,上述四部门发布相关文件,对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标准、贷款期限均进行调整。此前,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6年、最长不超过1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0年、最长不超过14年,均统一调整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整。利率执行LPR不上浮。
而在201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在培养单位、教育层次、公办民办、所有区域四个维度全覆盖,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按最高档资助。
202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再次提升国家助学贷款“惠及学子”力度。具体来看,新签订合同执行LPR-30个基点,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贷款期限从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2021年,国家助学贷款普惠性进一步凸显。国家助学贷款首次明确,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同时,本专科生、研究生贷款额度分别提升至12000元、16000元。
2022年,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而在2023年,四部门亦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
202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的《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除了对政策性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标准、额度进行调整外,还鼓励银行机构开展商业性助学贷款工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高中有贷款上学吗(学生怎么从银行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06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