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

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

贷款知识 新华网 本站

网络借贷的危害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1

一、高额利息的还款压力

非正规互联网借贷一般可视为网络版高利贷。由于高利贷通常按月计息,如果利息按三分来算的话,那么一万元一个月的利息就是300元。借款期限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由于高利贷多数是复利计算,即为一月为限过期不还者,利转为本,本利翻转,越滚越大,所以本金加上利滚利,偿还金额非常可怕。

二、危害人身安全

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选择用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学生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三 引发犯罪行为

有部分大学生迫于还款压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选择“上岸”拉别人“下水”,依靠放贷来填补缺口。更有女学生因为裸贷导致自己的不雅照和个人信息被泄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威胁受害人,并且敲诈钱财。

骗子如何精明,也总有共通之处。总结各方资料,为您整理几个注意点:

1、开设网站,打着专业公司的旗号

2、“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

3、假扮正规机构

4、网络转账骗局

扩展资料:

网贷的优点

1.年复合收益高

普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只有3%,理财产品、信托投资等,也一般在10%以下,与网贷产品动辄20%以上的年利率是没法相比的。

2.操作简单

网贷的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借贷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借贷目的,而且一般额度都不高,无抵押。对借贷双方都是很便利的。

3.开拓思维

网贷促进了实业和金融的互动,也改变了贷款公司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打破了原有的借贷局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贷款

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2

网络借贷如果正常还款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如果用户不能按时还或者拒绝还款,那么逾期归还时会收取罚金,有的网络借贷平台还会收取违约金;其次借贷平台会把逾期记录上传至征信中心,这时用户的征信就会变成不良;再者网络借贷不还平台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催收,比如天天给你打电,以及给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打电话。

网上贷款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但网络借贷存在着一些危害,如果是正常还款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如果用户不能按时还或者拒绝还款,那么产生的危害会相当多。首先,网贷逾期归还时都会收取罚金,有的网络借贷平台还会收取违约金,这些费用都增加了用户还款的困难。

网络借贷刚刚逾期时平台会进行电话提醒,这时用户及时还款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用户继续不还,借贷平台会把逾期记录上传至征信中心,这时用户的征信就会变成不良,以后办理各种贷款银行会拒绝,比如贷款买车或者贷款买房都会受到影响。

网络借贷不还平台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催收,比如天天给你打电话,如果这时注销手机号码,借贷平台可能会给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打电话,这时在亲朋好友之间会形成不好的影响,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所以,用户使用网络途径借款时一定要及时还款,防止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通过网络借贷能够借到的钱都不是很多,而且产生的利息会比较多。在借钱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向身边的朋友求助,这样就可以缓解资金困难局面。用户通过网络借贷时一定要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平台进行借款,在这样的平台借钱还是有一定保障的,比如借呗、网商贷、微粒贷等,在这些平台上都可以借到钱,具体的额度根据自己的综合资质由系统确定。

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3

“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当天放款”“内部有人、特殊渠道、低息贷款”“洗白征信、免费办理、无条件放款”……曾几何时,贷款黑中介的各种花式招揽广告不知不觉通过电话、广告、网上传播等方式,不断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

这些招揽广告利用人们希望利息低、急需贷款的心态,打着吸睛幌子,散布诱人的承诺,设置各种贷款骗局,精心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坑”,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很容易掉入“坑”中、上当受骗。贷款黑中介不仅扰乱了信贷秩序,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侵害了借款人合法权益,亟待引起重视。

中介“坑”你没商量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六旬老人何某向银行贷款4.48万元,因听信招揽广告获得贷款后前后花费中介费11620元,法院依法判令何某自行全额返还贷款本金4.48万元及利息等费用。

2019年7月,何某接到中介公司的来电,得知支付一定比例的贷款中介费后可以帮忙办理银行贷款,并称贷款可走“绿色通道”,保证百分百成功贷款。因何某打麻将缺少资金,且年龄较大、风险意识不强,遂同意中介帮助其办理贷款手续。

之后,在中介的指示下,何某与某银行签订《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4.48万元,贷款用途为家用电器,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利率为1.68%,按月付息到期利随本清。

贷款发放后,中介帮何某领取了银行卡,并刷卡消费9828元,告知何某该款项为银行一次性收取的利息。急着贷款打麻将的何某并未在意,并按双方约定的贷款金额4%的比例,通过微信另行支付1792元的贷款中介费。至此,何某贷款4.48万元,花费中介费达11620元,实得33180元。后何某未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诉至法院,要求何某支付全部贷款本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某银行与何某签订的《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合同真实有效,予以确认。某银行按约向何某发放贷款,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何某未按合同约定按期返还借款本息,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关于何某提出实得33180元的辩解,其一,因何某自愿将银行卡交由中介消费9828元和微信支付1792元,某银行对此并无过错;其二,根据合同相对性,何某与贷款中介之间形成的居间合同法律关系,与本案金融借款合同关系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故该贷款中介费不在本案审理范围之内,但何某可收集证据另行向中介主张。

据此,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判决后,何某后悔不迭,连称不该为了打麻将随意向银行贷款,更不应该听信中介忽悠,并表示将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中介退款。

贷款中介套路多

“贷款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些费用,比如保险费、代办费、办证费、招待费等等,所以有些贷款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也是合法的。”经办法官介绍,但贷款市场上不乏各种“黑中介”“非法中介”,他们往往套路满满,四处挖“坑”,不再满足于收取高昂的中介费,而是打着吸睛幌子诱骗借款人,游走于灰色地带,甚至有的贷款中介发展为严重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中介”的套路主要有四种。

银行内部有关系。“黑中介”往往宣称自己在金融机构内部有熟人,可以走“绿色通道”,向其缴纳一定的中介服务费即可轻松放贷。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有严格的贷款审核流程,并不是内部人员就能左右的,借款人不辨真假、信以为真,只会白白被骗高额的服务费。

可以洗白征信。“黑中介”谎称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洗白征信,看似为一些不良征信的借款人开辟了另一扇“窗”,殊不知这只是黑中介编织的美丽谎言。事实上,个人征信污点除了在问题解决的5年后通过系统自动更新消除外,人力无法干预。用户发现征信有不良记录时,要积极处理,并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才是正确之道。

造假“包装”贷款。“黑中介”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客户本身信用度进行所谓的包装和提升,以此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后从中赚取差价。客户最终拿到手只是部分款项,却欠了银行巨额贷款。即便少数人通过包装贷款成功,也改变不了骗贷的本质。一经查出,不仅会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收回贷款,还有可能与贷款中介一起触犯刑法。

虚假承诺。有的承诺事先收取中介费、包装费,收钱之后直接拉黑跑路。有的“黑中介”承诺向正规银行贷款,实际是高息网贷,受害人付给中介手续费外,还要承担高额利息。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不会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

保持警惕擦亮眼

“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往往无法自行提供抵押物、担保人或者本身资信存在问题无法正常贷款,加之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且信用观念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贷款中介许诺的空头支票。”经办法官告诉记者,近3年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平均每年有十余起案件当事人被“黑中介”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让当事人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贷款中介‘套路’满满、鱼龙混杂,该行业因‘黑中介’乱象丛生、客户对行业价值的不理解、不信任而被广为诟病。”经办法官表示,为了让融资者少走弯路,解决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的问题,贷款中介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同时清除贷款中介行业的害群之马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贷款中介行业应摒弃过去遗留的弊病,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正规化的贷款经纪服务机构,以品质服务意识和优质业务能力扭转贷款中介在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要让贷款中介“靠谱”起来,既需要监管之手,更需要法律之剑。对贷款中介涉嫌违规的,应当坚持监管和法律规范并行,对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的,必须严厉打击、依法制裁,铲除不法贷款中介滋生的土壤。

同时,应加强普法宣传和拓宽司法救济渠道。引导借款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擦亮双眼保持警惕,远离贷款“黑中介”的那些“坑”,准确判断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到正规银行依法依规办理贷款手续,量力为出、理性借贷。一旦陷入“黑中介”贷款陷阱,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起诉等途径,运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记者 黄辉 通讯员 陶然)

来源:法治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贷款的危害有哪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138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