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行业有退有进。2月27日,官网,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以下简称“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开展深圳市第21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新一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报工作。
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在本次深圳小贷申请试点中,有意向的企业只能申请本地小贷牌照,但目前不支持申请网络小贷牌照。虽然深圳金融监管局每年3、7月份启动固定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规定日期内集体申报,但根据数据显示,近5年深圳获批的小贷牌照数量不足20张。有分析指出,适度从严并不是限制小贷行业的发展,而是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
意向企业只能申请当地小贷牌照。
“2023年3月1日,我局将正式启动深圳市第21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报工作。申请时限为2023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2月27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深圳市新一批小额贷款公司申报试点的通知。
在通知中,深圳金融监管局还强调,各申报企业应严格按照《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准入和审核工作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有关规定,按时报送材料。
(来源:深圳金融监管局)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这并不是深圳金融监管局首次开放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近年来,深圳金融监管局年年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公告。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每年分两批受理,申报周期分别为3月1日-4月30日和7月1日-8月31日。
从通知内容来看,公告并未提及关于小贷牌照试点工作的其他内容和具体要求。审批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暂行办法》和《指引》,其中也提到小额贷款试点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择优、限额、合理安排;提高准入,严格规范;服务实体行业是“支持和控制”的。
2月27日,根据《通知》披露的联系方式,北京商报记者以用户身份致电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处室,详细了解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此次小贷试点申请工作中,有意向的企业只能申请本地小贷牌照,目前不支持线上小贷牌照申请。申请数量不限,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要求提交材料,但审核流程需要较长时间。
与此前监管层表态“新批网贷小贷公司一律叫停”不同,地方小贷公司的设立和注销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北京商报记者还在官网查询了其他省市的地方金融监管局。分批、定时开放小贷公司试点并不常见。辖区内小贷公司设立审批、信息变更、试点资格注销等更多信息例行公开。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指出,目前,小贷机构是解决三农和地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公开申报试点不仅可以让申报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也可以让有意向的企业有固定的预期,向监管提出的申报要求靠拢。
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慧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小贷试点申请正规化一方面是深圳本身属于金融科技发展较快的地区,该地区小贷行业发展业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深圳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小贷公司还有足够的生存空余地。
仍然有很高的准入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深圳每年开放两次小贷公司试点申请,但近年来深圳获批展的小贷公司数量并不多。一些总部在深圳的金融科技机构在拓展金融业务时,也选择在外地获得小贷牌照。
2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在天眼查平台上以“微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深圳成立一年以内的深圳易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只有一家,成立一年至五年以内、主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机构只有16家,大部分属于企业集团旗下的金融业务板块。
“虽然深圳一直有开放的小贷试点申请窗口,但相比其他省市,深圳获得小贷牌照的门槛并不低。”有深圳金融科技机构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
2011年9月,深圳出台了《暂行办法》。后来,根据《暂行办法》,深圳于2013年4月发布了《指引》,进一步提高了小贷公司的准入门槛。比如,《指引》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其注册资本分别不得低于3亿元人民币和4亿元人民币。《暂行办法》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
上述从业人士直言,地方小贷公司的具体设立要求和管理办法,主要是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在大监管大指导的框架下,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小贷公司空的发展也与监管理念密切相关。在深圳发布的指引中,对主要出资人的资格审查要求比较高,不限于注册资本和盈利能力。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指引要求“在本市辖区外注册的境内外(含港澳台)企业作为投资者,除符合《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外,原则上应当是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此外,《指引》还提到,对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投资人或关联方实施临时限制的申请。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持有融资担保牌照也很常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空的选择。金融科技的相关业务往往不局限于单个地区。基于综合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在其他有业务布局的省市申请牌照也是不错的选择。”前述从业者补充道。
在国内知名小额信贷专家季看来,深圳的小贷牌照试点门槛普遍高于其他省市,主要是因为深圳的经济总量和企业实力普遍优于其他地区。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更高要求,避免地方金融监管缺失带来的金融风险,维持较高的准入要求无可厚非。
王鹏进一步解释说,过去互联网金融乱象频发,小贷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深圳要求提高规范化程度,设置更高的准入门槛,相对温和严格,不是限制小贷行业发展,而是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一方面发挥小贷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做好金融风险的规避和防范。
探索传统小贷的生存之道空房间
除了启动小贷申请试点,从业人员的减少仍然是小贷行业的主旋律。央行2023年2月发布的《2022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深圳所在的广东省共有404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008.35亿元,均居报告地区第二位。
央行公布的2022年各季度数据显示,广东省小贷公司数量逐渐下降,全年减少16家,贷款增加112.89亿元。2022年,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减少495家,贷款余额减少337亿元。
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管局发布通知注销小贷公司,近200家小贷公司“退出”。例如,1月12日,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至2022年全省被取消经营资格的小额贷款公司名单,宣布106家小额贷款公司被取消小额贷款经营资格。
“然而,仅仅持有牌照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轻松获利。小贷由于融资成本、管理成本高,杠杆率低,只能靠发放高息贷款生存,高息自然催生高风险的结果。近几年经济形势低迷,信贷风险高,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下沉很多。小贷行业机构数量和贷款余额继续下降是必然的。”严指出。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也认为,随着银行的转型和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增多,小贷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监管政策收紧,外部融资受限,加上很多地方小贷在三四线城市或县城经营,风控人才和运营人才缺乏,传统地方小贷公司未来发展困难。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指出,目前小贷的牌照价值主要体现在合法放贷的水平上,拥有合法牌照才算持有营业执照。相对于银行、消费金融等牌照,相对容易准入、可以合法放贷的地方小贷牌照价值显现。
谈及小贷行业的后续发展路径,王鹏博建议,小贷公司应该回归初衷,在帮助农户和支持当地小微公司发展方面多下功夫,真正填补当地资金需求的空 white,从而更好地发挥牌照的价值。
纪认为,从目前的综合情况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在业务端深挖产业链获取场景和客户,在资金端努力拓展与银行的贷款合作,通过提升自身在小额贷款产业链中的强大影响力来撬动银行的资本,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生存和发展空。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虽然国家互联网小贷暂停发放牌照,但省内运营的地方小贷仍有线上线下展示的机会。2022年,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安徽省开展线上或线下小额贷款业务。建议各地小贷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在省级业务范围内取得网贷资质。”王世强说。
北京商报记者廖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来了!深圳启动新一批小贷牌照申请,仅限地方小贷,吸引力如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987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