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欣北京报道。
“过来尝一尝。我们的意大利面条非常美味。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买!”
"这是艾草枕头,可以缓解失眠."
“有机南瓜,北碚南瓜,快来看看!”
9月中下旬,在北京市农业局主办的丰收节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一排排农民站在摊位前叫卖。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热闹非凡。许多北京市民带着家人来品尝和购买农产品。
丰收节期间,北京农商银行等部分银行向持卡人发放电子优惠券,信用卡持卡人可参与多项活动,如“满100减50”消费立减活动、特色农产品现场送卡等。
(丰收节的有机南瓜,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北京怀柔区的调查,北京农商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只要符合优质农业资质,无论大小,都提供贷款;二是拓展服务渠道,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营业网点,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三是整合资源,开通“凤凰乡村游”线上平台,帮助区域内的小特产和精品民宿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小至10万,贷款也给。”“你看,今天的丰收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有的是大枣,有的是猕猴桃,有的是软枣和苹果,有的是其他农产品。”北京农商行怀柔支行副行长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农商行对这些小特产(规模小、有特色但质量高的产品)提供了一些贷款支持,额度从10万元到200多万元不等。
“我们最低贷款10万,是巧媳妇合作社。”张说,企业是优质企业,符合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所以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条件,都会提供贷款。
上述巧媳妇合作社的全称是“北京巧媳妇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增收的机会。创始人郑后来到山东、河南等地,向专业师傅和优秀巧娘学习刺绣、珠饰等传统手工艺。2011年底,他成立了合作社,吸引了当地留守在家的妇女加入。
郑回忆说:“我背着一袋袋材料在村里走来走去,向他们承诺材料由我生产,技术由我传授,产品由我回收。大家都以为这样的好事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骗人的...那是一段有泪有汗的回忆。后来一些姐妹真的从我这里赚到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经过多年的努力,聪明的妻子合作社终于让妇女和姐妹们有了。
另外,对于一些创新产品,即使贷款额度不高,北京农商行也是全力支持的。张说,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还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如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按照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的要求,北京农商银行怀柔支行投放了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总额6000多万。“虽然单户额度不算太大,但以这种形式打造农业板块,还是很有意义的。”张对说道。
据了解,为聚焦农业生产者需求,北京农商银行创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惠农快贷等农业贷款。三年来,为200多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了7亿多元的信贷支持,覆盖4000多农户。
但随着近年来银行息差的整体收窄,以及银行贷款给农民的优惠利率,息差更薄。张说:“银行不能只讲盈利。”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对乡村振兴给予了大力支持。以怀柔区为例,2022年,北京农商银行怀柔支行向该区22家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民俗旅游户提供信贷资金共计6000多万元,累计向该区乡村振兴领域投放贷款资金超过4亿元。
据21世纪报道记者了解,以特色产品“板栗贷”为例,北京农商银行近十年来为怀柔区板栗产业投入信贷资金超过6亿元。通过资金扶持,不仅稳定了板栗价格,还促进了板栗的销售,形成了板栗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农商银行帮助农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近年来也开辟了一条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的新途径。
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开通了“凤凰乡村游”线上平台,帮助区域内的小众特色农产品和精品民宿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凤凰乡村游累计用户约35万,商户2996家。2023年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根据各区特点,发行乡村振兴主题信用卡,开展“乡村振兴”专属线上优惠活动,为有金融需求的农民个人和农民合作社提供小额信贷金融支持,引导城市消费下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扎根农村,拓展服务渠道目前,北京农商银行不断完善“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北京线下服务渠道超过2700个,代表90多种银行服务和惠民服务,覆盖1024个金融服务空白村。
以怀柔市为例,张表示,北京农商行目前在怀柔区有26个营业网点(怀柔区有14个乡镇),也就是说每个乡镇至少保证一个营业网点。此外,北京农商银行在偏远农村地区设立了91家农村便利店,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即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问题。
以“北京最北水田”——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五彩旱稻为例,北京怀柔宝山天合川种植中心法人代表孙国民因为线下距离近,选择了北京农商银行。
“当时是线下办手续,一周左右就批了200万贷款。”孙国民说。“不远,就在那边。”孙国民指了指不远处的地方。记者发现,从水稻农场骑自行车到北京农商银行网点只需两三分钟。
(北京农商银行村镇网点来源:本报记者拍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长期以来,保山镇主要种植维护成本低的玉米和杂粮,价格低,销路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低。宝山镇从保障粮食安全、产业富民的角度出发,选择耗水量仅为水稻1/4的彩色旱稻作为特色产业。2021年,该镇将尝试种植彩色旱稻470亩,2022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0亩。据孙国民介绍,这种旱稻一年一茬,含有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味道鲜美,回味甘甜,有白、红、绿、紫、黑五种颜色,市场表现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农村合作社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那么,如何把握风险控制呢?
对此,张表示,首先,北京农商银行是植根于农村和本地的。“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网点,所以我们对这些行业比较熟悉,很多客户都是几十年的老客户。我们都非常熟悉它们。所以在选择客户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张对说道。
第二,北京农商行有完整的风险识别体系。在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检查过程中,客户经理每季度都要去当地农户或合作社实地调查,通过收集部分账户的流水账,分析经营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银行会在客户授权下与税务局合作,即通过“银税互动”了解纳税信用等级,从而评估贷款风险。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线调研|扎根农村,“小到十万块也给贷”,北京农商银行支农的背后":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984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