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信贷支持养殖产业大发展
有了农商银行的惠农信贷支持,天祝藜麦产业蓬勃发展。
天祝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服务部授牌
小蘑菇托起“大产业”
农商行支持白牦牛产业做大做强
□ 董仁录 芦兴泉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天祝县委县政府着力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和高原百合、菜用蚕豆、藏地雪鸡、蕨麻土猪、野生山菌“五小产业”,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百千工程”,天祝农商银行顺势而为,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助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作为工作重点,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一年前,天祝县华藏寺镇野雉沟村村民周银周草还在四处打零工,干三天歇两天,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
“天下白牦牛,唯独天祝有。”天祝白牦牛是“甘味”农产品的代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2020年4月,在天祝县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指引下,周银周草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发展“白牦牛”养殖产业的信心,在当地第一个报名注册家庭农场,取名“贡桑”,意思是和谐、永乐。
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天祝农商银行及时跟进金融服务,为扩大养殖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家庭农场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至目前,贡桑家庭农场经营面积118亩,招纳务工人员12人,白牦牛存栏达到240头,种植饲草80亩,2020年舍饲育肥出售白牦牛76头,每头平均获利3200元,纯收入达到17.6万元,并形成了以养殖、繁育、收购及销售为主的产业链。周银周草一家也过上了和自家农场名字一样“和谐、永乐”的幸福日子。
搭建政银企平台 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我代表全村村民对天祝农商银行支持我们村产业发展提供的惠农信贷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21年3月26日,天祝县华藏寺镇野雉沟村党支部书记陈明福和村主任亚当智,手拿一面印有“情系三农”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了天祝农商银行。
野雉沟村78户村民主要以发展牛羊养殖业为主,2020年,天祝农商银行为该村整村授信,创建“信用村”,累计向全村37户村民发放贷款286.6万元,支持该村注册成立家庭农场25家、专业合作社2家,为全村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2020年3月29日,天祝县召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推进会议。天祝农商银行积极落实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向省联社党委、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和武威银保监分局汇报会议有关情况。同年4月,天祝县委县政府与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武威银保监分局、天祝农商银行共同举办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启动仪式。此后,天祝农商银行恪守“为农而生、以农为本、因农而兴”的初心使命,积极践行“大信为农、相合共生”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围绕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和“民心银行”,发挥行业优势,将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作为主责主业,倾力打造以“创新一套让利惠民体系机制、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样板工程、盯紧一拨四类人群金融需求、支持一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讲好一个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故事”的“五个一”工程,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需求,不断调整信贷投向,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解决了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截至2020年底,累计向999家新型经营主体签约授信5.6亿元,累计用信475户、3.3亿元,以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四类经济组织”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了“天祝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金融服务模式,得到了省联社、地方监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2020年,《中国金融时报》《甘肃日报》《新甘肃》《武威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天祝农商银行倾力支持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推广。
优化服务提质效 用足用好“三农”扶持政策
把好事办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天祝农商银行按照省联社党委和天祝县委县政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决策部署,下沉服务重心,主动对接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地方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密切协作,以“走千村、访万户”“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和“信用乡镇”“信用户”创建为抓手,采取派驻客户经理包村、金融辅导员制度等方式,加强银政、银企合作,走市场、进村庄、入农区,抓调查、促营销,对《天祝县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候选名单》客户进行“过筛子”,逐户调查了解生产经营状况、金融需求等情况,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具备一定规模、对农民增收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延伸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服务工作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天祝农商银行聚焦全县“牛羊鸡马菜菌药藜”八大特色产业,以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和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为目标,按照“自愿组合、责任连带、相对封闭、风险可控”原则,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抵押的特点,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贷产品,不断完善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功能,以产业链为依托,推进产业链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担保增信,通过优化联保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多渠道“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对风险能力。同时,加大与金控公司、农担公司等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银担合作力度,积极为信贷支持重大项目提供增信服务,有效破解了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门槛高、评级难、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的难题,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开拓更大市场,获取更大效益,切实将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发展质量,让“金融活水”灌溉“产业之田”。
在支持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天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商银行风险化解工作,2020年制定印发《关于化解天祝农商银行金融风险的实施方案》(天办字〔2020〕3号),成立天祝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力量支持天祝农商银行清收化解信贷风险。县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清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的通知》和《补充通知》,2020年先后两次组织召开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集体约谈会,帮助农商银行收回公职人员不良贷款119笔,金额1924万元,收回利息330万元,分别完成收回任务241笔4445万元的49.4%和43.3%。县人民法院安排6个基层法庭出警,通过非诉讼方式,抓住重点,协助农商银行进行重点清收、高压清收和集中清收,农商银行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产质量显著提升,资金实力不断壮大,形成了互信、共赢、稳定的新型政银农合作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了“双赢”、促进了“多赢”。
提供“全链条”资金支持 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县上倡导我们大力发展岔口驿马产业,但因为缺少资金,扩大规模的话还是有些问题。”2020年6月,天祝县打柴沟镇大庄村家庭农场经营者张永龙因为资金问题犯了愁。天祝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上门了解资金需求,并为他授信30万元,贷款20万元,解决了他壮大产业的后顾之忧。“县上为我的家庭农场授了牌,鼓励我发展特色产业,现在又有了天祝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
天祝农商银行开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绿色通道,对各网点分解下达的信贷投放任务,实行按旬督导、按月通报,落实小额贷款尽职免责制度,畅通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渠道,公开投诉电话,实行阳光信贷,加快办贷时速,实行限时办结制,认真落实LPR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计息周期和利率定价,确保“操作快捷、简便易行、时效性强”。并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支付结算、代收代缴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以精细化、便捷化服务全力打造客户心中的“满意”银行。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上,对20万元以内评级授信户应贷尽贷,对20万元以上贷款通过批量授信、调查、审贷,及时满足其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对经营稳定、信用良好、带动能力强、授信金额1000万以下的企业和个人,提前开展贷款调查、循环授信,简化业务办理流程。
截至2021年3月底,累计发放“富民产业贷”1.95亿元,支持产业企业发展;发放“兴陇合作贷”0.1亿元,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发放“脱贫助力贷”0.94亿元,带动188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金融服务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疫情期间办理企业复工复产贷款63笔、5.22亿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不抽贷、断贷、压贷,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降费让利276万元。通过“非接触式服务”,开通并受理“卡贷通”贷款457笔,授信0.74亿元,发放398笔、0.55亿元。累计创建信用乡镇6个,信用村84个,向37513户农户授信12.84亿元,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亿元,市场份额34%,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跟进服务担使命 全面落实特色产业差异化扶持政策
天祝县西大滩镇西大滩村村民赵万辉,在看好发展家乡白牦牛产业的关键时期,因缺乏资金产业发展难以为继。通过详细调查,天祝农商银行向赵万辉发放贷款100万元,支持他做大做强白牦牛养殖产业。目前他家的白牦牛存栏达到600头,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并成立了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天祝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开展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探索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建立规范运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信息数据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成果转化提供权威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出信用背书,与农商银行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务实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程序,实行优惠贷款利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
2021年1月23日,天祝县召开全县千户家庭农场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对全县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天祝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经请示汇报县委县政府同意,于2月1日在天祝县政府礼堂举行天祝农商银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授信仪式,向经营主体现场签订贷款授信意向书。授信仪式上,天祝县委书记李鹏向“甘肃天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乡村振兴服务部”授牌,这是全省揭牌成立的首个乡村振兴服务部,也是搭建政银农合作平台的一次生动实践,必将有效解决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最大短板,促进全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当前,正值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天祝农商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为全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贷款授信正当其时,天祝农商银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以及省联社党委部署要求,紧扣发展壮大“八大产业”“五小产业”,紧盯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标,依托“富民产业贷”“兴陇合作贷”“兴陇创业贷”“卡贷通”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全覆盖、促发展、接地气的信贷产品,以全县各乡镇“道德储蓄所”农户积分榜为抓手,将农户善举美德、好人好事量化积分作为贷款评级授信的主要参考,明确“时间表”“施工图”,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评级授信和贷款发放进度情况实行按旬分析、通报和考核,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真心真意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奋力谱写助力天祝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截至2021年3月底,天祝农商银行已累计为全县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2039户8.34亿元,累计用信801户3.96亿元。其中,累计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894户3.47亿元,用信49户0.6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政银合作对银行的优势,政银企合作具体措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74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