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沃野田畴风景渐好——吕梁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沃野田畴风景渐好——吕梁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一场围绕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正在悄然进行。

兴县华子村150亩大棚种植基地里,樱桃树、玉露香梨树、葡萄藤正显示出勃勃生机。临县王亚养殖合作社新建胡杨养殖基地,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石楼县以100万只金鸡产业为重点的“集中养殖、肥料加工、粪污处理”封闭产业链...

在吕梁广袤的农村土地上,一个个乡村建设项目相继落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一个个乡村振兴队接力出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可喜成绩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指引,是日益壮大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的铿锵足迹,是市县乡村各级组织和驻村干部、各级部门第一书记的不懈奋斗。

重新认识,履行职责,夯实基础。

市委中心组召开两次扩大会议,邀请浙江CPPCC副主席孙景淼、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玉红作乡村振兴专题讲座。认真落实省委《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出台《2021年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明确8大任务16项具体任务。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推进会总结表彰、全省巩固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乡村振兴推进会,确保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空 file,平滑过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考卷,成为党员中数万名干部的光荣和使命。一是压实责任构建组织体系,坚持乡村振兴四级书记负责制,成立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构建执行力强的领导体制和决策议事协调机制。市委常委会召开6次会议,领导小组召开4次会议,政府常委会召开6次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县(市、区)委书记为“一线总指挥”,县级班子成员为“第一书记”,推动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是用心用情推进干部帮扶。确定41名市级领导对口帮扶4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投入3020万元帮扶,新选派50个乡镇班子,3850名村干部(1230名第一村书记)投入帮扶。加强培训提高干部素质。组织13个县(市、区)65名副县长和乡村振兴局干部到北京大学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乡科级干部、农村“两委”骨干和第一书记轮训,共培训60个班次,8843人。

抓巩固,磨砺奋进的篇章。

赢不难,但对持有的人来说也难。

只有做好扶贫成果的巩固扩大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才能使扶贫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成效更加持久。2021年,本市将坚持一个基调,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先后出台了农业现代化和巩固扶贫成果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巩固和扩大了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产业方面,出台《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稳定和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在就业方面,吕梁市人社局制定了2021年巩固扩大社会组织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关于推进人社领域落实“四不挑”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的通知》。医疗保障方面,制定了《关于巩固扩大医疗保障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推动医疗保障政策有序衔接。在教育救助方面,制定了《关于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保障成果的实施方案》,坚决巩固教育扶贫成果。住房保障方面,出台《关于做好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农村住房实行“动态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扩大水利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2021年巩固扩大水利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全面实施失业保险,全面实施兜底保障,出台《关于巩固扩大民政领域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案》,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面启动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水平达到每人每年5093元,城乡贫困人口人均每年提高4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27.59万人次1624.3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33.41万人次2974.41万元。全市已建成179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家园。

同时,注重动态监测,坚决守住返贫底线。全市共排出重点监控对象1.28万人、2.9万人,其中已排除风险1.02万户、2.3万人。建立了农民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和基层干部定期跟踪走访相结合的易返贫人口发现核实机制,实施半月走访监测,开展分类帮扶,通过生态建设、培训就业、产业促进等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

全市因灾新监测139户306人,出台应对洪涝灾害、防止贫困返贫的十六项政策措施。向受灾严重的省市县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放生产补助资金,下发《关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灾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向3109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09.72万元。重点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的生活。印发《吕梁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扩大扶贫成果的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创建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的通知》,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800人以上的安置点全部实现工业园区、车间化,全市11个项目县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3.8万人。

以长远的眼光加强工业和开拓新的机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2021年,全力推进生猪、肉牛、食用菌、核桃、红枣、杂粮、马铃薯、药茶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集群为带动,坚持重点突破,制定了生猪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确定了630个项目。市级启动10亿元生猪产业发展基金,投入3000多万元,重点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整治。启动4亿元食用菌产业基金扶持计划。坚持品牌战略,依托行业协会统一申请八大产业领域公共商标注册,推进绿色、有机、健康认证。目前已经启动了生猪和食用菌的品牌注册程序。坚持扩大主体,出台《吕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方案》,市级拿出500万元奖励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星级。坚持收益分配,全市光伏电站累计11.41亿元,分配到村9.91亿元,到村率91.3%,惠及1631个行政村,22.6万人脱贫。

产业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核心是资金的作用。财政投入方面,2021年市县两级衔接资金预算11.82亿元,已全部到位。各级县补助资金达到21.22亿元,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持续进行。全市10个县区计划整合20.95亿元,实际整合20.77亿元,支出13.45亿元。项目库中项目2752个,其中列入年度实施计划的项目1885个,预算总投资28.26亿元,已全部开工,项目资本支出20.81亿元。在财政投入方面,“吕梁模式”扶持涉农小微企业110家,贷款18.74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辐射帮扶10余万人。“乡村振兴贷款”投入44户6950万元。小额贷款投入5.13亿元,带动1万余户脱贫,注入风险补偿金1.25亿元,补助资金2812万元。全市逾期率不到1%。在保险保障方面,推进“一保一通”反贫困保险扩面、招标和产品增加,重点发展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因地制宜发展“保险+期货”等新型农业保险。在扶贫资产管理方面,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实施方案,聘请吕梁学院经济管理系进行业务指导。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扶贫项目1.8万余个,投资规模233.24亿元,形成总资产规模182.09亿元,已确认182.09亿元。

无论是巩固脱贫成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都要构建科学的就业、稳岗、助增收体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坚持保就业和出口就业并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脱贫人数达到20.5万人,已超过去年水平。在加强转移就业方面,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4.1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8%。吕梁山39期培训护工7.3万人,就业3.96万人,其中今年5期培训9827人,就业5661人,合作用人单位332家。在强化补贴落实方面,出台了企业就业补贴政策清单。全市404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定,7.75万人次1213.26万元;落实创业培训补贴64.26万元,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6.12万元。在加强技能培训方面,出台了《吕梁市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共培训15.56万人,取证8.8万人。培养1076名乡村致富带头人。

惠民生,务实暖人心。

乡村振兴不是政府简单推动的,也不是群众自己找致富路的。而是要建立多方共赢的联动机制,不断激发各方活力,特别是聚焦民生工程惠及群众的福音,既激活乡村振兴,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以“三包”和饮水安全为重点,不断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医疗保障方面,巩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住院“一站式结算”,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继续深化大病专项救治。全市保持大病治疗病种37种,治疗率100%。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实施“两病”门诊药品保障机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报销标准降低30元/年,全市“两病”吸毒人员20.65万人。实施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保障政策,全市享受慢性病待遇55.64万人次,1.61亿元。建立预防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符合个人自付费用条件的,给予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全市累计救助26.4万人次8972.46万元。教育救助方面,教育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截至目前已拨付18320.29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全年改造489户,排查住房安全问题,确保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方面,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吕梁市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机制》,明确八项责任和任务。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共维护农村供水工程436个,巩固了57.28万人的饮水安全条件。

以“六乱”整治为重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建筑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四提升工程”,建设100个新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前两年195个美丽乡村的提升。全市投入2.92亿元开展城乡环境“六乱”整治,清理场所18.3万处,清运垃圾150.6万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5001处,取缔违法区域1334处,复垦耕地7669亩。我市“六乱”整治工作排名全省第四,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受到全省表扬。

以党建为重点,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干部,推广“十户结合”等有效治理模式,212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50%达到10万元以上。提出实施人才振兴的意见,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法律顾问”、“万名乡贤回乡”计划。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出台《关于推进乡风转变的意见》,完善村规民约,提倡婚丧嫁娶,不搞其他。同时,抓好平安乡村建设,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治理良好的乡村。

沃野天畴的景色越来越好了。全市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显著,有效乡村振兴方兴未艾。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一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我们一定能够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交响乐,为吕梁的乡村振兴交上一份好答卷。

吕梁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沃野田畴风景渐好——吕梁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综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65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