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金融立方】(记者李震、荣蓉通讯员吴佩珍、吐温)“听说办理政策性担保贷款有政府贴息,没想到贴息资金这么快就发了。”10月11日下午,驻马店市确山县刘庄镇的种养大户张富成高兴地告诉记者。一条8045元的短信到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核实后才知道,这是河南农行下拨的贷款贴息资金。
张富成是一个农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大型地方。2014年至今,流转土地200亩。经过6年的精心经营,日子越来越红火。然而,张富成以前也经历过一些困境。“种地养牛时间长,投资大。如果想扩大养殖规模,很难直接从银行贷款,而且利率高。一般月息都在7%以上。”
转机出现在2019年。河南单农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了担保手续。他成功从确山县邮政储蓄银行获得50万元贷款,并于2020年续贷。
今年4月,张富成再次申请担保贷款。没想到,不仅额度提高到了80万元,保底费率也降到了0.8%/年。同时还享受了省财政优惠,每月综合融资成本只有3%多一点,大大降低了成本。拿到贴息贷款后,张富成信心大增,流转土地面积从200亩扩大到500亩,养牛规模从200头增加到300多头。它还花了20多万元购买新的拖拉机、玉米收割机和割草机。“今年粮食和肉牛的行情很好,收入增加了不少。”
这一变化源于今年1月省政府出台的一项新的惠农助农政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决策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办〔2021〕5号),提出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融资难、贵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赋予试点县“先行先试”的权利,在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扶持“四大体系”的基础上,支持河南农行发挥政策优势,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通过引入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形成以“政银担”合作模式为基础的多元合作模式。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政策性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河南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信公司)被赋予了重要使命。3月31日,河南单农公司与佳县、泌阳、卢氏、汝阳、新蔡、西峡、确山、沈丘、兰考、灵宝、范县、新野12个农业县签约,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如今,试点工作已经启动近半年,效果如何?12个试点县的新型农民得到了哪些支持?
据介绍,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河南单农公司充分发挥专注和专业优势,聚焦河南十大优势农业种植、养殖、产、供、销各环节,创新开发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村信贷特点的产品模式。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产”、“一村一品”,在每个县选择2-3个特色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扶持,综合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技术,简化工作流程。
根据要求,这12个试点县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和有产业扶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可享受省级财政2%的贴息政策。10万元至300万元的政策性业务实行不超过0.8%的优惠担保费率,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担保费率下调至0.5%。
“12个试点县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领导小组,与河南单农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建立了‘四项制度’,积极推动贴息贷款政策的落实。目前各试点县第一批贴息资金已经发放到新农合。”河南农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简化补贴程序,优化贴息流程,符合条件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无需申报。贷款利息正常支付后,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按期确认申报贴息项目,提交县金融服务中心审核汇总。经审核公示后,贴息资金由河南省单农公司根据名单直接拨付到所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截至9月底,12个试点县政策性担保贷款今年新增19.22亿元,担保余额19.47亿元。首批贴息资金572.4万元已发放到2918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有效解决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河南单农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自觉主动作为,锚定“两个确保”宏伟蓝图,践行“十大战略”,坚决稳定粮食安全重任,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积极发挥农业减负在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继续深化与试点县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构建“政银共担”合作新模式,并在全省复制推广,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问题,全力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陈雨瑶|审核:李震|导演: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河南农村扶贫政策,河南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9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