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信社惠农、暖企、保民生、助稳市场、担当责任。
今年以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牢记“全国最大”、“全省最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经济市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两个确保”目标和“十大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稳定预期、坚定信心。截至8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145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8779亿元。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20%左右的存款、40%的涉农贷款、40%的小微企业贷款、60%的农户贷款、80%的扶贫小额贷款在全省发放,努力践行农村信用社稳定全省经济的作用。
抓主业,金融赋能助力实体。巨力践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稳定经济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在服务“三农”、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第一,释放“活水”,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兴农惠农”计划,提出2022年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1000亿元以上的目标,明确加大“粮袋子”“菜篮子”工程、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六大领域信贷投放。截至8月底,乡村振兴相关贷款已达到1003亿元。二是“两问四送”,提供真正的银行和企业服务。扎实开展“万人帮万企”和“行长进万企”活动,省农信社引导市县银行积极深入企业,做好“两问四送”工作,需要在企业、在企业、在政策、在知识、在资金、在服务上做到位。目前,已对7181家企业进行了11700次调查访问,为2848家企业提供了248亿元的信贷支持,其中为56家省属企业提供了13亿元的贷款。三是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三个一批”。围绕省委、省政府“十大战略”,狠抓全省重大项目“三个一批”,落实清单管理、差别化信贷政策等11项工作措施,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拓宽信贷渠道。今年前8个月,向河南能源、平煤集团等国有企业和河南建业、康桥等房地产企业贷款136亿元,向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贷款14.87亿元。
承担主体责任,解决问题,促进稳定。加强银企联系,了解困难企业需求,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为稳定就业提供坚实支撑。一是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重点支持先进制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小微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白名单”动态管理系统,“一企一策”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截至8月末,民营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61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31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4亿元,“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亿元。二是扶危济困,暖心助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不限贷、不撤贷、续贷,通过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周期等措施予以支持。截至8月底,累计延期发放贷款1255亿元。推出优惠利率产品,各项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三是优化服务,提供长期帮扶。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从7个方面制定28条措施,提高干部员工服务好小微企业的动力和能力。用好货币政策补充资金来源,推进小微贷款专营机构改革,规范银企对接活动,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普惠性和便利性。
当主力军,包容普惠保民生。牢牢把握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以增加户数和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为重点,融合共建,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首先是继续下沉服务。深入推进党建与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党建与金融共建,了解基层需求,着力解决涉农主体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申请贷款渠道不畅等问题,提高基层金融服务可及性。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整村授信”工作,努力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率。目前已对全省3.64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二是巩固脱贫成果。认真落实“四不挑”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推进措施和力度不变,促进巩固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8月底,历年发放扶贫贷款926亿元,当年发放42亿元,当期余额169亿元,帮助了约557万贫困人口。三是做好便民服务。推广“严敬创业贷款”产品,帮助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继续实施免收开卡工本费、系统内存取款手续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网上业务全国行内跨行转账暂免手续费等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民。以“严敬e贷”线上贷款为抓手,发展个人业务和数字金融,开发“秒贷”、“云税贷”等线上小额产品,努力提高新市民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四是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帮扶困难群众,筹集38.34万元,帮助生活困难的员工。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302.41万元,帮助1346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编辑:|审核:李震|导演:万
(来源:河南国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河南省农信社不良贷款数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办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6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