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信邦智能客户参股实控人控制企业 合营企业身兼供应商“打折”供货

信邦智能客户参股实控人控制企业 合营企业身兼供应商“打折”供货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魏毅,金正研南方资本中心/作者尤木魏/风险控制

此次挂牌,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邦智能”)面临着拿不到所有权的“窘境”,涉及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占信邦智能全部拥有土地的40%,令人尴尬。

问题并没有结束。报告期内,新邦智能营收整体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20年当期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出现负增长。此外,信邦智能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19年国内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信邦智能增长能力可能承压。不仅如此,其R&D投资比率也低于同行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新邦智能多项专利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其中包括两项发明专利。值得注意的是,新邦智能2019年第四大国内客户是实际控制人另一家控股企业的股东,合资企业也是“打折”的供应商,关系“非同一般”。

1.近三年营收整体增速放缓,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连续三年下降。

根据信邦智能2021年9月23日签署的招股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和2020年7月21日签署的招股书(以下简称“2020年招股书”),信邦智能2017-2020年和2021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元、6.92亿元和6。分别为5%。2018年至2020年,新邦智能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67%、-10.3%和0.93%。

2017年至2020年和2021年1月至6月,新邦智能的净利润分别为6727.75万元、7855.21万元、9014.29万元、7088.83万元和3986.99万元。2018年至2020年,新邦智能净利润分别增长16.76%、14.76%和-21.36%。

可以看到,2020年新邦智能营业收入增速重回正,但净利润却出现负增长。

不仅如此,信邦智能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在逐年下降。

根据招股说明书和2020年招股说明书,2017-2020年和2021年1-6月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2.8%、27.87%、26.16%、15.77%和7.33%。

需要指出的是,信邦智能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

招股书显示,目前信邦智能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因此信邦智能的生产经营与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繁荣息息相关。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当整体经济环境向好时,微观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趋于扩张,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力和需求会增加。否则会减少。

此外,根据招股书,虽然信邦智能的销售收入与汽车销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且由于上游生产线整合行业当年实施的项目一般为上一年度下游汽车企业的生产线更新或新建需求, 汽车企业根据汽车行业下滑情况对当前生产线更新和新建计划的调整,会影响后续几年生产线整合企业的订单获取和项目验收,相对滞后,汽车销量短期下滑不会造成新邦智能业绩短期大幅波动。 但如果汽车销量继续大幅下降,将对汽车行业的整体景气度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对信邦智能的长期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由于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信邦智能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2020年,国内汽车产量分别为2811.9万辆、2901.5万辆、2780.9万辆、2572.1万辆和2522.5万辆,同比增长14.5%、3.2%和-4.2%。

同期国内汽车销量分别为2802.8万辆、2887.9万辆、2808.1万辆、2576.9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7%、3%、-2.8%、-8.2%和-1.9%。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国内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

以上说明,2020年,新邦智能营业收入增速将重回正,但净利润将陷入负增长,新邦智能将在不增加利润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并且近年来,信邦智能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另一方面,信邦智能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19年国内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在此背景下,新邦智能能否顶住下游降温压力,提高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二、合营企业也是“贴现”供货的供应商,客户持股的实控人控制企业或有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信邦智能2019年为国内第四大客户,参股信邦智能实控人控制的企业。

招股书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公司”)为信邦智能第四大国内销售客户。同期,信邦智能向中国汽车公司销售1357.45万元,占信邦智能当期国内收入的4.99%。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23日,新邦智能的控股股东为广东新邦自动化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李刚、蒋洪、于西平。上述三家实际控制人分别持有新邦集团62.31%、30.69%、7%的股份。国机集团(珠海)机器人科技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是信邦智能控制器控股的企业。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显示,国机珠海成立于2014年1月30日。截至2021年11月23日,信邦集团持有珠海国机45.1%的股权,中国汽车集团公司持有珠海国机11.11%的股权。并且自2018年以来,珠海国机没有变更过股权。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信息,信邦智能实控人之一李刚兼任珠海国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另一实控人余西平为珠海国机集团董事。

由此可见,信邦智能的客户中国汽车公司参股实际控制人控制的珠海国机集团,或者说信邦智能的实际控制人与中国汽车公司的关系“非同一般”,中国汽车公司成为信邦智能客户是否因为“熟人”关系?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新邦智能的最大供应商也可能与新邦智能有“密切关系”。

招股书显示,上海埃斯迪克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埃斯迪克”)为新邦智能与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埃斯迪克”)的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上海艾斯特克分别为信邦智能第四大、第一大、第一大和第一大供应商;同期,新邦智能主要向上海埃斯迪克采购紧固工具单元及配件,采购金额分别为1,853.76万元、3,240.06万元、2,662.22万元和1,463.61万元,占新邦智能本期采购总额的4.87%、7.8%、7.72%和8.02%。

背后看,上海埃斯迪克向新邦智能销售标准原材料的毛利率低于销售给其他客户的产品。对此,监管部门也要求新邦智能披露从上海埃斯迪克采购原材料价格的公允性。

根据《关于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及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问询函》的回复,2018年至2020年,上海埃斯迪克向信邦智能销售标准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6.38%、23.64%和22.49%,而同期上海埃斯迪克销售其他客户的毛利率分别为42.14%、28.49%和29%。

同期,上海埃斯迪克向新邦智能销售标准原材料的毛利率比上海埃斯迪克向其他客户销售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低5.76%、4.86%和6.8%。

可以看出,2018年至2020年,上海埃斯迪克销售信邦智能标准产品的毛利率低于上海埃斯迪克销售给其他客户的毛利率。

对此,信邦智能表示,主要原因是其每年从上海埃斯迪克的采购金额远高于其他客户,相应的上海埃斯迪克会给予其一定的价格优惠;另一方面,上海埃斯特克作为合资企业,给予其一定的优惠价格,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根据深交所发布的发行上市条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主要条件包括拥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的独立经营能力。

这意味着,2019年新邦智能对国内第四大客户中国汽车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合作背后,中汽公司是信邦智能控制的企业股东之一。此外,新邦智能的最大供应商上海艾斯特克是新邦智能的合资公司,向新邦智能销售标准原材料的毛利率低于向其他客户销售产品的毛利率。面对上述千万元以上交易背景的“熟人”关系,新邦智能是否有能力直接在市场上独立运作?还是那个“问号”。

第三,R&D投资比例低于同行平均水平,12项专利未缴年费终止。

R&D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报告期内,即2018年至2020年和2021年1月至6月,信邦智能R&D投资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信邦智能的R&D投资分别为1232.71万元、1596.65万元、1630.71万元和837.8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78%、2.57%和2.6%。

招股书显示,在R&D投资和营业收入占比的比较中,新邦智能选择了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北人”)、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华昌达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昌达”)、上海科莱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莱机电”)、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器人”)和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斯顿”)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江苏北人的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07%、3.93%、3.83%和5.14%,瑞松科技的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15%、4.36%、4.84%和4.59%。华昌达的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87%、3.88%、4.39%和1.89%,科莱的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32%、6.24%、7.96%和4.41%,三丰智能的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98%、4.06%和5.71%。机器人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72%、5.65%、16.89%和8.6%,埃斯顿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76%、9.1%、6.72%和7.37%。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上述7家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R&D投资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41%、5.32%、7.2%和5.71%。

对此,招股说明书解释称,根据日本的商业习惯和相关规定,企业的一般技术优化活动不适合确认为企业的R&D支出。报告期内,新邦智能子公司ァセンブシステム富士(以下简称“日本富士”)剔除日本富士的收入贡献,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新邦智能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4.49%、5.86%、4.96%和5.41%。

另一方面,新邦智能共有12项专利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

招股书显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1年9月23日,信邦智能拥有专利10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96项,发明专利10项。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4日查询日,专利包括多扭矩数显角度校准器、平衡器标识码烧录夹具、涂胶电机控制器、一种自学习防漏装配方法、电动冲击工具扭矩冲击机构装卸装置、利用拧紧轴装卸零件专用工作台、平衡器安全销装配夹具、拧紧轴演示试验控制器、true 空 sucker装置。但上述12项专利均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自学习防漏装配方法”和“汽车装配制造技术无线工具控制系统及方法”是发明专利。

此外,信邦智能的4项发明专利申请在发表后被驳回。

根据国家专利局披露的信息,截至2021年11月24日查询日,名称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视觉系统”、“一种新能源充电电源系统”、“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器人”的发明专利申请人均为新邦智能。但这四项发明专利分别于2019年3月15日、2019年2月12日、2019年2月12日、2019年4月12日公告,分别于2021年6月18日、2021年10月29日、2021年5月28日被驳回。

可以看出,新邦智能在报告期内投入的研发支出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而且新邦智能还有12项专利因未缴纳年费而到期,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令人尴尬。此外,信邦智能还有4项发明专利申请在发表后被驳回。在这一点上,新邦智能有多重视R&D的成就?我不知道。

新邦智能能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在专利“异常”问题和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三连降的窘境下,还有待考验。

本文来自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邦智能客户参股实控人控制企业 合营企业身兼供应商“打折”供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4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