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通讯员李静
“这是我第二次申请扶贫小额贷款,主要用于扩建大棚,以后肯定会更渴望。”4月27日,焦作市博爱县青华镇街道南朱营村村民、2019年博爱县产业扶贫模范余激动地说。
余一家六口人,今年40岁。和妻子马艳芬种地的收入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父亲余全海长期患有高血压,腿脚大不如前。他的母亲程长珍患了脑梗。女儿余在河南科技大学读大二,儿子余丰泽在博爱职业学院读书。老人看病,孩子上学,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13年底,青华镇街道办事处深入调查后,将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11月,余得知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后,立即申请了额度为5万元、期限为1年的小额贷款,建起了两个蔬菜大棚,种植了西葫芦、白菜和西兰花。
2019年,全家纯收入达到7万多元。11月,贷款到期后,余立即归还银行贷款,并申请财政贴息2175元。同年12月,他提交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申请表,打算再建两个大棚。
在县,像余这样依靠小额信贷资金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为帮助贫困户尽快摘掉“穷帽子”,种下“摇钱树”,捧上“金饭碗”,县金融工作局下沉服务重心,大力推进脱贫攻坚。
小额信贷工作。
一是“铺垫”,博爱县金融工作局利用每周二走访全县9个乡镇(街道),走村串户讲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贷款流程,激发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为了帮助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快速获得资金,艾博县金融工作局工作人员带着银行信贷员到村委会现场办公,将这一政策送到贫困户家门口,为他们搭建融资平台。
还要“压担子”,建立全县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账户,积极与责任银行对接,对贷款成功的贫困户建立台账,持续跟踪,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今年我们县新增了100多笔扶贫小额贷款。有了小额信贷的‘贷款’,贫困户更有信心、更有精力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集合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精准发力,解决金融扶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巩固扶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博爱县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李春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细则,扶贫小额信贷流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22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