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晓聪每经编辑:肖瑞东
图片来源:还记得去年5月,CDB太平洋基金发布公告称,因“14丹东港MTN001”不能按期足额兑付,发行人实质性违约,CDB太平洋基金起诉“14丹东港MTN001”发行人公司债券交易纠纷一案由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但近日,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丹东港违约债券涉及的基金公司并不只有CDB太平洋基金,至少有三家基金公司涉案,涉案金额超过4.5亿元。
“踩雷”一案移送辽宁法院,郭凯泰富“踩雷”这件事其实可以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说起。2017年三季报显示,CDB泰富固定债基中有50万“14丹东港MTN001”。2017年10月30日,丹东港集团发布《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未能按期足额兑付本金的公告》,宣布“14丹东港MTN001”构成重大违约。
净值数据显示,CDB泰富岁月债基2017年10月27日净值为1.0390元,2017年11月3日净值直接跌至0.9750元。
2017年11月18日,CDB太平洋基金发布关于旗下CDB太平洋岁月黄金基金持有的到期债券应收账款调整的公告。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决定参照2017年10月30日债券评估价格(当日净评估价格为19.3683元),对其子公司CDB泰富岁月黄金有限公司持有的债券“14丹东港MTN001”到期本金进行减记调整,即到期应收本金调整为968.4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后来被清算。2018年8月份的清算报告显示,截至基金清算最后一日,发行人仍未能按期偿还上述中期票据本金,上述债券的本金支付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基金将根据上述证券变现情况进行第二次清算,届时基金财产清算小组将再次出具清算报告。
但重新出具的清算报告至今未出,CDB太平洋基金也于去年5月提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被受理。近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CDB太平洋基金起诉并判令丹东港集团支付201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本金5000万元,并支付逾期违约金。但由于管辖原因,该案被移送至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
至少还有另外三家基金公司“踩雷”。除了CDB太平洋,记者发现实际上至少有三家基金公司“踩雷”丹东港违约债券,而“踩雷”的债券不仅有“14丹东港MTN001”,还有“13丹东港MTN1”。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2013年3月12日,丹东港集团发行“13丹东港MTN1”,发行金额9亿元,期限5年,债券利率5.67%。2018年3月13日支付本金,一次还本。
金元顺安基金购买该债券,持有票据本金1.5亿元。2018年3月13日是1.5亿元本息的还款日,但丹东港集团未能按期还本付息。同样“踩雷”“13丹东港MTN1”的还有融通基金,持有票据本金4000万元。
和CDB太平洋基金一样“踩雷”的还有金元顺安基金、融通基金、长安基金和“14丹东港MTN001”。资料显示,2014年9月4日,丹东港集团发行债券“14丹东港MTN001”,发行金额10亿元,期限5年,债券利率为5.86%。2017年10月30日支付本金,一次还本。其中,金元顺安基金持有票据本金0.91亿元,融通基金持有票据本金0.20亿元,长安基金持有票据本金1亿元。
也就是说,上述两笔违约债券涉及的这四家基金公司合计超过4.5亿元。其中,金元顺安基金和融通基金都是“雷”。这些基金公司也已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案件也已移交辽宁省法院处理。
对于此次“踩雷”,长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涉及我公司一只私募资管产品,不涉及我公司旗下任何一只公募基金。”
对于最新进展,融通基金相关人士回复称“案件已移交丹东中院。截至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但尚未通知法院。”
天眼查资料显示,长安基金与被告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日林实业有限公司、王公司债券交易纠纷一案定于2019年7月16日上午9时开庭审理。
国家商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丹东港破产重组后属于什么企业,丹东港破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76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