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玲每经编辑:陈俊杰
近日,深圳建筑装饰上市公司瑞和股份(002620,SZ)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下降1.4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5.15%。
在2020年业绩快报发布前一个月,瑞和股份披露了一份关于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称2020年年初至年末对应收款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808.56万元,相当于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60%。
“其实大部分建筑装饰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很大,现金流也不是很好,这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CSSC (002822,SZ)总经理庄展诺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长期以来,行业分散、供应链复杂、应收应付账款居高不下,都是建筑装饰行业的“顽疾”。
对于应收账款高、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建筑装饰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寻找缓解的办法。住建部发文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减少拖欠工程款...企业也增加了业务账户管理部门,加大了催收力度。不过,似乎没有一个可以纾缓建造业的财政困难。
那么,有没有新的路径可以探索呢?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应收账款的沉重负担“每年12月到春节,都是建筑装饰企业的业主和管理层为公司现金流挠头的时候。”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建筑行业人士表示,由于装修行业的特点,一季度建筑装修企业的收付较为集中。施工企业有春节前集中支付工程款的传统,需要支付材料、队伍人工费等费用;催收方面,除在建工程进度款外,审计结算款和应得的质量保证金要在春节前收回。
因此,如果建筑装饰企业向供应商付款后,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就能维持公司经营现金流的正常流动,否则会给公司经营现金流带来很大压力。
然而,应收账款一直是建筑装饰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应收账款余额高的问题,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的金额也在不断增加。
以瑞和为例。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06亿元、36.14亿元和38.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48亿元和1.56亿元。期末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18.87亿元、22.69亿元和31.63亿元,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2017 -2019年期间,瑞和股份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每期分别计提3.17亿元、4.03亿元、5.21亿元。如今,在2020年年报披露前,瑞和股份再次披露了关于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对2020年年初至年末的应收款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808.56万元,相当于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60%。
事实上,行业分散、供应链复杂、应收应付账款高一直是建筑装饰行业的“顽疾”。“大部分建筑装饰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大,现金流不是很好,这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庄展诺说。
的确,高应收账款在当前建筑装饰企业普遍存在。以目前市值最高的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金堂股份(002081,SZ)为例,其2017年、2018年、2019年年末应收账款分别为193.75亿元、233.5亿元、28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2.28%、93.07%、91.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和建筑业持续增长,建筑装饰行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2.1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2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2%。2019年,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约4.6万亿元。
据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数码分会秘书长刘红洲介绍,2019年国内建筑装饰行业采购总额约2.4万亿元,供应链体系复杂,始终难以触达客户,供货账期长,结算货款难。行业供应链的痛点。
对于应收账款高企的原因,多家上市公司解释称,建筑装饰行业普遍具有应收账款余额大、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高的特点,主要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业务“预付账款、分期结算、分期付款”的操作模式有关。再加上房地产宏观调控,部分房企资金链已经紧张,对施工方的回款速度有所下降。
CSEC董秘于贵田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包括CSEC在内的建筑行业的公司都受制于“大甲方”的付款周期,因此大多数公司都受到还款困难和应收账款高企的困扰。根据CSSC 2020年半年报,其营业收入为19.91亿元,期末应收账款达到22.71亿元。
“虽然签了项目合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人为因素会造成付款延迟。”于贵田举例说,“比如工程进度款,本来这个月完成,下个月还,但是‘大甲方’可能以财务审计为由拖延付款,导致上游企业应收账款延期3-6个月。”
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于贵田还提到,工程款支付后,还会有竣工款、结算款等款项。甲方担心付款后装修出现问题,供应商不维修,所以这两部分的账期会比较长。
而且建筑装修企业需要采购石材、水泥、木材、灯具等装修材料,因为上游供应商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账期短,所以装修企业的预付款也很高。预付款高,应收账款回收难,双重压力下装修企业现金流日益紧张。
一直以来,建筑装饰行业都是“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作为重资产运营的建筑装饰企业,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弱势企业逐渐被淘汰。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装饰蓝皮书》统计,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14.5万家减少到2018年的12.5万家,7年间共有2万家企业退出市场。初步预计,2019年建筑装饰企业数量将减少至12.2万家。
加大催收力度效果不明显。“建筑装饰行业年产值接近5万亿,接近国家十大支柱产业,不可小觑。但是这么大的行业没有特别大的企业,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只有接近10%。这意味着该行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庄展诺说。
庄展诺表示,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供应链管理复杂,应收应付账款高,现金流紧张。事实上,近年来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限制拖欠工程款的行为。
去年2月26日,住建部下发相关文件,再次明确要求规范工程价款结算,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不得以审计机关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依据,建设单位不得以竣工决算审计未完成为由拒绝或拖延工程结算和工程款支付。
除了在政策层面帮助建筑装饰企业还钱,于贵田表示,从2018年开始,中建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机构改革后,中建增设了专门的业务账户管理部,加大了催收力度。项目经理和业务人员的业绩将与应收账款的回收挂钩。
“以前业务人员以签订合同为考核指标,工程师以工程项目完成情况为考核指标,现在会增加支付作为另一个考核指标。”于贵田说。
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多家建筑装饰企业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将加强风险控制,提高危机意识,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狠抓资金的结算和回收。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状况,实现公司良性发展。
但是,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款力度似乎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国家商报记者发现,几乎各大建筑装饰企业都“官司缠身”,很大一部分官司都是关于买卖合同和装修合同装修的纠纷。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区块链能解决财政困难吗?事实上,建筑装饰行业的资金困境存在于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中。
首先是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在“大工业、小企业”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于贵田告诉记者,“中小供应商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贷款利率低,但又不放心借钱给他们。所以这些公司别无选择,只能找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或者小额贷款公司。”
其次,包括中国建筑在内的建筑行业的公司,受制于客户的付款周期,大部分公司都受到收款难、应收账款高的困扰。刘红洲表示,国内建筑装饰行业供应链体系复杂,触达客户难,供货账期长,结算支付难。因此,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是趋势,也是必然。
资料显示,2019年下半年,CSIC成立子公司深圳中装智联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装智联),开始搭建中装智联平台。2020年1月,CSIC还邀请Tencent.com前技术总监、总经理助理王成加盟,出任CSIC CTO、CSIC智能链总经理。随着王成的加盟,2020年3月,中装智联平台正式上线。
王成表示,中国智慧链平台可以为核心企业的上游多级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的开具、承兑、确认、支付、转让、质押、赎回等“一站式”功能,让核心企业的信用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在流通过程中,核心企业的背书效应不变。在平台上可以追溯凭证拆分、流转的全过程,也可以解决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此,于贵田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例如,我从一家供应商那里购买了150万件商品。原来需要给钱,现在只需要给供应商一个智能账单就可以了。供应商拿到这张付款单后,可以选择在系统上拆分。比如你选择取100万元在系统对应的银行的贷款产品中进行贷款,只需要在系统中操作就可以完成贷款手续。”
于贵田提到,对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的使用时间并不长,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月或者半年。但是你去银行贷100万,需要抵押物,银行流水等。,而且需要非常复杂的审批流程,不允许提前还款。
因此,在桂田看来,CSIC智力链上的供应商解决了融资问题,实际上明显解决了CSIC建工的应付账款问题,给了公司更长的账期。最终体现在财务业绩上,一方面财务费用会减少,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会增加。
事实上,中国智能链平台并不是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区块链平台。目前中国企业的云链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中企云链、中智链等平台属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含式服务平台。在平台开发模式中,核心企业和合作金融机构是核心要素,还需要培养上游供应商的使用习惯,从而构建整个平台生态。
据了解,中国企业的云链模式是“N家银行+N家核心企业+N家上下游企业”的“N +N +N”平台模式。中国企业云链官网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云链平台注册企业用户已超过8万,已确认“云信”近2700亿元,中小企业保理融资超过1600亿元,累计交易超过8000亿元。
不过,中华智能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今年2月刚刚实现银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据王成介绍,目前中装智能链的链上有1000多家供应商,核心企业是中装建设。“中装智能链今年的目标交易额是40亿元。目前大概1亿左右,完成目标还是有点压力的。”
王成说,第二块是对外扩张。中装智联也想和一些金融机构、同行建筑装饰企业合作。“事实上,更多的压力将在外部扩大,因为它仍然是一个创业阶段。毕竟是自己开发的平台,找同行推广还是有些挑战的。”
国家商业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建筑装饰行业应收账款过高的原因":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23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