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捷佳伟创:拟发行不超9.61亿可转债加码钙钛矿,是噱头还是真机遇?

捷佳伟创:拟发行不超9.61亿可转债加码钙钛矿,是噱头还是真机遇?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光伏赛道,随着P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逼近理论极限,钙钛矿电池成为很多玩家下注的新方向。

7月2日晚间,捷嘉威创(300724。国内光伏设备龙头企业SZ)发布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61亿元,用于投资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设备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大概率加码行业热点,可以让股价上涨空。然而事与愿违。今天公司股票小幅高开后震荡走低。截至7月3日,股价收于111.67元,下跌0.61%,总市值389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股价之所以高开低走,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钙钛矿概念不再热炒。毕竟概念之前已经炒过几次了,钙钛矿电池离商业落地还很远。还有不确定性。此外,作为发行人,公司基本面仍存在隐忧,市场信心可能不足。

之前为了追光伏行业热点,IPO募资项目一改。2003年,公司在深圳成立,最初的业务是制造各种清洁设备。

2005年,公司正式进入光伏行业,随后不断推出新的专业设备,先后获得当时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的订单。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于2018年8月成功登陆创业板。此时其主营业务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如自动化设备、制绒设备、刻蚀设备、清洗设备等。

2020年,光伏电池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HJT电池成为行业热点,其概念股也在二级市场大幅上涨。例如,阳光电源、计算机数控等相关企业的股价年内上涨约500%。

看到HJT电池火热,公司在其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多次强调“公司追求高效、超高效的HJT全线设备技术,这决定了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与此同时,公司也做出了实质性的布局动作。2020年10月28日,公司宣布终止“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和“国内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IPO项目,并将上述项目募集资金余额2.87亿元调整为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设备产业化项目新项目。

公司前脚变更IPO募资项目,后脚就开始再融资。2020年11月27日,公司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212万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25.03亿元。其中13.3亿元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设备产业化项目,6.46亿元用于先进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5.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目的是提高HJT和其他高效晶体硅电池技术设备的生产能力。

经过一系列动作,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股价迅速引来资本炒作。交易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公司股价创下新高,收盘价为156.88元。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其定增的问询函也随之而来。2022年12月11日,公司收到深交所问询函“新项目与现有产品、R&D内容的差异和联系是否导致主营业务或技术路线发生变化?”效益计量的谨慎性和合理性,说明新增资产未来折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这种研发是否必要和可行。"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2022年,钙钛矿电池因其效率高、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高效低成本光伏技术之一,成为世界光伏领域研究的热点。

对于这个行业热点,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份公告显示,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61亿元,其中6.86亿元拟用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建设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设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设期计划为2.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60台磁控溅射镀膜设备(PVD)、119台反应等离子镀膜设备(RPD)、60台真空空蒸发设备。

对此,公司表示,上述项目的实施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抢占市场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在高效新型太阳能电池设备,尤其是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领域的竞争力。

收入创新高,增长放缓。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8.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45.93%。钛媒体APP通过对比公司过去的营业收入发现,虽然2022年营收创历史新高,但营收增速逐渐放缓。

过去公司增加光伏装机量,收入增速大幅提升(2018-2019年)。但根据券商研报,生产设备不同于生产原料,设备不是消耗品。在下游加速扩张阶段,设备厂或许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着下游产能扩张的放缓,设备厂的后续增长可能只会更多依赖于设备更新的迭代。按照这个逻辑,公司保持高增长率可能并不容易。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来也呈下降趋势。2018年公司毛利率可达40%以上。截至2022年,公司毛利率已降至25.44%。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底,公司应收账款达到18.58亿元,创历史新高。

根据公司存货数据,可能存在减值风险。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存货净值为70.68亿元,较2021年的40.3亿元增加逾3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对此,公司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主要设备的供应、生产、销售周期较长,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产品交付客户,在存货账户列示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根据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公司只有在产品交付给客户并被对方接受后才能确认收入。但一般来说,交付的设备会有一定的验收期,这部分产品在验收前会体现在库存中,对公司的库存平衡影响很大。公司也坦承,未来若下游客户取消订单或延迟接受,公司可能存在库存停滞、价格下跌的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财务数据,公司资金可能也不充裕。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52.0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7亿元,而短期借款3.02亿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66.19亿元,流动负债总额154.45亿元。

从偿债指标来看,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呈下降趋势。2021年至2023年3月末,公司流动性比例分别为1.78倍、1.48倍和1.40倍;速动比分别为1.17倍、0.88倍和0.83倍。2021年至2023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47%、62.36%、67.62%。

那么从以上财务数据来看,公司未来是否存在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针对这个问题,钛媒体以投资人的身份致电捷佳伟创,随后上市公司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应该没有风险。

钙钛矿是噱头还是真正的机会?近年来,随着P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接近理论极限,高转换率的钙钛矿电池成为市场关注的新方向。

据悉,2022年7月7日,EPFL和CSEM共同创造了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新的世界纪录,直接将转换效率推至31.3%。另一方面,晶体硅电池的极限效率为29.43%,普通单晶硅电池在理想条件下的最高效率为24.5%。拓普康电池在理想条件下最高效率为27.5%;HJT电池效率上限为28.2%-28.7%。换句话说,晶体硅电池即将面临转换率的天花板。

除了“效率”,还有让钙钛矿脱颖而出的“成本”。公开资料显示,钙钛矿易于在实验室合成,主要使用碳、氢、氮、铅、碘等几种主流元素,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大规模制造不受原料限制。相比之下,多晶硅作为晶体硅电池的上游原料。近两年,随着硅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抬高了光伏企业的成本。东方财富证券分析,钙钛矿组件投资成本低于晶体硅,100MW组件成本低于1元/W,未来扩大到GW级生产线后,成本可降至0.1美元/W..

虽然钙钛矿电池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它的发展。在2023年《财经》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提到钙钛矿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的新方向,具有光吸收强、成本低、易制备、低光效高等优点和特点,但存在稳定性差、大规模应用效率损失两个缺点。

据市场调研,一方面,随着钙钛矿薄膜面积的增加,薄膜的均匀性会受到平整度、致密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池的转换效率随着面积的增加而降低。虽然目前的狭缝涂布工艺可以满足钙钛矿薄膜物理一致性的要求,但晶体结晶过程在化学一致性上难以控制,因此钙钛矿薄膜的大面积制备问题成为产业化的重点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钙钛矿属于离子晶体,与晶体硅电池中原子间的共价键相比,钙钛矿化合物的离子是通过离子键连接的,这使得钙钛矿化合物易溶于水,稳定性差;此外,晶体中离子的运动也会改变薄膜的特性,对电池的转换效率有很大影响。(本文为第一钛媒体App,作者|翟志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佳伟创:拟发行不超9.61亿可转债加码钙钛矿,是噱头还是真机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20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