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扶智扶志,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陇南宕昌县腾达实业扶贫车间见闻

扶智扶志,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陇南宕昌县腾达实业扶贫车间见闻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原标题:[脱贫奔小康]

帮助穷人成为产业工人。

——宕昌县腾达产业扶贫车间的经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闫学

4月10日,我去了宕昌县山水雅苑社区腾达产业扶贫车间。“哒哒哒,哒哒哒……”一阵缝纫机的工作声传入我的耳中,50多个女人正埋头做现成的衣服,周围是各种衣服零件。

这个扶贫车间不一般。通过将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我省贫困落后地区,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同时让每一个贫困户通过培训成长为成熟的产业工人,拥有可靠、长久的技能,在劳动中找到价值,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从“闲着”到“坐着不动”

杨是宕昌县车拉乡村人。因为家里穷,她很早就辍学在家帮妈妈做家务。结婚后,她的生活也是围着炉子转,围着老公和孩子转。当我有闲暇的时候,我会和其他女人分享。

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三个孩子离不开她。杨,29岁,从来没有整天出去工作。

六亩山勉强够一家人生活,丈夫偶尔打打零工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养,杨再也坐不住了。

今年春节,她听村干部说,县城这边建了一个扶贫车间,培训技能三个月,每天保证50元的收入,干得好还能多挣。这正是杨所想的。她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工作很难找。得知这里教技术还是有偿的,她赶紧跑到门口报名。

杨还是有点担心。她从未学过如何做衣服。她甚至从未碰过缝纫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而且她觉得自己没学历没工作过,怕自己笨手笨脚的会丢面子。但是来了之后,师傅手把手的教他们制衣工艺,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杨的信心也一点点的恢复了。

就这样,杨这个“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开始每天准时工作8小时,成了一个“坐”的产业工人。

根据腾达产业扶贫车间的培训计划,3个月的培训期是一个扶贫的过程,而接下来的两个月则是帮助员工帮助他们实现抱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在产业中挖掘价值,增加价值。

扶贫车间以每月的前15天为小时工,工资750元。最后15天是计件,工资800-1200元不等。

“这样做是为了让贫困户有一个清晰的对比,计件的好处远远大于计时。扶贫不是养懒人。要提高贫困户的志向,让他们从多劳多得中尝到甜头,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腾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介绍。

从第六个月开始,扶贫车间实行计件制。员工将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务农。两天假期间,腾达实业还会提供每天50元,一个月八天的补贴,共计400元。这种“5+2”的模式让贫困户在课间也能挣钱。在保证他们收入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扶贫车间这份工作有了信心,愿意长期在这里工作。

杨已经工作了20多天,现在已经掌握了一套服装制作工艺。最近腾达实业还派了地毯编织师傅到扶贫车间教技术。曾经腼腆的杨是第一个报名的。

“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我也希望赚更多的钱。地毯编织技术难度更大,耗时更长,但我觉得这个行业前景更好。一旦完成一个订单,收入是成衣的好几倍。只要我努力,生活会更好。”杨一边说着,一边认真地学习用电毯针编织地毯,脸上的笑容特别自信。

努力工作,积极上进。

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杨开始学习技术,赚取收入。对于城关镇洪光村的贫困户包来举来说,扶贫车间最大的吸引力是收入稳定,多劳多得。

来扶贫车间之前,鲍来举靠在县城开出租车为生。最小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前几年,老公带着孩子到处看病治病,所有费用都得靠她早出晚归租房子支撑。

2015年,鲍来举夫妇决定把孩子送到兰州盲聋学校。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鲍来举的丈夫来兰州租房子陪他们。一年的租费是4800元,加上每个月的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以前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200元左右。这几年市场不太好。跑了一天,连100块钱都挣不到,更别说累了。现在年纪大了,不太想到处跑了。我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41岁的鲍来举告诉记者。

今年2月14日,包来菊在村干部的推荐下,和另外3名妇女一起到天水甘谷腾达工业扶贫车间学习服装加工技术。当听说宕昌县很快就会有这样一个扶贫车间时,鲍来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腾达工业扶贫车间实行技能水平与每月订单产量挂钩的方式,质量要求较高、价格较高的订单交给技能较高的员工。做得越好,挣得越多,为了挣得更多,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技能。这种做法不仅让他们练出了本领,也让他们牢固树立了多劳多得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现在,宝来居正安心地坐在缝纫机前忙碌着。经过训练,她的技术越来越好。短短20多天,她完成的成衣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其他几组女工。扶贫车间负责人根据公司规定,开始对工作快速、熟练、细致的员工实行全额计件制,让他们尽快多劳多得。

“现在每天基本都是100元左右的计件收入。赚多赚少由我决定。我每天都精力充沛,不再担心出去一天挣不了多少钱。”宝来居的男人一直笑着说:“而且我每天按时上班,也不耽误给家里做饭。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家就业最舒服。

腾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全省建设了65个扶贫车间,带动了2500多人就业,其中70%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

扶贫车间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工厂式,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在贫困程度较深的村或贫困人口较多的村建设实体“扶贫车间”,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二是家庭式,采用“企业+订单+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在家加工订单,通过外包加工赚取加工费,成本低,方式灵活;第三种是陪读,即在易地扶贫搬迁点或父母陪读集中的城镇建厂或外包订单,吸引贫困户就业。

对于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来说,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是她们最迫切的愿望。

宕昌县的这个扶贫车间,设立在两河口镇山北村、罗湾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山水雅苑,方便新搬迁的贫困户就近就业。

山北村贫困户杨松华去年搬到了山水雅苑。在此之前,她和丈夫还有两个孩子在县城租房子住。孩子们去上学,这对夫妇去工作。她年近七旬的公婆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打理着土地。一家人很长时间不能聚在一起。

现在搬进新家,老人小孩都能得到照顾。杨松华也辞去了县城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开始在扶贫车间工作。

“以前虽然收入不错,但是很辛苦。从早到晚要打扫十几个房间,给孩子做饭时间紧张。现在公婆要下山来和我们一起住,我就想照顾他们。”杨松华说,“现在我在楼下上班,收入不错。这么好的工作去哪找?”

杨、鲍来举、杨松华在扶贫车间忙碌着。在缝纫机欢快的铃声中,他们的身体在悄然变化。他们相信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只有主动,才能迎来幸福的生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扶智扶志,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陇南宕昌县腾达实业扶贫车间见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19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