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江镇基本情况
1)双江镇:
双江镇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西北部,属新丰江库区移民镇,因地处大路下小溪与新坑小溪汇合处,取两溪为“双江”之意而得名。全镇下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60万人(其中移民人口7000多人),涪江、绵(阳)璧(山)公路过境。现有双江、五里、金龙、九道4个社区和白鹤、白云、菜湾、祠堂、丁沟、高石、管店、花沟、老关、林湾、龙门、木井、社田、板仓、双林、仙鹅、新店17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酿造、塑料编织、机械等厂。辖区面积12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94万亩,山林地面积17.95万亩,有小型水库5座,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一流的水、空气和森林资源。
双江镇以“三个双江”为抓手,大力推进兰溪蜜柚公园、寨子业隆生态农场、新田樱桃园等农业产品基地建设,擦亮双江“状元瓜”“西施柚”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粤赣古驿道双江段的规划修复工作,重点扶持国通驾驶培训全科目考场、万绿人家梨花屋舍、万绿村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走出具有双江特色的产业振兴道路。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农业产业情况: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油菜子、茶叶,兼产生猪、养蚕。
河源是农业大市,自建市以来,随着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的出台,河源“三农”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农业经济实现了由单一到全面发展的历史变迁,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91年的18.1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68.86亿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0.3元,同比增长9.9%,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市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其中,紫金县茶叶产业园等7个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源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2)兰溪村:
兰溪村位于东源县北部、新丰江水库边,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的小荒坡较多。
兰溪村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625116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1625。邮政编码为517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62 ,车牌号码为粤P。兰溪村与桥联村、黄陂村、桥头村、高波村、双江村、增坑村、新田村、寨子村、下林村、寨下村、双江社区相邻。
兰溪村附近有万绿湖、桂山风景区、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镜花缘旅游区、阮啸仙故居等旅游景点,有五指毛桃、盐焗鸡、客家黄酒、丹仙湖茶、登仙湖茶等特产。
2.农民情况:从事“一品”产业的农民人口数量、组织形式,与组织关系
由兰溪经济合作社和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其中,兰溪村占股60%,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40%,3年后可挂果产生收益,丰果期每年纯收入预计108万元。
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种了上千亩西施柚。种上的4万株苗长势良好。作为集种植、苗木培育、推广、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该公司目前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新品种蜜柚5000多亩,带动1000多户农户增收。
3.村庄历史及称号
村庄历史:潼南区双江镇,是中国第一批十大历史名镇之一(2003年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古镇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400余年。双江镇位于城区西北10公里,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出生地,也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因猴溪、凫溪如玉带环腰而得名,自古便是西南地区的军事、商贸要地。双江镇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精品旅游工程、重庆市红色旅游线、尚昆主席故里等众多品牌。
双江镇建于清初,是一个集革命传统、历史文化、水光山色为一体的古朴小镇。古镇历史文物遗存十分丰富,镇上现存有杨尚昆和杨暗公旧居、潼南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遗址永绥祠、清代巴蜀民居建筑群和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田坝大院、兴隆街大院、长滩子大院等大型清代建筑群20余座,这些古建筑群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曾被参加全国第二届民居学术研讨会的全体代表誉为"全国罕见的清代民居群"。
除文物、古迹众多外,这里还是革命英烈辈出的地方---杨尚昆、杨暗公、杨白冰、杨剑秋革命英烈均出生于此,廖静秋、陈锡武等著名科学家、文艺家的故乡也在此处。瞻仰英烈故里,探询古镇风光,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古朴的建筑、青石铺就的老街,无处不透着一股人文的气息。
古镇有"禹王宫"、"清代民居"、"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即杨尚昆、杨暗公旧居)、"长滩四知堂"、"惠民宫"等规模大、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大型古民居20余座,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4.休闲园区情况
双江镇属山地丘陵地区,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稀土等。气候温和,森林资源丰富,林种多,生态环境、天然植被保持良好。有罕见的1.9亿年“菊石化石”;有承载着两千年历史的南越王“赵佗故城”古迹,牛峙山、古驿道和庙宇历史悠久;有市级保护文物客家古屋和马腰寨瀑布等人文古迹、自然景观。
,大力推进兰溪蜜柚公园、寨子业隆生态农场、新田樱桃园等农业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国通驾驶培训全科目考场、万绿人家梨花屋舍、万绿村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走出具有双江特色的产业振兴道路。
寨子业隆生态农场:
在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千亩柑子基地挂满了金黄色的柑子。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基地今年迎来了新成员——沃柑。这是寨子村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高端优质水果之一,市场前景非常好,是今后村民脱贫致富之果。
几年前,寨子村因地处偏远山区,四面环山,受交通条件制约,村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如今,寨子村已经成为“网红村”。
双江镇寨子村百亩沃柑挂果迎来采摘季节
近年来,为了改变经济落后局面,寨子村党支部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现有特色资源(古驿道、古屋、客家文化、农业园)为基础,以绿色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线,采用“文旅+农业+体验”的模式,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农事体验、花卉水果采摘、乡墅观光等旅游服务衍生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古驿道+全域旅游”的发展新路。
“在农场工作已经3年,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虽辛苦点,但可以照顾家庭。”寨子村村民黄锦均说,自从业隆生态农场建好后,他就一直在农场工作,在家门口就业,能够兼顾家庭和农活,对此他感到特别满意。业隆生态农场是寨子村引进的一家优质水果种植基地,为寨子村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高端优质农业。寨子村在现有的业隆蓝莓基地、千亩柑子基地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筹资180万元入股业隆生态农场,在扶优培强优势特色产业上做文章,进一步开发出了市场前景好的高端水果(沃柑、释迦、坚果)和优质茶叶(渔坑小组的高山茶基地),形成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效应。
“以道兴业”,发展全域旅游。寨子村党支部以粤赣古驿道(寨子段)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发“精华之旅、红色之旅、文化之旅”等旅游资源,并筹资改造、升级梅坑水库(半月湖),建设森林步行绿道、乡村民宿、观光亭、蜜蜂家园、农特展示街、民俗体验馆等,构建连片观光体验、休闲思遐的风景区,打造“以道兴村”典范,搭建乡村发展大舞台。
修复后的双江镇寨子村南粤古驿道
目前,寨子村已基本形成以“业隆生态农场”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格局。村内70%土地实现集约流转,寨子村打造几千亩的高端水果产区变为现实,而且打响了寨子村优质农业品牌,解决了本村及周边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同时,粤赣古驿道(寨子段)精品线路完工后,河源市首届校际定向联赛、河源日报“驿道徒步+千人宴”等大型活动先后在寨子村举行,让寨子村快速成为“网红村”。
“特色农产品+古驿道+全域旅游”的发展新路,为寨子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寨子村17户贫困户37人均已实现稳定脱贫。
二、产业资源特点主要产业:
西施柚,又名泰国西施柚,原产地为泰国,后引进台湾、广东。果实呈扁球形,果皮多为淡黄或绿色,绒层为粉红色,果肉为淡粉红色或粉红色,犹如女人脸色红润之感,故用美人西施比喻,因口感蜜甜爽脆而广受好评。
2017年,西施柚被广东省农科院列为国内优稀品种。
产业园总面积50亩,总投入72万元,其中,兰溪村占股60%,河源绿天地公司占股40%,3年后可挂果产生收益,丰果期每年纯收入预计108万元。
西施柚又被称为“柚中之王”, 去年被评为“河源十大高端农产品”之一,因其内膜呈粉红,犹如女人红润脸色,故用美人西施比喻,被称为西施柚。这一品种自2015年被成功引进种植以后,已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新品种蜜柚5000多亩,带动1000多户农户增收,如今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村民的“致富柚”。
以兰溪村西施柚产业共建园为示范,坚持产业先行,结合双江的资源禀赋特色,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引导和推动更多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让人民群众从产业开发中得到更多实惠;各相关部门、各村(居)要以兰溪村西施柚产业共建园为起点,切实担负起应尽的工作职责,按照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对照乡村发展需求清单,进一步做精、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力促乡村振兴项目在全镇开花结果。
产业典型代表人物:
罗曼芳——自2015年以来,罗曼芳在河源倾情农业,创立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泰国引进西施柚品种种植,在东源县双江镇兰溪村建立了一个占地2600亩的西施柚种植基地,目前一期开发了1000亩,种植4万棵新品种西施柚。该公司2018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广东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西施柚目前的市场零售价为60元至120元/公斤,基地今年出产西施柚有望达到25万公斤,预计利润达1000多万元。
2015年,罗曼芳考察发现了兰溪村的优势,便把河源作为继梅州之后的柚子新阵地,计划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蜜柚。
试种前,罗曼芳与农科院专家曾去福建等地调研,并找来专家进行测土化验。有关专家认为,兰溪村种植蜜柚条件得天独厚,当地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蜜柚。
就这样,罗曼芳全身心投入到她的蜜柚事业。
打造特色产品推动蜜柚产业发展
经过罗曼芳的一番努力,兰溪村小山坡上种满柚子树。罗曼芳说,他们有意打造河源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未来的方向是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罗曼芳说,农业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创业5年以来的艰辛仍历历在目,当看到丰收的果实,她心中就点燃了激情之火。她说,作为新时代的农民,近年来随着河源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她对未来蜜柚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罗曼芳是一个勤劳且富有远见的人。她说,从目前来看,山区种柚子很有发展潜力。但由于蜜柚种植前期投资较大,所以需要通过成立公司或者合作社的形式来做大做强这个产业,企业发展强大了,这对农户脱贫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蜜柚基地托起了罗曼芳的事业。据介绍,她的柚子种植基地入口两边就是荷花池,未来计划发展集旅游观光、民宿休闲、体育运动、农业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蜜柚主题公园,游客一进园便可欣赏到满池盛开的荷花,“人们来到农场,可休闲采摘柚子、环山骑车观光、捕捉山鸡、烧烤、垂钓,呼吸新鲜的山间空气,品尝原生态的美食,这是多么惬意的事。”罗曼芳说。
罗曼芳表示,她的梦想是当河源人想吃柚子时就会想到她公司的产品,想到她的柚子基地,她计划打造河源高端柚子品牌。
盈利模式:绿天地蜜柚种植基地实行的是家庭或团体认购的家庭果园经营模式,基地以1棵柚子树为一个单位,推出首付1万元,持有10年的使用权+采摘权,每年每棵只需上交100元管理费。据悉,这是河源市首家以此种认购模式经营发展的公司,在传统经营模式中注入了新元素。
一般情况下,蜜柚树从种植到结果,要经过3至4年,每株蜜柚树能采摘50多公斤,亩产量可达2000多公斤,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其中,兰溪村占股60%,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40%,3年后可挂果产生收益,丰果期每年纯收入预计108万元。
三、发展模式(1)“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兰溪村西施柚产业共建园)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见证下正式签约。该项目积极借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春风,由兰溪经济合作社和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成功签约和落地建设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决策的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和具体行动。该项目(兰溪村西施柚产业共建园)总面积50亩,总投入72万元,其中,兰溪村占股60%,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40%,3年后可挂果产生收益,丰果期每年纯收入预计108万元,给兰溪村提供了致富奔康的好路子好盼头。
(2)“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经营方式,“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经营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柚子质量与口感进行严格把关。
2016年,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河源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优良水果种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2017年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共同建立河源市绿天地优稀水果试验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基地以培育及种植示范推广新品种蜜柚为重点建设内容,主要推广种植西施柚、红宝石两大品种。
(3) “政银企”农业免抵押金融产品
在2014年,邮储银行就与灯塔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开启了“政银保”“政银企”“农村致富领航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项目,对示范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村致富领航人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享受“政银企”农业免抵押金融产品,市绿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扩种了上千亩西施柚。1日,记者在该公司东源县双江镇兰溪村种植基地看到,新种上的4万株苗长势良好。作为集种植、苗木培育、推广、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该公司目前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新品种蜜柚5000多亩,带动1000多户农户增收。
四、经验借鉴(1)农旅结合,产业融合发展
双江镇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目前水果产业面积达7000多亩。该镇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乡村振兴和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红利,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种植业,培育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水果特色镇的打造上来,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双乡镇通过“古驿道+特色农产品+全域旅游”的模式来推广农特产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一产种植、二产深加工、三产农旅融合”的三产联动持续健康发展。
(2)品牌宣传活动,多样营销途径
整合乡村品牌产品、旅游节庆资源,结合影视、活动、节庆、文化、故事和新型元素,联合拓展营销途径,推广当地的优质农产品以及旅游休闲产品,形成品牌联动效应。如开展东源县双江镇第三届“状元瓜”推介会暨等活。
(3)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品牌推广模式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通过瓜果品尝、瓜雕展览拍卖、大胃王比赛、泼水节以及歌舞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向市民展示双江镇优质农特产品,进一步提高当地特色水果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家庭或团体认购的家庭果园经营模式
绿天地蜜柚种植基地实行的是家庭或团体认购的家庭果园经营模式,基地以1棵柚子树为一个单位,推出首付1万元,持有10年的使用权+采摘权,每年每棵只需上交100元管理费。据悉,这是河源市首家以此种认购模式经营发展的公司,在传统经营模式中注入了新元素。
内容来源于网络
中农大规划设计院一村一品研究小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东源县2021年一村一品,东源县半江镇西溪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4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