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的苏格兰历史上,约翰·劳(1671-1729)可以说是最富戏剧性的一位。他出生在苏格兰,但他在法国出了名。在纸和墨水的帮助下,他让高卢公鸡哭了。有人称他为流氓赌徒,有人称他为“纸币之父”,《千年金融史》的作者威廉·戈兹曼称他为“最有野心的金融设计师”。那么,约翰·劳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死里逃生
约翰·劳于1671年4月21日出生在爱丁堡的一个金匠家庭。在17世纪,苏格兰金匠可以被视为非正式的银行家,他们可以接受存款,并向储户出具一种“金匠收据”。这些票据可以视为现金。
约翰·劳很早就显示了他的数学天赋。14岁时,约翰开始学习银行业,尝试家族生意,但他并不乐意像弟弟一样继承父亲在爱丁堡的生意,更喜欢在伦敦四处游荡。他数学发达,精于计算,善于交际,很快就找到了最适合的职业——赌博。
赌场得意,爱情不失意。迷人的女人约翰·劳在伦敦的闺房里进进出出,很快成为许多女主角的枕边人。他爱上了一位名叫伊丽莎白·汉密尔顿的女士(后来成为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情妇)。1694年,他与伦敦著名的花花公子爱德华·威尔逊进行了斗争。约翰·劳的才华不仅体现在爱情和赌桌上,还体现在战场上。在决斗中,他用剑刺死了爱德华,并被监禁和判处死刑。
约翰·劳本来就是从生到死,爱德华·威尔逊相当有社会地位,他们的亲戚非富即贵。他们强烈要求处死约翰·劳。然而,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成功逃出了南华克监狱,从伦敦逃到了阿姆斯特丹。
苏格兰人在欧洲大陆也是如鱼得水。在花都巴黎,他先是勾搭上了已婚富婆凯瑟琳·塞格纳(Catherine Segner),两人游遍欧洲赌场。他洗白了很多赌场庄家,为自己的财富赢得了第一桶金。有人称他为幸运的赌徒,但当人们观察他丰富的经历时,他们得出结论:
“没有人比他更精通计算和数学。他是英国第一个煞费苦心研究概率的人。他想出了为什么掷骰子时7比10或4比7比8或6比5的概率更高,并在掷骰子时进行了演示。正因为如此,他成了当时最杰出的赌徒。”
作为“最杰出的赌徒”,约翰·劳凭借他的数学头脑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当他想回到苏格兰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说话轻描淡写的杀人犯,而是一个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此刻,他坐在宝马车里,身边有美女相伴,完全可以退隐到春天的森林里,像当时的贵族一样,游走在地中海买下一大片土地,过上富裕而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苏格兰人的野心显然不仅限于茶几。
约翰·劳的肖像
老先生的计划
1705年,熬过了起诉期的约翰·劳回到了苏格兰。当苏格兰和英格兰为“联合法案”讨价还价时,约翰·劳发表了《论货币和贸易——关于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提出建立苏格兰国家银行,发行以房地产或其他资产为担保的纸币。
亚当·斯密曾把他的观点概括为“劳先生的计划”。斯密指出,老先生认为国家的财富在于货币,金银的价值可以随意决定,取决于法律和契约。他认为价值观可以写在纸上,比钱好。他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是极大的便利,因为政府可以为所欲为。政府有权招募士兵,支付薪水和任何费用。
至于约翰·劳的具体做法,亚当·斯密的结论是:老先生认为可以用其他方法创造货币,即发行纸币。为了经营这项业务,他建议在爱丁堡开一家土地银行。他认为,土地银行只需要准备3万英镑现金就可以满足小额需求,此外,还可以发行以土地为基础的纸币。老先生还以每两亩耕地发行一张面值相同的纸币。当出现特殊需要时,可以一部分用货币支付,一部分用土地支付。他相信,这样一来,苏格兰的所有土地很快就会像20先令的钞票一样转手。
关于“劳先生的计划”,亚当·斯密称之为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性质的“许多不准确之处”。他分析,如果苏格兰每年的地租收入为500万英镑,按照20年的收入,苏格兰土地的价值约为1亿英镑。这样,苏格兰将拥有1亿英镑的货币。如果流通中实际只需要100万镑货币,那么就会有9900万镑无用货币,因为它不能在国外使用。钱这么多,却不能比以前多养活一个人,因为衣食住行的手段不增加。另一方面,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会比现在高99倍。
约翰·劳的纸币救国理论在苏格兰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忙于合并的苏格兰议会忽视了银行家的异想天开,因此约翰·劳不得不返回欧洲出售纸币。卢森堡大公听了他的推销后哈哈大笑:“我们的国家太小,容纳不下你的宏伟计划。我也是欧洲最穷的国王,我受不了破产的风险。但我认为法国人会对你的计划感兴趣。你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哭泣的公鸡
卢森堡大公为约翰·劳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1715年至1723年,法国处于奥尔良公爵摄政时期。这个纨绔子弟既没有治国的才能,也没有保家卫国的谋略,但他并不缺乏花钱和花钱的能力。再加上“太阳王”路易十四留下的巨大损失空,法国陷入了巨大的财政损失空。
约翰·劳的到来给四面楚歌的奥尔良公爵带来了一线生机。他向公爵提议,在法国建立一家银行,根据库存的金银发行纸币,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促进消费和生产。随后,银行用存款进行投资,赚取股息。约翰·劳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按照计划去做,不仅能弥补国库空的巨大损失,还能有丰厚的分红。奥尔良公爵很欣赏约翰·劳的建议,称其为“一个能从他身上获得很多灵感的人”。
在奥尔良公爵的支持下,约翰·劳开始放手了。不久,劳埃德私人银行成立了。银行开业之初,信誉极好,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时贴现成金币,也可以用银行发行的纸币缴税。对于吸收的存款,约翰·劳将其投资于密西西比公司,这是一家位于北美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特许经营机构。该公司从法国政府手中获得了在北美的贸易垄断权,其股票成为投机者的最爱,股价一路飙升。法国人对密西西比公司的热情留下了许多轶事。
有一个轶事,一个仆人按照主人的指示,以8000法郎买卖了250股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当仆人到达交易所时,股价已飙升至10,000法郎,仆人从中侵吞了2,000法郎,成了富翁。另一则轶事说,在密西西比州的股票热潮达到顶峰时,股票很难找到。一位女士为了获得公司的股份,不惜指使马车夫驾驶宝马车,冲撞老先生的马车。她趁机呼救,要求博老下车。然后,她想尽办法,直到老答应给她配股。投机者与日俱增,老居住的巴黎Campoy大道租金一度涨了几十倍。在炒股热潮最高涨的时候,交易所外有一群长时间驼背的人,他们愿意躺在地上让投机者在他们的背上填写股票购买文件。
关于密西西比公司的漫画
约翰·劳的成功离不开法国的土壤。当时法国的税捐很多,金属货币的价值被政府操纵,随意贬值。然而,约翰法发行的纸币信用良好。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价值基本保持稳定。相比之下,人们开始逐渐增加对纸币的信心,纸币可以用来纳税,使其可信度不断提高。就这样,约翰·劳发了一笔横财,惹得法国政府十分眼红。不久,法国政府将劳埃德私人银行改组为皇家银行,并将苏格兰人推上了金融总督的宝座。有了“印章”,约翰开始施展拳脚,发行大量钞票。1720年底,法国流通的纸币达到30亿锂,而皇家银行的储备只有7亿锂。王室趁机还清了路易十四留下的巨额债务。在赚了很多钱的同时,约翰成了拯救法国财政的大英雄。
可惜繁华会衰,好景不长。早在1720年,当人们发现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远远超过金银等硬通货时,便涌入银行,要求将纸币和股票变现。这个时候银行拿不出相应的黄白之物,让银行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更糟糕的是,密西西比公司在北美的发展受挫,支撑回归的资金链也断裂了。
约翰·劳的神话破产了,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及其政府拒绝承认,约翰·劳只好仓皇出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曾经的千万富翁商人离开时只带着皇家银行发行的800张锂钞票。
约翰·劳走了,留下一地鸡毛:大批中产阶级宣布破产;平民失去了他们的养老金定居。吕一民先生在《法国通史》中指出:“由于这一事件,法国人长期不信任银行的股票和纸币,这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1729年3月21日,还差一个月就满58岁的约翰·劳死于肺癌。去世前,他因为赌博失去了所有的家财。死时又穷又病,一无所有。
劳埃德银行发行的纸币
关于约翰·劳的失败,亚当·斯密评论说:“劳埃德的非常计划基于以下两条原则:一个国家的财富在于金钱;金钱的价值可以由人们的同意来决定。根据这两个原则,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将货币的概念与纸币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促进国家的繁荣,并使政府能够取得货币所能产生的任何成就。劳埃德的计划绝不是一个卑鄙的计划。他真的相信他的计划,他被自己骗了。”史密斯对劳的失败感到有点遗憾。他感慨地说:“有些人以为他从这个计划中赚了很多钱,但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如果奥尔良公爵多活几天,劳埃德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因为他们已经同意再次使用他。既然公爵已经死了,他们认为不执行这项决议更合适。”
从目前的经济角度来看,约翰·劳的纸币救国失败的原因在于:纸币是一种流通的东西,它存在于国家信用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信用的支持。然而,在18世纪,法国本身也深陷经济困境。从太阳之王路易十四、奥尔良公爵,到宣称“只要我一死,就会有可怕的大洪水”的路易十五,都是无能又玩得好的政客。上层阶级的奢侈和下层阶级的悲惨,加上连年战乱,不断侵蚀着国家的信用基础,使得法国无法为纸币的发行提供坚实的信用保障。此外,约翰·劳纸币对应的资产是苏格兰的土地和法国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份,这两者都是高风险的。一旦资产泡沫破裂,纸币将无所依靠。17、18世纪,郁金香泡沫和南海的企业泡沫,以及密西西比泡沫相继在欧洲大陆出现,可以看作是没有坚实的底层资产的金融狂热的后果。约翰·劳吹大了密西西比公司的巨大泡沫,但他自己也戳破了这个泡沫。
赌徒也好,银行家也罢,历史没能给约翰·劳的一生下定论,但这位苏格兰银行家却深深地改变了历史。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苏格兰史︱从死囚犯到财政总督的约翰·劳和他的纸币计划":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2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