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服务“量体裁衣”精准施策 让“小枸杞”成为“大产业”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服务“量体裁衣”精准施策 让“小枸杞”成为“大产业”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人民网

“天下第一宁夏,天下第一中宁枸杞”。作为宁夏“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中宁县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农村富民工程。截至目前,全县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3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超过198亿元。全县农民枸杞产业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小红果能量大。中宁枸杞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近日,人民网记者跟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查组,探访中宁枸杞产业一线,探寻一点点红色枸杞变身“枸杞红”富民的故事。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卫监管分局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枸杞产业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全力支持枸杞产业做优做强,助力中宁枸杞品牌优势提质增效。”采访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卫监管分局副局长刘雪华说。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解决枸杞产业融资问题

初冬,枸杞采摘季已过,但位于中宁红柳沟枸杞小产区的西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赞庄园)的车间里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着枸杞的深加工和包装。

工作人员正在包装瓶装枸杞原浆产品。人民日报记者杜摄

每年七八月份枸杞进入采摘期,西赞庄园也迎来用工旺季。“人最多的时候,庄园里有2000多人在采摘,一个采摘工月收入6000元左右。由于采摘者多为外地农民,所有采摘费用都需要现金结算,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西赞庄园市场部总监张书彦表示,2022年6月枸杞采摘季即将到来,西赞庄园仍有1000万元采摘费缺口无法解决。地里的万亩枸杞不按时采摘将面临巨大损失。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西赞庄园新建的厂房已经使用,由于无法办理产权证,无法办理抵押贷款。但是西赞庄园的52万亩枸杞地已经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目前还没有抵押。我们创新担保方式,办理了1000万元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石嘴山银行中宁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刘雪华介绍,为解决融资问题,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卫监管分局指导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为枸杞产业提供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符合枸杞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目前适合枸杞产业的金融产品有60多种。例如,中宁印青村镇银行针对缺乏抵押物的经营主体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服务;石嘴山银行中宁支行推出“枸杞贷”可借可还、可循环使用的线上纯信用贷款品种,有效解决了枸杞种植、流通等领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短期流动资金融资问题。

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卫监管分局联合地方金融局开展“六权”改革,支持重点特色产业监管,推进枸杞林权权利抵押。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们以林权林地抵押担保的方式,为早康枸杞投放宁夏首笔10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创新采用‘园林+地上生物资产’抵押担保方式,为西赞庄园投放1000万元林权抵押担保,有效支持了枸杞产业发展。”农行中宁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挥供应链金融为枸杞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走进中国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不少外地采购商正在展位前采购枸杞。在中宁向鹏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的展台上,一条写着“中宁印青村镇银行‘货易贷’合作平台”的横幅格外醒目。

买家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购买枸杞。人民日报记者杜摄

“针对枸杞贩子销量大、资金需求旺盛、资金使用频率高、无有效资产抵押的实际,我们开发了'易货贷'贷款产品,与平台公司签订'易货贷'担保合作协议,平台公司推荐其上游客户,银行向该客户发放'易货贷'担保贷款,缓解了枸杞收购、贩运流动资金贷款问题,实现了贩子、平台企业、银行三方共赢。”宁夏中宁村镇银行副行长张告诉人民网记者,该贷款产品通过以枸杞原料或成品作质押、产业链企业互保等方式,先后支持了宁安宝、早康枸杞、永寿堂中药、齐翔生物、鸿运兴生物科技公司、宁安彩印等县域涉农企业,主要解决了企业在枸杞流通、深加工、R&D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在交易旺季,枸杞商贩卖得多,急着用。有了‘易货贷’这个产品,我们公司的合作客户几天内就能拿到贷款,真是及时。”平台公司负责人张天宝说。

这只是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努力的一个缩影。“我们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支持枸杞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银行机构聚焦重点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客户,灵活运用枸杞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其上下游客户,为枸杞产业提供全方位信贷支持,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刘雪华说。

在政策引导下,多家银行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解决枸杞收购、贩运、加工短期流动性需求大、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我们推出‘保理e融’、‘e账通’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的融资潜力。依托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采购订单和销售舱单建立供应链商圈,延伸融资产业链,为枸杞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增添助力。”农行中宁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保险保障提高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中宁红柳沟的万亩枸杞园。人民日报记者杜摄

刘雪华表示,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卫监管分局持续引导保险机构构建产量和价格“双保障”机制,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今年10月底,辖区内政策性保险已覆盖16.59万亩,提供风险保障331.945万元;价格保险覆盖1.77万亩,提供风险保障9900万元;为采摘工办理保险258份,提供风险保障3.76亿元;为货物运输提供风险保障8.89亿元。

“近年来,由于暴雨、暴雨、洪水等灾害,中卫枸杞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据PICC P&C中卫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公司投保政策性枸杞保险13.8万亩,为中卫3605户枸杞种植户提供了2.76亿元的风险保障。截至2023年11月,已支付补偿款1518万元,惠及3605户。

平安产险中宁支公司借助科技手段推出附加险服务,开发了“中宁枸杞大数据平台”,用户可在平台上随时掌握枸杞生长和天气变化情况,实时监控病虫害;开发枸杞溯源动态二维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保护中宁枸杞品牌利益;结合中宁县枸杞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2021年8月签订宁夏首张枸杞价格保险和全成本保险保单,共为2.44万亩枸杞提供风险保障14807万元,其中枸杞价格保险赔付536万元,进一步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下一步,我们鼓励保险机构争取相关财政补贴,引导农户参与其中,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各类保险机构提供多元化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和推广保障更全面、保费更低的财产险、运费险、价格险等产品,增强枸杞产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打造涵盖行业保险、意外险、信用险等风险的‘一揽子’保险产品体系,增强企业和农户的风险信任,帮助枸杞全产业链实现储存安全、运输安全、交易安全。”刘雪华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服务“量体裁衣”精准施策 让“小枸杞”成为“大产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8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