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界推出“2023金融领域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旨在褒扬企业乡村振兴服务典型,提炼传播经验做法,引领中国乡村振兴事业。以下是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乡村振兴案例:
一.案件背景
面对大银行下沉的竞争压力,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分析市场形势,顺应竞争态势。通过“做小户、做小本、做农户”的思路,通过做小事、扩户来弥补客户竞争和利率的劣势,尝试“变道超车”。
二、主要实践模式及亮点
天津滨海农商行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推进行动,坚持市场定位,强化战略执行力,大力推进村通授信,采用“政银合作”、“无感授信”、“产品定制”等加法公式,拓展“村通授信”解决农户金融问题的新路径。
(一)整村信用+政银合作,增强组织保障
政银合作助推全村信贷工作。天津滨海农商行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农业网点多的优势,通过村两委推荐、总行牵头绘制示范村作战地图等多项措施,引导经营机构加强与辖内村委会合作,以行政村委会为单位对全村授信,摸清村底数,全面掌握村情。
(二)整村信用+无感信用,增强机制保障。
“无感授信”是对乡村客户的授信,与客户零接触。滨海农商行主要采用认真筛选、背对背评价的方法。通过村委会的推荐和“背对背”评估向村里的客户发放信贷。俗话说“好质押不如好人品”,只有社会评价好的客户才能纳入全村的信用范围,加强信用风险防控的机制保障。
(三)整村信用+产品定制,提升信用保障。
“整村信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贷款客户的有效增长。为解决农村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天津滨海农商行将“两权”、大棚、农机、生物资产纳入抵押范围,推出系列乡村振兴贷款,提升“整村信用”信用。
乡村振兴贷款产品面向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农业规模化经营企业,突出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优惠、担保灵活等特点。农户最高可贷1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贷1000万元,充分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资金需求。天津市蓟州区某蔬菜种植公司通过乡村振兴贷款产品和大棚抵押获得400万贷款融资支持,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求。
乡村旅游贷款产品面向服务区域,符合信贷准入条件并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为借款人提供农家乐、精品民宿升级改造和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担保方式灵活,可采用信用和担保方式;贷款期限长,最长贷款期限5年;贷款额度高,单户最高可贷300万元。冀州某农家院通过无抵押、三年期限获得100万资金支持,用于农家院改造升级。
第三,结果和效果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继续下沉服务重心。整村授信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覆盖54个行政村,授信总额2.54亿元,通过乡村振兴系列贷款投放30余户近千万元。切实解决农民资金问题,有效落实市委乡村振兴推进行动,为天津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第四,经验与启示
天津滨海农商行通过“政银合作”、“无感授信”、“产品定制”等方式,有效强化组织、机制、信誉、保障,促进了整村授信的有效实施,取得了实效。
本文来自金融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商银行乡村振兴工作案例,村镇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7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