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北京报道。
自2022年底,银登中心官网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豹监管办备忘录〔2022〕1191号)以来,继续深化不良贷款一户对公转让试点工作和一批个人不良贷款,除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和城商行外,均已“加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大后,江苏江南农商行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开展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农商行。此外,江苏紫金农商行也于近日发布了《2023年第一期个人坏账转让项目招商》公告。
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在银登中心的开户数也大幅增加。
银登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已有45家农村金融机构在银登中心进行不良贷款开立审批和转让业务账户登记。从地域分布来看,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开户数量最多,共有38家农村金融机构开户。除了江苏紫金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杭州联合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广东龙川农商行、上海农商行、河南新乡中原村镇银行也在银登中心开户。
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批量转让不良贷款的农村金融机构增多,未来将带来更多的转让项目和更丰富的资产类型。”
首个资产包实现溢价转让。
据悉,江南农商行首个人力不良资产包拍卖成功,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竞拍。经过26轮竞标,苏州资产管理公司最终中标。该资产包是个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范围扩大以来,全国农商行首次中标。
江南农商行披露的《2023年第一期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显示,在银登中心平台上,公开拍卖其持有的360户、419张信用卡的不良贷款资产包。该资产包未偿还本金总额7168万元,未偿还本息总额9814.9万元,均为信用卡不良贷款。
自2022年12月第二次扩大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以来,新纳入试点范围的中小银行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比例不断提高。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一位此前在西部地区工作的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农商行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会经历一个从小包装试水到大包装快速转让的过程,第一批不良贷款的资产质量肯定会是比较优质的资产包,溢价转让的概率比较大。”
据悉,自去年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大以来,江南农商行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在银登中心完成开户,并与各资产公司进行业务接洽。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笔人力不良贷款打包集合、对账、拍卖,成为全国农商行人力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中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这次资产包拍卖最终实现了交易溢价,是中小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
继江南农商行实现首批不良贷款吃螃蟹后,江苏紫金农商行的不良贷款分包也于近期公开招商。
4月14日,江苏紫金农商行2023年第一笔个人不良债权转让项目投资公告显示,资产包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债权总额1849.85万元,其中本金1522.37万元,利息327.48万元,资产包债务人62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京。其中,未偿还本金占98.63%,涉及债务人61家,一年内逾期22家,贷款本金556.02万元;逾期一至两年的有26户,贷款本金605.9万元。
从目前农商行在银登中心的开户数增加情况来看,农商行参与不良转让的热情超出了此前业内的预期。在已开户的农村金融机构中,不仅上海、广东的总行农商行,甘肃省的部分农村信用社也已开户。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也符合业内多位专家的共识:不良贷款“越来越不值钱”。从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的试点中来。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12月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63%,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为3.22%。总体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仍然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加大不良审批力度
记者了解到,以往中小银行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只能针对对公资产进行,但一旦个人客户发生风险,处置方式相对简单、缓慢,已逐渐成为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瓶颈。
此外,中小银行资本水平普遍较低,出售不良资产意味着不良率显性化,需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高拨备率,可能引起监管关注,被降级。
鉴于上述原因,农村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转让方面一度停滞,但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引导和地方专项债务的支持下,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呈现进一步加速的趋势。
银登中心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业务规模为63.3亿元,项目数为44个。2022年一季度业务规模70.8亿元,项目50个,业务同比下降。
然而,农村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正在逐步提高。2023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方结构数据显示,农村中小银行转让规模为1亿元,占比1.6%;从业务类型来看,农村中小银行批量个人业务项目数占比3.7%,批量个人业务业务规模占比1.9%。从受让方结构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数量为12.3亿元,占比19.4%;地方资产管理公司51亿元,占比80.6%。
值得注意的是,个贷不良资产包如何定价是业内最为关注的内容。一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指出,“评估不良贷款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分析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对于不良贷款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还款意愿而不是还款能力。多维度细化用户信息,通过用户数据画像拆解还款意愿,结合资产包数据的共性特征,可以大致预测资产包未来的还款率和回收周期。
价格走势方面,2023年一季度,大宗个人业务平均折现率为2.7%,本金回收率为7.9%。
对于2023年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不良情况,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报告中指出,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加大贷款核销力度,有效降低了不良率指标,但由于前期加速增长,仍处于3.3%的高位,压力下降形式依然严峻。近年来,整体不良率的下降得益于银行经营业绩的改善和信贷投放的逆周期扩张,但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努力。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2021年以来银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不良贷款的真实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破冰,个人不良优贷款批量转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0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