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湖南 脱贫攻坚成就展,湖南脱贫标准2020年达到多少元

湖南 脱贫攻坚成就展,湖南脱贫标准2020年达到多少元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编者按:庆祝十九大,我们用新闻的文字和键盘,印证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好日子是如此触手可及;庆祝十九大,我们以叙事的镜头和姿态,记住伟大中国梦的湖南篇章是如何在全省人民共同的梦想追求中绽放的。我们收获,我们快乐,我们感恩,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时,“共庆十九大梦想绽放”也是湖南省第六届网络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汇聚新动能。今天在梦想篇推出了“誓与贫穷说再见”。

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美景。

在湘西花垣县鸡尾镇夜郎坪村,村里组织了“庆祝丰收,手抓稻鱼”,呈现出“向涛鱼肥”的喜人景象。

在隆回县桃洪镇景芝村,新铺设的自来水管道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帮助解决了饮水问题。

舞钢市湾头桥镇泉塘村刘,春节前夕搬进了新家,醒目的“住新居,感党恩,改旧貌,创伟业,靠国家政策共筑中国梦”。

红网记者维利报道。

“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会全面建成小康”。打地板的话表达了他全面脱贫的决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明确提出“脱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中国新一轮向贫困宣战的伟大实践开始了,湖南率先。我们看湖南脱贫,看的是“责任”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67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3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6.36%。

目标正在一步步逼近。2016年底,51个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70元。

小康答卷正在写。全省力争到2019年贫困县2020年底全部摘帽,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步脱贫。

“一瓢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忍则忧。”我们今天的脱贫故事,就是从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开始的。

脱贫致富,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

脱贫攻坚的答卷上,“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美是普通人的想象。

在湖南偏远贫困的山区,一些小村庄依然是“人生于斯,长于斯,长于斯”,很多老一辈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在一些贫困的村庄,因为交通不便,孩子上学要翻越一座山,妇女分娩时去医院也是很远的路...教育、医疗、交通、增收等民生呼声与日俱增。

扶贫怎么解决?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佳壕说,产业发展是扶贫的关键。只有找到产业发展的路子,扶贫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湖南有8000 (6923)个贫困村,这意味着每个村都要想办法发展自己的产业。

帮助贫困农民创业。家庭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元。两年前做老王是不可想象的。2016年底,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吴昕村的贫困户老王,通过养殖黑山羊、肉牛、鸡鸭,收入7万多元。他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业成功让贫困户转变为致富带头人,如今45岁的老王发展势头强劲。

不仅仅是个别贫困户致富,贫困村的整村脱帽才是发展目标。为扶持贫困农村发展产业,贫困户通过“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脱离贫困。

在湖南省资兴市,“一村一品”到处推广全域旅游,推动全域旅游扶贫。“现在道路四通八达,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资兴市旅游局局长廖说,资兴坚持旅游激活产业,产业支撑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已经成为应有之义。

在以桃花为特色的白浪镇刘秀村,举办桃花节,引导农民增收致富。旅游业发展前,农民摘桃子,摘到市场上卖2元一斤。现在游客来村里采摘购买,可以卖到8元一斤。水南村农民在高山稻田养鱼,一斤才几块钱。“旅游开发后,现在米鱼30多元一斤。村里养了几百亩鱼,一下子解决了收入问题。”

资兴市很多村子都在发生这种情况。

除了旅游,还有电商村。2016年9月24日,一辆大型冷藏物流车首次驶入距离该镇140多公里的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番田村。村民们第一次这样卖牛:工作人员现在把牛杀了,然后把牛肉装在小袋子里,提取空,贴上条形码,放进冷藏物流车。辰溪县下大力气开辟电商扶贫快车道,帮助贫困群众跑上“E”路。

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经商。不仅是贫困地区,湖南还从省市县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进行精准帮扶。全省8000支驻村扶贫队,63万名党员干部与187.3万贫困户“结了贫亲”,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结对帮扶,为贫困地区创业吸引了人才。

脱贫致富,坚定精准扶贫。

“让游客有看头,普通人享受甜头。”这是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发展的要求。是“精准扶贫”一词的发源地,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复制的经验。十八洞村以问题和问题为导向,实现有针对性的精准。如今,这里的扶贫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十八洞村》。

通过党建引导,解放了思想,利用湘西民族原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旅游五大产业,帮助贫困人口连根拔起。

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说:“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一地一策,一户一规划。”

在坚定不移精准扶贫意识、精准脱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湖南从高水平、强有力、有成效三个方面先后推进。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全面实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二是精准扶贫,完善思路,调整政策,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三是精准管理,改革扶贫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重点突出“五个突出”: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突出低保“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突出培育产业的“强扶”;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突出教育培训“穷根”;针对一方居住条件特别恶劣、水土保持较差的贫困户,突出搬迁“穷窝”,防止帮扶措施“脱靶”。

脱贫致富是改善民生的关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句话很简单,却充满了很多挣扎。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共同愿景。“富裕幸福新湖南”的建设包括人民的富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幸福是最高价值,民生是最大政治。”穷人的衣食住行、工业、教育、保健、医疗“八字经”怎么读,湖南对此有所提倡。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发展要求,湖南下大力气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

“当我搬进新家时,我再也不用担心半夜被吓到了。”平江县长寿镇塘段村宋兴龙的老房子,以前是在悬崖上,下大雨随时可能倒塌。下雨的晚上,孩子们被吵醒,藏在外面过夜。2014年12月,在鞭炮声中,宋兴龙等81个家庭幸福地搬进了新居,永远告别了提心吊胆的日子。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完成搬迁4.9万人;“十三五”期间,将搬迁80万贫困人口。相比之下,搬迁任务增加了16倍,可见决心之大。

湖南易地扶贫搬迁也出现了“平江模式”和“武冈模式”。搬进新居后,通过发展产业,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没想到还没入学,学校就给新生发了专项补助。”2017年8月10日,桃源县齐河镇涌泉村的楚敏很激动。当天,中南大学副校长张江华来到她家,为新生送去2000元特殊困难补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不断加大教育扶贫的投入力度和覆盖面,构建完善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环节的学生资助体系。五年来,发放各类助学金197.06亿元,资助学生1859.65万人,有效解决了因贫辍学问题。51个贫困县全部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雨露计划”五年培训转移贫困家庭16.5万余户,直接带动50余万人脱贫。

扶贫,交通先行。一条条服务乡村旅游的“特色致富路”、旅游发展路、扶贫路延伸到大山深处。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曾有光说,该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强整村扶贫公路建设。去年修建扶贫公路607公里,让95个贫困村的柑橘、葡萄、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山外。今年,该县将继续硬化通祖公路1000公里左右,为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之路,不让任何一个地区因为交通而掉队。”五年来,全省交通扶贫覆盖面从41个县市扩大到51个,1150个乡镇实现100%通畅,22919个建制村实现99.9%通畅,有效带动了全省561万贫困人口脱贫。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了“山外两个世界”的落后局面。“精准发力”,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省100%自然村通的目标,到“十三五”末,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脱贫致富,坚持改革活力。

2014年,湖南贫困人口682万,全国第五。湖南作为682万的贫困对象,有350万人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产业发展是开放扶贫的核心,也是增加人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过去在产业发展中,经常出现“扶富不扶贫”、“年年扶贫”的现象,产业无法做大做强。如何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湖南成功走出了一条“四带四”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一张响亮的名片。

变过去的漫灌为漫灌。

改革的思路是,首先针对贫困人口,调整产业扶贫政策,确保资金跟着贫困户走。其次,改革帮扶方式,组织贫困农户跟着能人搞项目,进入市场。最后,创新金融服务,打破资金瓶颈。针对贫困农户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贫困农户量身定制了“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扶贫小额贷款新模式。

麻阳苗族自治县率先试点小额信贷扶贫。兰村乡王源村金融扶贫产业示范园,如今生机勃勃:藤架下,种着红心猕猴桃;温室里长满了黑木耳。一边修剪,贫困户周告诉记者,他从麻阳农村商业银行兰村支行贷款4万元入股海天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他拿到了3200元的分红,加上劳务收入,一年收入两万多。在王源村,共有53户贫困户贷款153万元投资金融扶贫产业示范园,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梦想。

对金融自来水滴灌的贫困户,小额信贷已覆盖全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市、区)。截至2017年8月底,全省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26.5亿元,直接帮助35.7万贫困户发展生产,帮助我省千千万万贫困家庭走出贫困沼泽,走上小康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拓宽了路、通了灯、通了好水,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和贫困群众挥手告别...一桩一件小事的小变化,一群普通人在扶贫名单上签字。农村环境更干净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更愉悦了。这些变化温暖了驻村干部的心,也让广大党员干部对脱贫更有信心。这一切都是因为“精准扶贫”敲开了贫困村致富的大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湖南 脱贫攻坚成就展,湖南脱贫标准2020年达到多少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76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