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相信我们农民也能拿到分红,加上富硒米的收入,我今年就能脱贫了,不用等明年了!”12月11日,卫龙区大坡镇叶村贫困户邓子康拿着刚领到的2000元分红激动地说。
当日上午,卫龙区大坡镇叶村村委会驻地热闹起来,龙头企业梧州市康铭农业发展中心在这里举行了贫困户股份分红仪式。
金融支持有助于摆脱贫困
“委托管理、固定分红”是卫龙区推进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该区选择了十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引导贫困户利用信贷资金投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发展,金融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民获得分红。梧州市康铭农业发展中心吸收100户贫困户贷款500万元入股。对于企业来说,缓解了资金压力,可以快速扩大经营规模,盘活资金链。目前,公司已向贫困户发放分红20余万元。在大坡镇叶村,贫困户魏培明一家三口,两个儿子都在上大学,家里缺劳力,经济捉襟见肘。今年,他从苍梧信用社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成为企业的股东。“每年有4000元的分红,可以连续分三年。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生活费。”魏培明说。
据了解,2016年,卫龙区4500户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贷款2.05亿元,其中龙头企业委托贷款3219户,共计16095万元。目前,3219户贫困户共获得委托经营分红623万元。金融支持带动450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特色产业形成支柱。
“我家种了3亩多富硒晚稻,收成1500多斤。公司到村里收购,每卖3.2元一公斤,赚了5000多元。”在大米收购点,贫困户李数着钱高兴地说。
在大坡镇叶村,当地利用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资源,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骨干党员+农户贫困户+循环利用”的模式,建设300亩连片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包括63户贫困户在内的270户种植富硒水稻400亩,成为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支柱产业。
据了解,卫龙区充分利用富硒土壤优势,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引进龙头企业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建立4个富硒优质水稻示范点和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循环利用”的模式发展富硒优质水稻生产。龙头企业免费提供优质水稻种子、农药、富硒肥料,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今年晚些时候,卫龙地区富硒大米总产量达到5000多吨,总产值1600万元。
做大产业,稳定增收。
卫龙区有马尾松、杉木、百香果种植、松树盆景培育、蜗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吸引了5000多户贫困户参与,贫困户覆盖率近90%。在产业发展的支撑下,该区成立了1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9家农林龙头企业。如今,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回购产品、出租出借农户流转土地、雇佣农村劳动力务工、吸收资金入股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尽快脱贫的途径。
此外,为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该区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投入634.7万元,给予贫困户2016年发展产业每户1000元奖励;投入820万元,为每个贫困村安排20-40万元奖励资金,在26个贫困村建设43个肉鸡养殖场,每个贫困村至少建设一个产业示范点,做到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人增收。
据初步统计,到今年年底,卫龙区14个贫困村4549户贫困户将有19873人贫困,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
五洲发布
五洲发博2015
▍来源:梧州日报
▍正文:潘朱明华千惠
▍图片:来自互联网
▍排版:郑宇华
-
合作、获奖、咨询请联系我们3865997。
电子邮件:1090816306@qq.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这里富硒稻、松树盆景栽培、田螺养殖等特色产业,覆盖了近90%贫困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59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