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全球化浪潮汹涌,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加剧,持续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引发了国内经济固有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困难。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整体不利的环境下,挺直腰杆,突破困境,创造“最佳发展实践”。
从中央的角度来说,当然渴望看到地方政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在经济发展上有所突破,创造出可供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的最佳发展实践。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的诞生和成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自2016年建设以来,经历了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演进,基层地方统筹推进的发展实践,通过改革探索创新,打破行政限制,形成了九城共建(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体”,最终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图:长三角G60科技走廊总体布局空
来源:长三角G60科技走廊总体发展规划
发展有没有成绩,要看硬数据。到2023年,G60科技走廊在9个城市建成以来,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增长25%,利用外资增长54.5%,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8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出口总额超过4.9万亿人民币。2023年前三季度,9个城市落地项目总投资达1.29万亿元。目前,G60科创走廊人口占全国的1/24,区域面积占全国的1/120,贡献了全国1/15的GDP。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1/15提高到1/12,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6万家,占全国的1/8,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10。100多家企业登陆科技创新板。在G60科技走廊的发源地松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已升至上海第一,工业产值第二,贸易第二。今年以来,合同外资同比增长62.4%,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的国情下,一个地方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精神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对G60科创走廊的实地考察,该地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抵制了“土地经济”的短期利益诱惑,选择了做实体经济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科技产业的道路。这种前瞻性的方向选择决定了G60科创走廊的发展基因,也决定了后续的发展路径,与此后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完全一致。更难得的是,G60选择从事科技创新产业,成为中国在逆全球化和国际地缘政治博弈背景下不得不坚持的发展方向,这也让G60科技创新走廊更容易成为承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
在选择了正确的路径和方向的前提下,剩下的就是坚持既定的发展实践。松江作为G60科技走廊的源头,提出了“改革开放道路,创新求实,务实拼搏”的发展精神。从七年多的发展实践来看,这十六字方针不是简单的宣传口号,而是坚持努力的自我期望和自我鞭策。此外,G60科创走廊高度强调和践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原则,努力营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氛围,让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路径选择和发展原则的确立给G60科技走廊的发展带来了好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松江区委书记程相民总结了G60科创走廊发展的“三个对冲”——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产业链创新链的完整性对冲全球产业变革的不确定性,以制度供给的精准性对冲市场观望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说,“三个对冲”不仅支撑了G60科技走廊度过了三年的疫情冲击,而且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事实上,立足自身发展,保持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也可能是一种全国通用的发展策略。
疫情过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复杂的阶段。传统全球化的碎片化继续扩大,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正在深入进行,全球投资和生产模式转向区域紧密型生产模式,过去相对自由顺畅的科技和知识流动也受到越来越多地缘政治的阻碍。面对新的形势,在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G60科技走廊实际上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如何在国际国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将是G60科创走廊在4.0时代面临的发展任务。
根据安邦智库研究员今年的调查,G60科创走廊也在不断变化,通过拓展development 空 room,规划新的开发平台和development 空 room,集聚高端发展要素,构建未来发展的“新基础设施”。
在拓展发展空 room方面,G60科创走廊不仅继续做好九城统筹和区域市场拓展,还积极配合和坚持国家战略。G60科技走廊的起点是连接上海和昆明的G60高速公路。在新的发展格局中,G60科创走廊从长三角9个城市向昆曼及东盟延伸辐射发展空并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今年11月8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老班列———G60”正式启动——以松江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为起点,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为纽带,将上海的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通过铁路、高速公路直达云南磨憨、墨锭港口,深入东南亚腹地,促进亚太地区跨区域资源的高效流通和配置。
在集聚高端发展要素方面,G60科创走廊也取得了新的实质性进展,一些国际级的科技要素、科研人员、科技企业和项目落户G60科创走廊。在集成电路领域,一批链主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链,许多核心技术公司正在聚集。目前,仅松江区就聚集了121家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大量企业形成集群发展态势,仅松江就聚集了近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此外,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和医学研究团队也开始落户松江区,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突破性的基础研究支撑。在人工智能领域,总投资450亿元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这是中国单体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枢纽。目前,已有84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落户松江。此外,在量子调控和量子信息领域,松江区也有科研团队。
在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新基础设施”方面,松江正在强化松江枢纽的重要支撑。高铁客运枢纽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通达长三角80%以上的主要城市,客流预计达到2500万人次。同时,规划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此外,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高级计算中心落户松江,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资源——计算力的载体,是典型的“智慧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G60科技走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会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地处经济发达、人才密集、产业基础好的长三角地区,先天基础很好。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再开发当然有“马太效应”。但客观来说,G60科技走廊也是从无到有,可以肯定地说,这条向西发展的跨区域走廊,如果不坚持和努力,肯定是建不起来的。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G60科创走廊的成就、经验、问题和挑战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大多数地方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的分析结论:在国内外各种复杂的形势和问题下,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去实践,突破创新,在不利的环境中创造优秀的发展实践,这对中国的发展更有实际意义。(来源:安邦咨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50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