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3月17日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位于汉口北部的热干面馆在黄婷婷的两家门店关闭了4个多月。在她为房租和工人工资发愁的时候,银行给她送来了“救助金贷款”。有了这笔贷款,商店得以重新开业。去年,黄婷婷在后湖新开了一家小吃店。
在崇仁路茶叶市场从事茶叶批发生意近20年的陆唐,去年也遇到了困难。因为生茶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涨,但批发价没有上涨。陆唐首次使用银行的商业信用贷款,跳过茶厂,直接去茶农那里拿货,降低了经营成本。
他们都成了银行的“客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在政府纾困贷款的推动下的“第一借款人”。
贷款从天而降,全程上门服务,不仅帮助他们缓解了资金危机,还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他们的“信用生活”从此诞生。
银行连门都没进,贷款就到了。
高先生在汉正街品牌市场做男装生意,是武汉阿逗服装商行的老板。8年前,他从福建来到武汉做男装生意。创业之初,他租了一个100多平米的店面。他的生意一直做得很顺利,偶尔会有资金困难向同行和朋友借款。去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上人气不足,资金链紧张。
这时银行和市场的工作人员上门询问是否需要银行贷款,政府也可以贴息。直到那时,他才第一次开始与银行打交道。
高先生说:因为我们在广州有自己的工厂,每个月的资金周转就要10万元。其实贷款几十万,作用不大。但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第一笔信用贷款最多只能20万。只要按时还贷,信用额度就会增加,第二年最高贷款可达50万。授信额度会逐年增加,关键时刻会派上用场。
在崇仁路茶叶市场做茶叶批发生意的陆唐也是福建人。他和妻子一起开店,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在武汉待了20年,我们还没从银行贷过款。以前遇到困难就找上游厂家借。他只是在商品价格上加了利息,比较贵,省事。”陆唐说。
但从去年开始,他的市场上出现了一家银行。“资料,手续都在市场办了,银行的门没进。这是我第一次申请信用贷款,最多只能申请20万。用不了多久钱就会到位。比想象中简单容易。”陆唐说。
“中国银行的纾困贷款利息一年只有4分左右,比我的房贷利息便宜多了。放在账上随时用,货随时收,解决了大问题。”陆唐说。
中国银行桥口支行消费信贷经理、何晓波工作室负责人何晓波说,疫情发生后,为了把救助政策送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手中,他们“主攻”了桥口区13个主要市场,为900多个小老板办理了“救助贷款”。“很多商户对最新的信贷政策缺乏了解,对网银操作心存畏惧,担心出错。”何小波说,银行信贷经理深入市场,教小老板申请贷款,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纾困贷款很受欢迎。
大数据“白名单”锁定“首贷账户”
在汉正街品牌市场遇到康军的时候,他正在教商户如何申请政府优惠。
他微胖的身材裹在浅灰色的棉袄和运动裤里,和西装革履的银行经理不太一样。他眼睛有点老花眼,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清电脑和手机上的字。他用一点力气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切换,耐心指导商家如何申请政府贴息。
52岁,曾经是汉正街一家基层网点的行长。后来网点撤了,他成了消费金融的客户经理。
“我进银行的时候,是企业找到了和银行有关的贷款。现在,我们正挨家挨户‘扫街’,寻找合格的贷款人。”康军说。
为了找到“第一借款人”,很多银行通过大数据形成各种“白名单”,供贷款经理遵循。
工行的“法宝”是快贷“白名单”。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普惠部负责人王翔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快贷白名单”产品,全面覆盖小微企业生产生活的各类场景。“小微客户在开户、缴税、收单、结算、资产等各种场景下留下的每一个足迹、每一次积累。可以作为他们的信用凭证,每一条记录都可以转化为信用,为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支持。”王翔说。白名单信息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更新的。符合工行快贷业务白名单的客户会自动推送到客户手机上,客户可以根据信息找到贷款经理办理贷款。
纳税“白名单”是在中行听到最多的。白名单的侧重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纳税“白名单”是通过税收收入、资金流向等数据勾勒出用户的经营行为,回答是否持续经营、是否按时纳税、是否守法三个核心问题。
中国银行桥口支行消费信贷部主任杨叶告诉记者,他们银行主要利用大数据形成的“税务白名单”。只要纳税信用良好,没有司法纠纷,经营两年以上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都可以显示在“白名单”上。
武汉农商行拿着“两张单子”作为攻击第一贷款人的秘密武器。《无贷款小微企业名单》、《无贷款个体工商户名单》,发掘融资需求,利用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贷、挂牌贷等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扩大首贷覆盖面。
随着“大数据”的锁定和客户经理的积极推动,很多银行的首贷户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截至去年12月31日,工行武汉分行当年小微首贷企业累计588家,占全部有贷款小微企业的22%。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为工普会新增客户833人,占工普会新增客户总数的21%。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已向433名首次借款人发放贷款49.39亿元。
增加“第一借款人”的数量是解决融资难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第一笔贷款」?首笔贷款是小微企业首次从金融机构获得经营性贷款。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获得“首笔贷款”有很多困难,但首笔贷款实现后,再贷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2020年以来,多个部门要求加强对“首贷客户”的服务。其中,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引导银行不断增加首次借款人数;中国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强“首贷客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小微企业新增“首贷客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客户”纳入内部考核指标。
增加“首贷”,就要解决“首贷难”。那第一笔贷款的难度是什么?据了解,第一贷款企业“缺乏信息和渠道”,第二是“征信少、评估难”,第三是“担保弱、风险高”。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主任詹再清表示,银行信贷人员之所以进驻基层市场,是为了拓宽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信息渠道,将信贷政策送到家。“信用少”的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大数据对比筛选出来。通过主动服务,让小微企业多一个伯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首次借款人的比例需要继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主任詹再清说,为了扩大更多的首次借款人,银行信贷人员走出银行留在市场,信贷资金像血液一样注入社会经济的微小细胞。
相关链接:
财政补贴政策将奖励“首贷户”
银行积极参与,企业得到实惠。
银行对“首次借款人”热情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对于首次借款人,省财政厅出台《湖北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对省级安排小微企业首笔贷款的金融机构,按当年新发放的普惠首笔贷款额的0.5 ‰给予奖励。
同时明确,普惠肖伟首笔贷款为单笔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且是在金融机构获得的第一笔贷款,即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无贷款记录的贷款。
(长江日报记者陈通讯员刘张伟实习生冯媛)
[责任编辑:吉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1年武汉银行房贷新规,武汉银行贷款利息2021最新利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44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