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谏光电(300269。曾有“千亿市值”梦想的SZ),在资本市场遭遇挫折。
这家深耕LED显示屏R&D和制造业的老牌公司,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并购危机。
为了扭转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局面,连谏光电近年来收购了13家公司的股权。通过大规模并购,连谏光电试图转型为一家数字营销传播企业。
然而,在“疯狂”的M&A之后,公司被拖入巨额商誉、涉嫌业绩造假、股价大幅下跌和市值缩水、大股东面临被质押平仓风险的泥潭。
近日,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因个人所持公司股份质押逾期而被动减持,减持股份数量为8.5万股,占总股本的0.01%。减少部分用于偿还与质权人相关的质押融资贷款。
7月25日,连谏光电证券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由于2017年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此前已通过审核的债券无法发行,银行断贷、借贷。因此,公司向各子公司借款,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解决流动资金。
高商誉
连谏光电成立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早期是中高端LED全彩显示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工程服务、技术支持、产品租赁在内的“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LED显示屏R&D和制造的老牌公司。
2011年10月,连谏光电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连续两年上市,业绩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营收增长,但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下滑。2013年扣非后净利润仅为900多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至-61.6%。
那时,连谏光电开始寻求M&A扩张。
2013年12月20日,连谏光电发布《以现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拟以8.6亿元购买何基伦等12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四川分时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时传媒”)100%股权。本次交易增值率达到738.48%,收购于2014年4月正式完成。公开资料显示,分时传媒从事户外广告业务。
连谏光电董事长刘在公开场合表示,收购分时传媒后,光电的主营业务结构将由LED制造转变为LED制造和户外媒体运营并重,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良好互动和协同。
分时传媒并表后,连谏光电2014年业绩大幅提升。2014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66%;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7倍多(737.5%)。
2015年,连谏光电投资约10.3亿元收购三家公司。其中,4.6亿元收购优拓公关100%股权,布局数字公关服务;4.89亿元收购伊势100%股权,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高端LED显示屏;7700万元收购精准聚焦28.4%股权,溢价率94.3%。
2016年,连谏光电一次性收购4家公司,定增19.6亿元。包括8亿元收购深圳立马88.8%股权,溢价率1245.93%;分别以3.64亿元、4.96亿元、3亿元收购华瀚文化、理塘营销、海洋传媒100%股权,对应的溢价率分别为1086.03%、733.53%、982.49%。随后完成全资收购丰德博信、上海成光、Xi安陆毅传媒、西藏卜式以及收购考拉网络16.02%股权。
此外,2017年,连谏光电并没有停止收购的步伐。公司先后完成收购蓝海狗14.08%股权、爱普新媒体100%股权、杭城潘静25%股权、artis ium 6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全资收购爱普新媒体的溢价率高达1554.09%。
据记者统计,2014-2017年,连续四年的疯狂并购,连谏光电耗资超过45亿元。
频繁的并购和定增,使得连谏光电的商誉和应收账款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其商誉账面原值由2014年的7.11亿元增加至2018年末的44.91亿元;应收账款的账面原值也从2014年的3.95亿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11.7亿元,2017年达到12.14亿元。
陷入并购的泥潭
在肆意的M&A和资本运作下,连谏光电营收高歌猛进,2015年市值一度突破100亿元,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连谏光电在实现同比增长约42%的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0%,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33.56%。2018年的表现更可怕。连谏光电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2.5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69.48%。
连谏光电的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近年收购的目标公司无法完成对赌协议中承诺的业绩,进行巨额商誉减值。
从连谏光电M&A企业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来看,2015-2017年合并公司业绩承诺分别为2.12亿元、4.35亿元、5.51亿元,实际完成分别为2.34亿元、4.33亿元、4.09亿元。可以看出,连谏光电M&A 2016年和2017年的标的公司都没有完成对赌业绩,2018年的情况更差。
连谏光电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公司对巨额商誉的未来盈利能力感到担忧,对子公司商誉进行了全面的商誉减值测试,并对触发商誉减值的子公司坚决进行了商誉减值处理。在此基础上,公司2017年计提商誉减值7.95亿元,2018年继续计提商誉减值27.3亿元。两年时间,公司商誉减值达35.25亿元,超过商誉总额的7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27日晚间,连谏光电发布道歉公告,称旗下三家子公司华映文化、理塘营销、立马网络未能实现业绩承诺。主要是2018年公司被立案调查的负面影响,以及公司向部分子公司借款,导致子公司运营资金短缺所致。
从目前来看,连谏光电的数字化营销转型之路陷入困境。事实上,连谏光电的现金流处于紧张状态,公司面临流动性危机。
根据连谏光电2018年的财务披露,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3.03亿元相比,连谏光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46.53%。记者估算其自由现金流仅为7800万元,较2017年的1.74亿元大幅下滑。另外,加上近年来应收账款激增,占用了大量公司流动资金。
2018年8月,在光电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刘表示,对于公司来说,我们每年有稳定的3-4亿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各方面业务保持正常良性运行,说明公司也有能力创造正的经营性利润;对于银行和投资者来说,企业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有足够的保障,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7月25日,针对连谏光电是否以低息贷款的方式转移相关子公司资金及用途一事,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2017年证监会调查,证监会此前审核的债券无法发行,银行断贷,借入贷款,因此公司向各子公司借款,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解决流动资金。
记者注意到,包括刘和公司董事熊金玉在内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权目前很可能面临清算风险。
连谏光电控股股东刘、熊金玉所持股份几乎全部质押。2018年财务数据显示,光电的两大股东刘和熊金玉处于质押状态,分别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9982%和99.9839%。两大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不到30%的控股风险线。
与此同时,连谏光电的股价已经从2015年最高的44.58元/股跌至最低的4.23元/股,市值也从最高的100亿元跌至目前的仅25亿元。
为此,连谏光电先后转让了西藏卜式和蓝海沟的股份。这有利于提高管理有效性,加强股权投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缓解经营资金压力。
此外,根据2018年财报,2018年12月14日,连谏光电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中天弘远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投资框架协议》,由连谏有限和负责公司数码显示设备业务的子公司易达向其增资4亿元,由山东省连谏有限和易达出资。
然而,从业绩来看,连谏光电的日子仍然很难说乐观。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3.67%和77.85%。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联建光电被st,联建光电案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44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