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和委托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繁荣的前提。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的安全格局保障新的发展格局。
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共享。
要加强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规范。
广州行动
要建设国家法治政府和示范城市。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建设现代法律服务强市,打造中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最优质的城市。
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扎实开展维护政治安全10项专项行动。
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
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效率,加快综治中心升级改造,完善广州人融入长效机制。
今年中秋节前夕,广州赢回“一星平安鼎”,成功获得省级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作为中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城市,广州平安建设高分的秘诀是什么?近年来,广州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聚集保安、志愿者等邻里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在商圈、景区建设分类点,实现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如何继续加强群防群治的实力?如何通过智能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广州平安建设需要探索的方向。
广州电车地图@视觉中国
如何才能看到和感受到安全的广州?
一个城市的治安,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等专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那么,这些可靠的力量是如何汇聚的呢?2021年起,广州开始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有机聚合治安干部、保安、群防群治志愿者等邻里力量,在商圈、景区等处建点。,依托最小应急单元的巡逻执勤和“弱信号”感知能力,前移安全防控关口,实现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统一指挥。
这样一个最小的应急单位是“小”的,但有“大”的效果。今年国庆假期,天河区车陂村发生火灾。是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最小的应急单位迅速赶到现场救援,成功扑灭了大火。据参与灭火的队员郝家斌介绍,事发时,他正和其他队员在附近巡逻。发现火灾后,他们迅速赶到事发现场,仅用5分钟就成功将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除了协助处理突发警情,平日里,最小应急股还积极为群众做好事。据郝家彬介绍,“车陂村是天河区最大的城中村之一。车陂最小应急分队有156名队员,都是村民,大部分是退役军人。他们分成8个小组,三班倒,24小时巡逻车陂村8个区。”除了进行离线巡逻,每个小组还安排专家负责在线监控。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调集队伍周边最小的应急单位赶赴现场处置。
不仅在天河区车陂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最低应急分队2.3万个,注册应急力量22.7万人。平均每天有4万多人次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成功协助处置突发事件1500多起。”市委政法委综合监督处处长肖丹说。
“在城市基层单位和场所建设以处置突发事件、化解基层矛盾、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职责的最小应急单元,为推进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做出了有益探索。”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陈小云说。
如何让「小单位」的功能最大化?
目前,最小应急单元已在全市重点目标单位、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社区公共区域实现全覆盖。如何规范管理,充分利用这些最小的急救单元,是接下来的问题。
除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队员的技能,广州还制定了一系列拉测机制。针对严重暴力犯罪、一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等突发事件,制定最小应急单元多元化快速反应处置流程,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
为了让最小应急分队成员无后顾之忧,广州市为参加巡逻执勤的广州街坊购买了保险,还制定了专门的奖励办法,对参加巡逻执勤、响应区域联动调度、主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表现突出的最小应急分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此外,规范各最小急救单元的日常管理也是重要环节。“告示牌”和“对讲机”是最小应急单位常用的调度工具。肖丹介绍,登录“鲍莉”系统,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基层应急小组成员的岗位。同时,使用“对讲机”可以迅速呼叫队员到现场。“我们最近还开发了天河平安和对讲APP。”据天河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系统增加了分组指令、地图选择、电子围栏等功能,可以更高效地提高最小应急单元的工作效率。”
据统计,最小急救单元的建设帮助全市伤害预警情况逐年下降,2021年最小急救单元下降30.7%,2022年下降5.5%,2023年上半年下降4.2%。
虽然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成效显著,但从长远来看,如何继续加强群防群治力量,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建设平安广州?
陈小云建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广州特色、湾区特色、时代特色的平安建设新模式。”在任务部署上,突出党建引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对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等工作的领导体制,推动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警务网格、智慧网格深度融合;突出湾区共治,进一步突出全方位开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的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共治,强化广州与省内其他城市、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共治体系和与国际知名湾区的合作机制,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全市一切力量,提高协同共治实效;突出智慧治理,结合“新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化趋势,进一步突出和创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使数字智能成为广州群防群治、平安建设的前瞻性特征。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章程
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杨
广州日报新华城市编辑:彭文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单元应急演练,什么是应急小单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29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