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县委副书记受贿126万余元落马,90后干部沉迷网络赌博挪用公款1000万元...今年以来,本刊“案例语”栏目推出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比其他年龄段干部的腐败,年轻干部“早节”的损失更令人叹息和警醒。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加强教育管理监督。今年是换届年,大批年轻干部将走上领导岗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督导显得尤为迫切。
为什么有些年轻干部会误入歧途?他们的违规行为有什么特点?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不忘你的首创精神,守住底线?本报记者分析了采访调查的经历和感受。
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我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一大批年轻干部通过培养锻炼成长起来,确保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目前,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这些人的一些腐败和作风问题浮出水面,引起社会关注。
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积极行动起来——北京、江苏等地严肃查处80、90后年轻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山东省烟台市、贵州省毕节市等地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原因,弥补监管制度漏洞;安徽省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等地大力加强教育,帮助年轻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这些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要从根源上解决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解决年轻干部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在多种多样的案件之下,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值得关注——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缺乏决心是最明显的表现。与其他年龄段干部的问题相比,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相对简单,多表现为赤裸裸地追求金钱,利用职务之便“开富”,迅速变现。有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向金钱低头,后来因为惯性难以收手;有的人太追求物质享受,穿名牌吃高档,工资不够,只能研究副业;还有的沉迷于恶习,沉迷于赌博,网络游戏,打赏主播。当他们入不敷出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骗取和套取公款。河北南宫水务局原工作人员李小飞因沉迷网络赌博,在短短8个月内贪污、挪用公款1900余万元。北京市东城区一退休干部之家的原出纳王雪,追求奢侈消费和高档生活,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贪污、骗取公款720多万元...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干部,却在金钱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
把“猎奇”误认为“真情”,是很多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常见的“情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些年轻干部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落入“猎奇”精心设计的人性陷阱。江西省庐山市委原副书记周林,把相识十几年的老板当成真朋友,直到被审查调查才恍然大悟;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金英利也错误地把老板们的“围猎”当成了爱和追求,天真地认为“对方送我财物是爱的表达”。这些惨痛的教训都在提醒年轻干部,在“围猎”的糖衣炮弹来袭时,必须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警惕性,才能坚守阵地。
初掌大权,沾沾自喜,是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又一集中表现。一些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手里掌握了一些权力,在“尊重”和“崇拜”面前,不免得意忘形,逐渐走上滥用权力的道路。四川省广安市人社局特技科原科长左祥平,误以为能用手中权力为朋友办事,体现了个人能力和“哥们义气”,会让人仰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环境安全办公室原主任周斌沉迷于滥用权力带来的尊重和虚荣。这些人对权力缺乏敬畏,只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权力,却没有认识到任意使用权力背后的陷阱。最终,他们不仅没有赢得真正的尊重,反而在监狱里丢了脸。
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除了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外,还有其技术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年轻干部普遍受过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这是他们创业的优势,但少数人用错了地方。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保中心原干部穆玉龙,将单位收取的二维码改为个人支付宝二维码,非法套取辖区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60余万元。更有甚者,它通过修改网络程序和代码来实施犯罪。高学历、高技能成为他们贪腐的“王牌”。
“五大矛盾”容易导致年轻干部心态失衡,失去底线。
案例调查表明,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诱因,也有主观心理“催化”
轰轰烈烈,意志不坚定,不成熟,很容易被错误的观念扭曲。年轻干部思维敏锐活跃,但由于缺乏决断力和自制力,在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容易迷茫,面对各种诱惑容易跟风。有的价值观错位,把富人当偶像,把发财当梦想;有的人人生观错误,热衷于吃喝玩乐,认为“活着就该享受”;有的忘记了自己最初的使命,做了侵害群众利益的事而不自知;还有的不知道如何应对恶劣的政治生态,抱着“别人做了我为什么不能做”的想法。翻翻落马的年轻干部的自白,几乎每个人都在说一件事:之所以还没开始就倒下了,是因为三观有问题。“本”和“根”动摇了,其他东西就会乘虚而入。
学历,阅历少,受的苦和苦太少,遇到一点点不适就心理不平衡。一些年轻干部因为上学、就业、升迁的“一帆风顺”,形成了错误的认识,高估了自己。特别是党性锻炼、社会阅历和基层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一旦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不同,往往很难自我调整,甚至表现异常。北京市东城区人事考试中心原科员肖一楠觉得自己的工作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基层事业单位空室没有升职”,强烈的落差感让他心灰意冷。在本该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年纪,他动了赚钱的心思,最后因受贿49万元断送了前程。
太以自我为中心,少公共利益,个人利益至上,滥用公权力满足贪婪和私欲。大多数年轻干部是从学校毕业后参加招聘考试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基层经验,这些干部没有很好地培养起组织观念、大局观念和人民感情,心里往往只装着“自己的事情”。天津市吉州区人民法院夏颖法庭原助理审判员王万里,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吝惜失能老人的救命钱。还有很多年轻干部不想弯腰为老百姓办实事。而是把重点放在形式主义、假作风、政绩工程上。说到底,他们只考虑个人升迁,不在乎浪费人的钱。
过高的期望,巨大的反差,沉重的负担压在我的身上,迷失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世界上有四个老人要赡养,有的身体不好,每周都要去医院;我有一个患抑郁症的女儿……”这是浙江省海宁市纪委今年查处的一名年轻乡镇干部家庭的真实写照。大多数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的爬坡期,尤其是“80后”、“90后”群体,在买房、结婚、养老、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现实压力。回头看,这些年轻干部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但进入社会后,“骨感”的现实让他们抑郁,与体制外一些高收入同龄人的盲目攀比让他们更加沮丧和挫败。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然后就开始怨天尤人,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抢钱。
重使用,轻监管,管理漏洞,使偏航得不到及时纠正。目前,基层普遍缺乏年轻有能力的人。年轻干部一旦进入机关,往往被安排在税务、社保、金融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和岗位。一些部门内控制度不完善,工作程序不规范,导致问题频发。典型案例反映,有的单位将公章交由年轻干部保管,任其滥用却无人过问;有的单位会计和出纳由一个年轻干部兼任,领导审批也形同虚设;还有的单位把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根本起不到监管作用。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疏于履行监督责任,美其名曰“对年轻干部的充分信任”,实则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挖了一个深坑,埋下了隐患。
让年轻干部在严格的管控下成长,通过锤炼成为人才。
必须高度重视年轻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标本兼治,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行为。
灌木长不成树,平庸也成不了大事。培养年轻干部就像种树一样。你再怎么努力,如果你不选择你的年轻种子,你只能是徒劳的。解决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首先要从净化源头入手,精挑细选最优秀的“苗子”,选拔新时代党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接班人。在考察和选拔干部时,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工作中的道德行为。既要强调有素养、有能力、有进取心,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政治素养、生活作风、思想兴趣和口碑,注重民主评议。千万不要放那些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自我包装、招摇过市的考生。用好用人导向,引导年轻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在明道堂堂正正。
选好苗,还要精心育苗。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帮助他们上马,保证他们的成长路线不偏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和培训是首要任务。要通过政治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为民情怀。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培训必须符合年轻干部的心理特点。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渴,才能更容易进入他们的思想。如江西新余高新区纪委通过实地考察、微视频创作、微信平台党史知识竞赛等“六位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套餐”,让年轻干部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自觉补充精神之“钙”。
打虎要上山,捉龙要下海。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其特定的规律,需要必要的步骤、渐进的经验和培养。所以鼓励要多磨练,帮助他们心智成熟,增强决心。对于那些敢想敢干、勇于担当、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要及时大胆使用;对那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铺路”、“搭台”、“担起担子”,让他们多接受一些“烫手山芋”、“热锅上的蚂蚁”,多一些“跌跌撞撞”的经历和“心惊胆战”的挑战,通过苦干、苦干、巧干来增长智慧、练就过硬本领。同时,要按照“三区分”的要求,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评估、鉴别和纠正,帮助他们打消顾虑,丢掉包袱,投身到事业的洪流中去。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年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编织权力运行的笼子,减少自由裁量权空,让年轻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秉公用权;另一方面,要构建全覆盖的监督格局,严肃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新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防止成长的“黄金期”变成腐败的“危险期”。“冷面管理”也应该是“暖心帮助”。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关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及时向生活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让年轻干部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考核是干部成长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科学合理的考核导向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走上急功近利的邪路。要完善评价内容,把“政绩考核”和“德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年轻干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考核模式,通过动态、过程、个人考核,倒逼年轻干部努力工作;做好评价结果的反馈,通过打分和排名鼓励年轻干部迎头赶上学习,让自己的青春在正确的奋斗道路上绽放光芒。
在读者的热烈关注下,青年干部违纪违法系列报道落下帷幕。希望这组报道不仅能警醒和反思广大年轻干部,更能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早日远离疾病、成为栋梁之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应有的担当和力量。(记者赵振宇、王丹妮)
(河北省冀州区、邢台市、南宫市,上海市金山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苏州市相城区,盐城市亭湖区,浙江省绍兴市,温州市洞头区,宁波市镇海区,安徽省宣城市,江西省抚州市、九江市、鹰潭市,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均已获得一系列关于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举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年轻干部违法典型案例,年轻干部违法案例警示心得体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13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