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唯品会)旗下上海品众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行了一款额度为3亿元、以个人消费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钟-唯品华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上述资产转型计划的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来源:关于设立CICC-卫品华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公告
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信息显示,上述专项计划初始资产池未偿还本金为3.75亿,其中小额贷款超过1131万笔,单笔贷款平均合同金额为5000元。
消费金融领域的资产证券化热潮正在升温,各类机构纷纷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出于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流动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抓住战略时机,向机构投资者证明资产质量。
据唯品会官网介绍,唯品华是唯品华金融的一款消费贷款产品。目前,它支持用户在唯品会网站上进行信用购买,类似于JD.COM白条。
微品金融是唯品会进军金融领域的表现,为C端用户提供消费贷款、互联网理财、保险等服务。
仅限品华分期购物的周期和费用:
唯品金融提供的金融产品:
早在2014年,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布局就很突出。分别成立了商业保理公司和网络小贷公司,并表示还在积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以下是其在金融牌照和资质方面的布局:
(注:2017年1月3日,有消息称,唯品会近日完成了对浙江贝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唯品会支付公司”)。此前,唯品会已于2016年9月完成对浙江贝付的全资收购,从而获得支付牌照。当时,唯品会表示,更名后将更有利于唯品会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和支付平台,并借助浙江唯品会支付公司在支付领域的优势,进一步为用户构建完整的交易闭环,为唯品会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推动唯品会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闭环生态系统。)
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布局整体思路和大部分电商平台类似。一方面为B端用户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为C端用户提供信用支付、消费分期、财富管理服务。
电商的金融业务,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业务,被市场普遍认为有几大利好因素。一方面,电商依靠流量,在获客成本上有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两个群体,包括供应商和用户,都保留了数据,可以辅助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
据媒体报道,从2013年11月开始,唯品会通过旗下保理公司开始为平台上的多家供应商提供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
随着上述两张网上小贷牌照的获得,其思路是小贷公司依托母公司唯品会电商平台,为供应链上的B端供应商和C端消费者提供服务。
2016年6月,广州唯品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惠萍在接受《贺勋》专访时表示。在唯品会金融业务的发展中,消费金融产品相对成熟。2015年11月起,卫品华正式公示。届时注册用户超过200万,用户超过100万,投资余额接近15亿元,累计投资达到30亿元左右。
他还表示,供应链金融业务坏账长期保持在1%以下;个人信用逾期三个月以上视为不良,控制在千分之五的水平。
对于唯品会金融业务的发展目标,他表示短期目标是支付比例,希望唯品会支付的金额达到总销售额的10%。长期来看,需要寻求金融产品走出去,但目前还在建设阶段。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牌照体系,未来向综合金融发展。”他说。
事实如上图。经过多年筹备,2017年,唯品会入驻第三方支付牌照;参与发起的保险公司获准筹建。
虽然与其他布局较早的电商平台相比,唯品会的金融业务较弱,但实力明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唯品会贷款平台,唯品会消费贷上征信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6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