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网络贷款的套词,网络贷款是骗局揭秘

网络贷款的套词,网络贷款是骗局揭秘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金融产品在网上随处可见,包括P2P借贷。与传统借贷方式不同,点对点借贷客观上具有操作方便、流程简单的特点。但部分网贷平台存在风险隐患。

近日,多名网友在某投诉平台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网贷平台的扣款短信。没有输入支付密码就被扣费了,甚至有网友表示连扣费提醒短信都没收到。

“我的钱到底在哪里?”

前不久,哈尔滨某大学学生王斌收到一条银行卡的扣款短信,短信显示他向某网贷平台支付了299元。在此期间,他没有输入支付密码,也没有收到任何扣款前的提示。值得注意的是,在下载了相关App,注册并填写了银行卡号、电话等个人信息后,王斌发现该软件在使用前要进行收费。出于谨慎,王斌没有使用网贷平台,立即卸载。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王斌还是收到了平台的扣费信息。

这种遭遇并不是个例。笔者在梳理相关情况后发现,投诉平台上关于相关情况的投诉超过万条,投诉内容大多大同小异:下载网贷App,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扣钱。由于没有使用过网贷借款功能,很多用户对被扣费的原因感到不解。

据统计,至少有10款网贷app存在“不知情扣费”的情况。网友表示,平台扣费金额从98元到299元不等,扣费原因五花八门。“个人信息评价与推荐服务”占了大多数,但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自己使用过这项信息评价服务。

服务协议中隐藏的扣除名称

我还没借,为什么要收费?“个人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费吗?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需要收费的所谓“个人信息评估推荐服务”,大多隐藏在用户首次注册时填写的服务协议中。实际上,在注册过程中,用户会有需要自己核对的服务协议,如“我已阅读并同意代扣服务协议”、“登录即表示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我已阅读并同意评价推荐服务协议”等...收费的信息评价推荐服务就在其中,利用了很多用户注册时很少仔细阅读相关协议的心理,从而“拿走”用户的钱。

不少网友表示,注册时不知不觉就“开通”了免密支付。从注册到自助查询服务协议,再到开通免密支付,一个常见的注册场景其实充满了陷阱。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网贷平台并没有对关键条款进行明确提示,而是将其隐藏在条约中,这本身就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这样的约定应该是无效的。在用户不产生贷款业务,网贷平台不提供任何服务的情况下,平台的“各种”催收不成立。

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平台。

朱伟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与网贷App合作之前,还应评估其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资质,确认是正规平台后再与之合作。如果网贷平台缺乏资质或相关证明,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与之合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近期,网贷行业还款节奏不断加快,上海、四川、深圳等地陆续公布了还款网贷机构名单。监管指导机构良性退出,有利于化解行业风险,加快行业出清,净化市场环境。不久前,北京还公示了第二批15家网贷“黑名单”。一直以来,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乱象丛生,侵害了用户的权益。监管部门的及时行动,无疑是营造清洁市场环境的有力信号。一些不良甚至违法的网贷平台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还会对用户的正常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危害不可低估。

对于网贷平台用户来说,如何才能准确识别“套路”,避免个人利益受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市面上很多网贷app都不合规,“套路”层出不穷,这也给识别和判断带来了难度。用户要擦亮眼睛,尽量不要使用很多不知名的网贷app,不要通过这类产品理财。同时要注意注册协议中涉及的相关隐私问题,努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贷款的套词,网络贷款是骗局揭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4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