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天津最高烂尾楼为什么停工了,天津很高的烂尾楼

天津最高烂尾楼为什么停工了,天津很高的烂尾楼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不论是支持与理解,还是不同见解,请先关注后一起参与评论探讨,感谢支持!

文|不是走卒

编辑|不是走卒

前言

天津117大厦,这座曾经耀眼的“天津之眼”,如今却成了无法愈合的城市伤痕。这座700亿巨资打造的中国第一高楼,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和期盼,最终沦为废墟,成为了割裂民心的符号。

它矗立在那里,像一位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辉煌与衰败的故事。这座“雾霾探测仪”警示我们,如果我们不努力守护,梦想终会消融在现实的荒芜之中。

大厦建设

2007年,香港富商潘苏通的旗下高银集团在北京获得了五块土地,并计划在那里建立一个包括全国最高楼层、豪宅和高尔夫球场的综合性开发项目——“新京津·高银天下”。

该项目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集商务、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区,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全新的金融中心。因此,他们决定在中国北方打造一座标志性的超级摩天大楼,那就是117大厦。

为达到这个目标,高银集团采用了各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比如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等,筹集了大量的资本。2008年9月,117大厦破土动工,作为超高层建筑,117大厦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混凝土的高空运输、垂直运输系统的搭建,每一个环节都对工程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工程师们不惜引进国际专家、建立专门的模拟实验室,在混凝土高空泵送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才得以推进建设进程。

经过四年的地下基础工作后于2012年开始建设主塔楼,历时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搭建。2015年9月,这座117层的建筑物成功封顶,超过了此前世界上第二高的哈利法塔,成为中国目前最高的建筑物。

此外,该建筑还在多个方面创造了一系列记录,例如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电梯运行时间,最宽广的观景台等等,117大厦的建设对于天津和中国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但不久之后,这个宏伟项目的命运发生了剧变。高银集团通过高杠杆模式快速扩张,市场和政策变化使公司面临严重的现金流和债务危机,难以为117大厦的建设继续融资。

此外,项目运营成本高昂,加之定位过于高端导致销售乏力,租户不足,117大厦及周边配套设施逐渐成为烂尾楼。这座超级摩天大楼渐渐沦为了烂尾楼,成为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历史遗憾。

117大厦的故事

自古以来,“梦想”一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之一,有时候甚至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117大厦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梦幻色彩的例子。

该项目由当时的香港高银集团主席潘苏通发起,初衷是要建造一座象征中国经济崛起的新时代标志性建筑。

在设计初期就显露出无限的想象力和恢弘气概,在外形及内部装修方面均力求尽善尽美,力图展现一个全新现代化城市的魅力。然而, 这座"天外来客"终究未能抵挡住现实的冲击与考验。

在一幢大楼的命运中,有太多的因素难以掌控。首先遭遇的就是资金压力。众所周知,任何大型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充足的财政支持。尽管如此,原计划是由开发商直接融资完成的大厦建设项目实际上陷入了一种窘境。

高层人士透露,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务状况堪忧,以至于停工时期一度闹出欠薪风波。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房地产市场萎靡、政府审批手续繁琐等等。

在此背景下,各方开始寻求解困办法。有关部门在这个关键时刻果断出手,协调金融部门予以一定程度的支持,才使大厦重新起航。

然而这种背靠“大树”的救赎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势。一方面是因为项目本身过于庞大且难度系数极高,另一方面则是高银集团自身经营危机已逐步显现出来。

如果要说到117大厦的最大特点,恐怕得说其拥有的高科技含量吧!经过无数次试验验证,这座大厦最终成功实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技术奇迹。至于室内细节,则从配套到硬件等方面都将业主们照顾得体贴入微。

不仅如此,在修建的过程中, 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让设计师实现了诸多前沿目标。比如配备独特的节能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等等。可以说大厦在整个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和尝试,可谓集各类优点于一身。

但是大厦的实际运营并不像预想那样顺利。投资人发现开发项目的后期并无实质性收益可言,同时还要支付巨额维修费用于维护原本已耗费巨资的科技化设备。

按照规划,大厦的主要收入来源本应该来自租赁物业,可是却没有如期而来,反而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租金降低至毫无竞争力水平。

其次,大厦的功能定位也不够明确,缺乏相应的行业配套设施,再加上整个区域内的商业气氛不够浓厚,人流量较少等因素,使得其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尽管已经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和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但117大厦依然没能逃过市场的严酷法则。该大厦既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又彰显了现代都市化的风貌,但直至今日仍处于一片尘埃之中。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即使是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下,那些金光闪闪的高楼也未必意味着财富滚滚而来的保障。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注意把握市场脉搏,才能真正让发展之舟扬帆远行。

一次失败的城市规划教训

天津市曾经的骄傲——天津117大厦,在2015年停工后一直备受关注。如今,这个耗资数百亿元的大厦却面临破产的命运,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决策层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判断。当大厦计划建造时,当局并没有充分考虑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也没有深入研究其他类似建筑的经验教训。

根据报道,天津117大厦的设计方案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主要依据的是当时天津市政府主导的城市定位,即希望通过高层建筑来彰显城市魅力。这样的定位在当时可能符合天津的发展需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形势的转变, 117大厦背负的责任日益沉重。

其次,庞大的债务负担拖垮了大厦的投资回报率。由于工程进度缓慢和运营成本过高,大厦无法吸引足够的租户,使得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据悉,天津117大厦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这是一种高风险的融资模式,项目运营出现问题时很难承担还款压力。在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下,117大厦正在经历一场与债权人的殊死搏斗。

这也反映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资本驱动,而非实体经济发展,潜藏着极大的风险隐患,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大厦破产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117大厦自然受到了强烈的环保质疑。

据报道,由于117大厦所处位置及结构设计的原因,这座大楼本身增加了天津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政府提出的绿色建筑理念背道而驰。

随着雾霾天气日益严重,这座原本象征着天津繁华景象的大厦逐渐被贴上了“污染源”的标签。这样的负面舆论无疑加大了大厦运营难度,并进一步加剧了投资人的恐慌情绪。

最后,大厦运营管理存在漏洞。无论是设施维护还是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暴露出大厦管理层的不足之处。据了解,117大厦内的设备和管线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安保预算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如此高规模建筑的运维需求。

这导致大厦内出现了种种问题,包括设备老旧、服务质量下滑等,严重影响了大厦的形象和吸引力。天津117大厦的失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开发中,我们必须更加审慎和理智,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结语

无论在哪个领域,任何决策都不能草率行事,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城市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然而,这正是推动城市进步的动力所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天津最高烂尾楼为什么停工了,天津很高的烂尾楼":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5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