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自治区禁毒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曾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毒品问题重灾区、曾被自治区禁毒委通报的毒品问题重点县同心县,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同心县禁毒重点工作的支持和投入,组织同心县重点防范和打击大规模贩毒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宁夏禁毒办副主任马旭东告诉记者,一组数据可以很好地反映同心县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2013年以来,同心县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477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43起,其中公斤级以上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17人,查获吸毒人员3279人,强制戒毒1790人,缴获海洛因311.956公斤,甲基苯丙胺62枚。二是同心县新增贩毒人数从2013年的159人逐年下降到2021年的15人,连续7年下降,贩毒活动呈逐年下降趋势;三是在其他省区抓获的同心贩毒人员由2013年的53人下降到目前的1人,贩毒人数连续14年下降,贩毒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同心毒品来源的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病例数由2013年的34例下降到2021年的2例。同心县作为该地区及周边地区毒品转运和集散地的形象已经完全扭转。随着同心县毒品形势的不断好转,自治区禁毒委经综合评估,取消同心县2021年重点整治。
贩毒无处藏身。
威州镇曾是同心县贩毒的重灾区。为此,同心县公安局在涠洲镇派出所成立禁毒侦查中队,组织15名民警长期驻点。派出所所长宋告诉记者,过去打击毒品犯罪靠的是人海战术,现在靠的是“天网”工程。
去年10月,刚刑满释放一年的苏某再次因贩卖毒品被威州镇派出所抓获。宋告诉记者,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经济基础不太好的苏家有一笔不正常的经济来源。短短一个月,添了十几只羊,买了一辆车。通过天网项目的发现,苏某近日频繁往返于陕西省盐池县和定边县之间。随着案情的深入,10月13日,苏某再次驾车前往盐池县,在高速路口被抓获,当场缴获毒品50克。“最重要的是,通过监控,将这起贩毒运输案的线上线下全部抓获,成功摧毁一个3人贩毒团伙,缴获海洛因5公斤。”
同心县副局长绵易立告诉记者,近年来,同心县公安局牢固树立“情报主导侦查”理念,建立了由禁毒牵头,刑侦、网安等多警种参与的“合成作战室”,健全完善了“派出所基础研判+大队专业研判+专项侦查”三级研判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县内重点镇及与同心县接壤的周边地区禁毒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域查控。优化完善大队专业研判与派出所基本研判相辅相成的运行机制,掌握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网上户口、房产投资等信息。围绕涉毒重点乡镇经济收支不一致人员、异地购房人员、往返云南等毒源人员,建立电子信息台账。通过系统的滚动排查,锁定高危人群,梳理发现重大案件线索和涉毒人员,提高隐蔽吸毒人员的侦破能力,形成高压态势,提升打击效率。
贫困人口摆脱毒品和贫困
同心县在严厉打击毒品案件的同时,加强对社区戒毒人员的管控,做好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重新做人的工作。
今年4月,同心县玉海镇玉源社区专职禁毒工作者罗燕子接待了一名特殊的社区戒毒人员罗某——其户籍在同心县,实际居住地在海原县,目前在银川打工。
去年11月,因吸食含大麻的电子烟,罗被银川警方打击,并在宁夏吸毒人员管控系统登记。属地管理称,罗燕子一看到自己社区有新的吸毒人员就联系罗,并与其签订了《拒绝吸毒承诺书》和《社区戒毒协议书》。罗燕子告诉记者,罗是同心县的a 空户籍。他原本和父母住在海原县,去年去银川市打工。像这样和空混在一起,给她的日常管控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为了巩固同心县多年来禁毒工作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她专门针对罗制定了详细的管控方案,绝不让一个涉毒人员脱管、漏管。
河西镇桃山村的杨是同心县戒毒扶贫的典型。扶贫路上,各级政府和禁毒部门给了他不少支持——乡镇禁毒专业人员帮他解决了定期报到和外出打工的矛盾,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帮他解决了贷款担保和社保问题,农业农村部门帮他解决了饲草料补贴问题。
“2015年,我第三次从戒毒所出来。家里只剩下空 shell了,亲戚看到我都躲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杨家境殷实,是村里较早购买机动车的农民。他跑运输一天能挣三五十块钱。因为好奇,一不小心染上了毒瘾,把机动车等值钱的东西卖了,“抢走了时间。”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遭到了亲友的拒绝,但派出所的民警和禁毒专员并没有放弃他。而是联合其他部门摸清了他的贫困原因、贫困程度、涉毒情况、戒毒情况,很快就把他的家列为建档立卡户口,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不仅杨受益,同心县将1288名涉毒人员及其家属纳入低保救助,每月救助金额36.54万元,实现了全覆盖。
2018年,同心县发展肉牛养殖业。在村集体的担保下,杨从银行获得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他进了5头牛,一路成长,最多养了18头。由于信用良好,他目前已从银行贷了50万元。平时养牛,秋冬跟着做玉米贩运生意。他告诉记者,去年玉米价格好,加上他宰杀的16头牛,家里的毛收入达到20多万元。
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同心县积极落实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贷款、财政贴息等金融扶贫政策。三年来,为涉毒人员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00多万元,贴息73万多元。800多名涉毒人员通过发展养殖、种植、农业生产等产业,陆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帮助涉毒家庭的留守儿童
“我想让妈妈陪我过生日。”"我想邀请朋友来庆祝我的生日。"近日,同心县爱心救助协会组织志愿者帮助“同心路”戒毒家庭留守儿童项目受助人员时,得知有几个孩子的生日要到了。孩子们说她喜欢气球,希望他们生日的时候有很多气球。有孩子说,希望父母能陪他过生日。
同心爱心救助会副会长周得知情况后,决定为这些孩子举办生日会。志愿者们一大早就起来布置生日聚会的场地。墙上挂了100多个气球,还贴了各种彩带和贴纸来装饰,就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周还为寿星准备了书包、铅笔盒和钢笔作为生日礼物。她说:“我希望他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快乐成长,不受家庭影响。”
“同心路”是同心县针对涉毒家庭留守儿童的救助项目。该项目由同心爱心救助会实施,于2017年1月启动。对同心县涉毒家庭中失去生命、失去安全、失去教育、失去情感的留守儿童进行生活救助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防止涉毒家庭留守儿童受到毒品的“二次侵害”,引导社会青少年群体远离毒品。
五年来,“同心路”以心理咨询为主,禁毒教育和生活救助为辅。设置了“儿童心灵成长营”、“亲子帮教”、“暖冬之旅”等八个子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禁毒救助领域的公益活动230余次,共筹集捐款230余万元,物资180万份,精准救助涉毒家庭留守儿童115名。
“同心路”帮扶涉毒家庭留守项目下马关镇工作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毒品给这些家庭带来的困难,干扰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他们缺乏亲情,家庭破碎,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关注和帮助他们,可以阻断毒品的代际传递,巩固同心县来之不易的禁毒成果。
法治日报记者沈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同心协力摘“毒帽” 无毒家园共期盼":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0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