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边区建设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区成立的金融机构。1941年6月,在隋(县)以南的展茂湾成立罗阳分会,左忠秀任会长,宋逸民、郭庄先后任副会长。这家银行有分行、支行和储蓄所。资本金定为100万元,通过发行50万元救国债券,募集20万元私人股,行政公署拨款30万元筹集。主要代理县国库的收支,发行救国公债,偿还本息,各种生产事业所需资金的借贷,办理边境汇兑等业务。边境建设银行后来发行了100万元的法国货币兑换证书。1945年8月,鄂豫边建设银行改为华中银行分行。
鄂豫边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个月后,立即决定开始发行自己独有的货币品种——边币。为了印制边币,中国建设银行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建立了三家印钞厂。起初,在天汉湖区的新万程,它以& # 34;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撤退& # 34;字号是官方招牌,秘密投资建立了鄂豫边区建设银行第一印钞厂。从汉口招募技术工人,通过各种关系从敌占区和国统区购买设备。投产时有干部职工30多人,石版画5台,铅印工L人。1941年8月,正式发行,面额50美分。版面长4.7厘米,宽9厘米,表面印有红色农耕图案。年末发行1元边币,版面长4.9厘米,宽9.1厘米,上面印有红亭图案。后来陆续发行了1元、3元、5元、10元面额的边币。由于第一印钞厂的发行量不能满足需求,1941年底,建设银行配备干部和技术工人,兴建了第二印钞厂,厂址在北小边的一座破庙里。得益于新四军第五师制图所的人力物力支持,第二印钞厂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下达的印钞任务。后来根据需要,在鄂东黄冈设立了鄂豫边建行第三印钞厂。
经过不断发行和市场流通,边币印刷受到当时革命根据地绝大多数人民的广泛喜爱,并在今天得到钱币收藏者的支持。边币的发行和印刷,为国家社会的流通和发行有着较为雄厚、稳定、有效的资金储备。此外,发行中使用的面值金额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和银行最严格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这样一来,它的印币单位技术质量好,防伪性更强,所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总能享有极高的政府集体威信。
边币的使用和流传与新四军的活动轨迹密切相关。新四军第五师抗日队的活动发展到哪里,该地区自然也必然会打开解放区边币的民间流通市场。边币不仅迅速确立了鄂豫边区各县及周边广大民族地区的主要货币地位,还在国民党占领的武汉等敌占区开辟了边币的秘密流通渠道。边境币的迅速、顺利和成功发行,极大地粉碎和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敌人和伪军企图破坏我边境地区和地方金融秩序的一切疯狂破坏计划和反革命阴谋,保卫、巩固和发展了我边境地区的地方金融经济命脉,增加了地方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和边境后方作战部队的弹药物资供应。
1941年7月,面对农民资金短缺,生产工具严重磨损,无法修复改善的严峻现实,中国建设银行开始在故城范、张范店、九口烟店、洛阳店等地发放2万元短期无息贷款,并在县城建立了10多个信用消费合作社,帮助边区农民渡过了难关,促进了农业生产。建设银行也及时发放了黄牛贷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1941年,它是由边区政府领导人发起的& # 34;成千上万的池塘和水坝& # 34;在水利建设热潮中,边防建设银行总行办公室紧急决定,共拨出300万元作为补充水利生产资金。在边区建委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又一个秋冬春夏的艰苦努力,边区军民共同修建了106座堤坝,1063座水库和水塘。水利条件大为改善,使边区广大军政群众战胜了最严重的旱灾。
边境地区农村建行合作社在全力支持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积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扶贫贷款,大力支持和促进农村手工业和农村商业建设协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边区人民银行的热情支持和指导下,边区各县相继开办了一批小厂,成立了一批人民贸易公司,手工业经济和民族商业蓬勃迅速发展,为逐步打破国民党敌人的经济和政治封锁,实现农民温饱作出了重要的社会贡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鄂豫边区建设银行营业时间,鄂豫边区建设银行五元纸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8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