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何永昌介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涉及煤炭的企业在抚远向银行贷款就不容易,甚至几乎不可能。
自2012年以来,由于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低迷,银行收紧了对这一行业的贷款。2013年7月,富源有29家煤矿企业,但只有两三家能够从银行贷款。
就在煤企获取资金的渠道越来越窄的时候,民间借贷在富源开始活跃起来,这也给了姚桃花等人可乘之机。
银行加强了对涉煤贷款的调查。
事实上,在谈及姚桃花案时,很多与富源煤矿相关的人士都表示,这起案件的爆发与富源煤业的关闭、整顿、整顿有直接关系。
出租车司机田师傅称,根据坊间报道,姚桃花先是从身边的一些密友下手,以高息为诱饵,收取资金,然后以更高的利息交给富源煤企,从中抽取回扣。据姚桃花的一位债主透露,她向债主借的钱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就在煤价下跌的同时,银行也在收紧银根以规避风险。
2012年11月,某银行员工小杨跑省内各地考察。“自从煤价下行后,银行的涉煤贷款并没有完全停止,但有些人很紧张。为了防止信用不良,煤矿负责人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贷款审批和检查,银行加强了对涉煤贷款的调查。”
截至2012年10月29日,富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仍有221户涉煤贷款客户。当时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为了应对今年的煤炭形势,富源县信用社还进行了新的尝试,实行最高额循环贷款,单笔贷款金额3000万元。
“只要是符合我行煤炭贷款条件的客户,我们都会给予支持,没有贷款。”多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我们的抵押物会增加”。
2013年7月,记者来到八公里外的富源煤炭中转集散地,在东源梅韵煤业公司水泥煤场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煤矿。当时一位姓左的负责人说:这些煤是30多家煤矿企业用来质押银行贷款的,从2012年4月开始就堆在这里了。
2014年8月6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货场,写着“东源梅韵煤炭公司水泥煤货场”字样的招牌已不存在。一位姓沙的负责人说:这个货场以前是他的,现在因为债务问题已经转让给别人了,货场里用于银行质押的煤矿也已经被银行处置了。
据一位了解沙姓负责人情况的人士介绍,今年早些时候,他因为欠银行巨额债务跑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回来了,但他的房子和货场都被转手了。很多人都在感叹:“我曾经是富源最好的动力煤大老板,现在却靠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生活。”
据何永昌介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涉及煤炭的企业在抚远向银行贷款就不容易,甚至几乎不可能。
小额贷款公司也关上了放贷的大门。
与此同时,富源当地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已经关闭了向煤矿放贷的大门。
8月8日上午,本报记者走访了抚远当地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这两家小贷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一年多没有做关于煤炭行业的业务了,现在主要做“三农”相关的业务。“在富源,小贷公司的幕后股东多为煤企负责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煤炭行业的资金链,所以虽然他们的生意不如往常,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规避风险。”一位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在富源“煤不飞”的情况下,煤矿企业仍然要进行正常的通风排水,以及前期债务利息的偿还,投资还得继续;一些从事中间环节的煤炭贸易商为了保证正常经营,不得不继续投资。当富源,无论是民间还是银行的借贷大门关闭,一些煤企领导和贸易商将融资之手伸向富源之外的地方。
在何永昌的概念里,几乎没有对外融资的概念。最近他在玉溪找到了一个融资。“目前,我们正经历着商品供应紧张,外债尚未收回。我们只能靠融资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在这次融资中,他的投资等于这次融资的金额,但是他把收益完全转让给了别人。这是为了维护和以前客户的关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融资走向富源之外的股票,靠融资存活的企业有何风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8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