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震有科技实控人拟借2亿元为公司“补流、还债”,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震有科技实控人拟借2亿元为公司“补流、还债”,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在去年亏损扩大一倍以上、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后,振友科技(688418。SH)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提交了定增申请,并于近期获得受理。

7月20日晚间,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审核深圳市振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问询函》,上交所审核机构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进行了审核,形成了第一轮问询问题。

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敏华(含本数)发行不超过245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亿元。认购资金来源于贷款,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

但二级市场对此似乎并不看好。7月21日,公司股价高开低走。截至当日收盘,股价下跌2.52%,收于16.64元,总市值32.22亿元。看了半天,公司股价在定增方案发布后开始一路震荡下跌。

钛媒体APP观察到,定增募资的背后,或是公司面临着业绩连年下滑导致的现金流不足、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等问题。

尴尬的业绩和紧张的现金流。公开资料显示,振友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为通信系统设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于2020年7月22日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上市前三年,公司整体增长明显,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2亿元、4.79亿元和4.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00万元、6000万元、6100万元。上市后,虽然整体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开始出现变化。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亿元、4.64亿元和5.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1.06亿元和-2.18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19年至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900万元、-8700万元、-2.3亿元和-6500万元。可见,公司经营的现金流量净额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更关键的是,公司曾提到,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客户的付款周期延长,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和长期账款余额增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既定会计政策,公司计提相应的预期信用损失。2022年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预计信用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200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在逐年上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1.99%,去年同期为28.54%。从合并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负债共计6.49亿元,比去年末增加约6000万元,其中短期借款约2.03亿元,而公司货币资金仅为1.65亿元,可能难以覆盖短期借款。

实际控制人拟“输血”2亿元。钱从哪里来?根据申报,本次定增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敏华,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借款,以满足未来业务快速增长的流动资金需求,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事实上,通过认购本次发行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敏华控制的表决权比例也将得到提高。

那么钱是从哪里来的?公告称,吴敏华拟将该笔借款作为认购资金来源,并通过其全部自有资产和收益,包括但不限于全部营业收入、股票分红、减持解禁股所得收益等偿还该笔借款本息。因此,减持其持有的股份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认购对象借款参与本次认购的原因及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贷款的还本付息方式“减持已解禁股份的收益”是“一个亮点”。数据显示,公司将于7月24日高比例解禁,6100万股,占总股本的31.51%。截至2023年4月19日,公司前十名股东中,仅有吴敏华和深圳市振友成长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振友成长”)持有限售股份。并且,吴敏华持有振友成长33.17%的股份,实际控制振友成长,振友成长持有公司14.9%的股份。

那么解禁后,上述股东是继续持股还是选择减持?如果在解禁后减持,目前股价为16.64元,本次定增发行价为8.16元。换句话说,这相当于低水平增加前脚,高水平减少后脚,或者用减少的钱来还贷。

虽然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减持不得而知,但大股东已经抢先一步。在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范围内,部分股东减持,并抛出减持计划。6月14日,公司披露股东新疆董藩拟减持不超过387.2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4月20日,公司披露,2021年7月29日至2023年4月19日,股东华盛鼎诚减持451.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3%。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申请材料,公司前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完成时间、项目终止等存在多处变更。对此,上交所要求结合前次募集资金项目变更情况,说明是否履行了相关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存在效益达不到预期的风险,进一步说明本次融资的必要性。

钛媒体APP发现,之前的募投项目已全部完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仍有未使用的募投余额1.04亿元(包括累计银行存款利息和理财收益减去银行手续费等。),占募资总额的14.69%。

据了解,若前次募集资金投资的部分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未使用的前次募集资金将继续用于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而募集资金余额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将按照相关规定永久补充。

在上述情况下,公司是否有必要推出2亿元定增?对此,钛媒体APP以投资方的身份致电振友科技。公司表示,其实公司资金压力很大,看好未来行业前景。现在它需要储备更多的资金。同时,实控人的全面增持也显示了对公司的信心。

如果定增成功,以后可能就不乐观了。声明显示,若定增成功,公司的资金实力和资产规模将得到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总资产和净资产同时增加,资金实力提高,财务状况进一步改善,抗风险能力增强。那么,其实公司的质量如何呢?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2.43%、48.14%、38.64%,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22年录得最低毛利率。关键的是,公司核心业务指挥调度系统产品的毛利率从58.76%降至39.26%,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对此,公司年报表示,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芯片、模块、印制板、制板、结构件等。由于直接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产品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成本方面,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3.25亿元,上年为1.93亿元,同比增长68.11%。其中,公司指挥调度系统产品营业成本增长60.95%,主要是今年公司指挥调度系统业务中硬件占比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虽然公司毛利率可以维持在30%以上,但公司净利率已经连续两年为负。到2022年,公司净利率仅为-40.95%,比2021年的-22.89%上升了18.06个百分点。原因可能是高昂的销售成本侵蚀了公司的毛利。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6.18%,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35%。公司前几年的销售率也整体呈现较高的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1.26%、10.08%、19.41%。长期维持较高的销售费用,也可能给公司经营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针对去年的营收、销售、R&D投资,有投资者质疑“公司2022年营收只有5.6亿元,为什么销售费用超过1亿元,R&D费用超过1.6亿元?学的东西都是低端产品吗?卖它需要那么多销售费用吗?”

此外,申报还显示,公司公网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境外公网市场,国内公网市场份额较低。受中美贸易战和中印关系影响,公司海外公网客户订单无法如期签订,项目无法如期推进,或海外运营商业务推广受阻,可能导致公司公网业务收入下降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公司高管也“出走”了。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以来,截至今日,已有两名独立董事、一名证券代理人、一名副总经理辞职。(本文为第一钛媒体App,作者|翟志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震有科技实控人拟借2亿元为公司“补流、还债”,这打的是什么算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5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