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张)近日,由包商银行和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协办的“新思路,创新发展——2017包商银行肉羊产业论坛”在锡林浩特市举行。论坛旨在搭建肉羊产业产学研交流平台,深度探索新时期肉羊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包商银行从农牧民和小微企业需求出发,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包括肉羊产业在内的农牧业的金融支持,既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助力实体经济做出了贡献。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高级畜牧专家何新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炳龙,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包商银行总行与消费金融部总经理,包商银行锡林郭勒分行行长,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企业代表100余人出席论坛。
图为论坛现场。
扎根内蒙,赏桑葚。
当前,内蒙古金融服务存在经营周期长、市场价格波动大、经营成本高、农户信用意识不强、征信使用不完善、缺乏有效抵押物等诸多困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陈丽宇
据陈丽宇介绍,在锡林郭勒地区,包商银行主要向当地肉羊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其屠宰季节的流动资金需求,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比如,锡盟地区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东乌珠穆沁旗吉祥草原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我们的精准金融服务,年业务量从几万头逐步提升到20万头。我行支持的一大批加工企业都进行了这样的改造,企业的生产销售能力提高了,游牧户也增加了。更多的牧民有了稳定的肉羊采购订单,从而增加了收入,帮助成千上万的牧民脱贫致富。”陈丽宇说。
陈丽宇介绍,在通辽扎鲁特旗支行的农贷业务中,承办银行为扶贫行政村设计了贷款方案,向48户有贷款意向的村民发放肉羊养殖贷款236万元,并为村民引进优质品种。支行与当地大型育肥羊养殖基地对接,提供优质育肥羊品种和现代育肥技术,改变和提高农民养殖水平,提高村民收入。当年为贷款户人均增收1万元,采取了扶贫。
包商银行消费金融部储辉、肖伟介绍了包商银行肉羊产业金融解决方案“产业链+互联网+大数据”的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针对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信息不对称等融资难题,创新开发了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将产业链中的交易数据和现金流嵌入到融资模型中,解决了饲草、养殖、加工、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的融资问题。
实现普惠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包商银行整合行业经验,整体介入行业各个环节,为肉羊行业量身定制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在锡林郭勒、巴彦淖尔、兴安盟、赤峰、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等重点地区同步推出,引起市场反响。截至目前,包商银行已向肉羊行业提供贷款支持超过50亿,支持行业小微企业和农牧民近3万家,行业贷款余额近15亿元。
包商银行加快全面数字化布局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驱动业务发展,自主研发“快贷系统”,设计基于大数据的评分模型,自动审批,“每秒批贷”。“在肉羊农户授信方面,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定位等技术,准确获取地块、牧场的面积、产量等相关数据,并与人民银行确权、征信等数据叠加,通过云计算模型对农牧民进行客户画像,有效控制农牧民信贷业务风险。此外,自主研发的“快贷系统”利用GPS定位、人脸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客户经理手持PDA深入牧区进行业务受理;利用大数据智能决策平台和手机银行自助取款,实现从信贷到贷款全流程的纯线上“秒批秒贷”,让农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现代金融。”陈丽宇说。
在肉羊产业链金融上,包商银行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产品战略。“融合”指的是肉羊的产业链金融主体,“两翼”指的是互联网和大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与核心企业ERP系统对接,直接获取产业链及上下游的交易数据,实现客户申请、核心企业确认、银行贷款审批全流程在线操作,解决产业链金融交易频繁、手续繁杂等问题,提高业务效率。利用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对肉羊行业进行前瞻性分析,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产业链目标客户的多方数据和精准客户画像,进一步提高银行对肉羊产业链中小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实现业务触角的进一步下沉,落实普惠金融。
服务三农融资要更加智能化。
2016年,包商银行将以自治区30个贫困县区为重点支持区域,在资源配置、产品设计、风险定价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调整。,要求贫困户与普通农户组成联保小组,帮助贫困户脱贫。同时,通过推进产业链金融,与核心农业企业合作,为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核心企业上下游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扶持贫困户,支持其生产发展。截至2017年9月末,包商银行累计向自治区2.7万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18.8亿元,其中向103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6.4亿元;截至9月底,扶贫贷款余额9.8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3.3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包商银行的“三农”金融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融资”的服务阶段,而是上升到“融资智慧”阶段,通过提供撮合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方式,帮助实现“绿化农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包商银行注重“金融知识下乡”,采取多种金融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产品。比如,在“三农”贷款高峰期,要进行专项金融宣传,提高信用意识,避免农户过度申请和授信;与农牧业专家合作,深入基层,向农民传授养殖、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知识,配合金融知识宣传,实现金融知识与农业的互动结合;墙面广告的使用等。,开展“广场舞”大赛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金融知识;此外,包商银行在农村设立“关键人物”,选择村干部、商业性农业经营者、农产品收购者作为关键人物,借助“关键人物”进行培训、宣讲,与关键人物联合宣讲,实现金融理财的普及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包商银行教训,包商银行投资的村镇银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8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